章进兴跳下马,举着尖头木棒小心翼翼地走近戳了一下,那头野猪又嘶吼着挣扎了一下,吓得他撒腿就跑。
江少安也跳下马,举着猎枪不远不近地又补了一枪,接过孙祥会抛过来的大砍刀,走得近了,仔细看了好一会儿,便大声喊:“死透了!”
他回过头来使劲儿挥了挥手,然后手就停在了半空中,江少安的眼神都变得有些迷茫了起来,因为这场景实在太混乱了。
身后的这片云杉树林越往下面的山坡延伸就越是稀疏,所以一群人分成两个小队进去寻找野猪的时候还很有秩序,然而将野猪从树林驱赶到山坡上时,骑术熟练与否就表现得格外明显了。
除了五个带着猎枪的、还有李世英、孙祥会之外,其他人都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追击驱赶野猪的时候,一群人热血上涌,连带着胯下的马儿也兴奋了起来,于是不少人正在手忙脚乱地安抚,周培俊的脸色发白,他紧紧抱住马脖子,嘴里大喊着“停下”,那马儿却绕着圈跑得更快了。
杨允华最是不堪,他那匹枣红色的小马已经带着他远远跑到山坡的南边,穆先白甚至来不及察看猎物,就策马追了上去。
阔什卡尔拜表情很是无奈,盯着孙祥会,可惜孙祥会正在帮忙拦住郭保生的马,阔什卡尔拜叹了口气,觉得这些年轻人如此糟糕的骑术,那群野鹿还是不要去追着寻找了。
等到穆先白拉着枣红色小马的缰绳,将马背上的杨允华带回来时,一群人总算是安生了下来,李世英牵着两匹马,那是周培俊和老谢的,俩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毕竟刚刚在马背上飞奔颠簸了好一会儿,这会儿还正难受着呢。
围观着看了那头被打死的野猪,孙祥会便将李世英拉出人群,笑着说:“我刚跟阔什卡尔拜聊过了,要是六大队的人打的,或者是一大队的人打的,那就拉回本大队交给村子里处理。”
“你看阔什卡尔拜是六大队的护林员,卢林和江少安也是六大队的,文庆和哈萨小伙子是一大队的,五个人五条枪,都参与了。我寻思着分也不好分,不如卖掉,分成五份,他们五个人每人一份,我刚好认识人,能出手,你觉得咋样?”
李世英摸了摸下巴,认可了孙祥会的办法。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没有枪,就是跟着出来玩的,说白了就是孙祥会组织的一次“团建”,他们唯一出的力气,就是远远地骑着马用木棒敲打树木发出嘶吼,参与一下玩玩就得了。
他们俩算是领头的人,既然说好了,俩人便跟大家伙儿商量了一下,老谢没意见,没有枪的年轻人里唯一对野猪造成轻微伤害的杨允华也没有意见,倒是江少安和文庆不好意思了。
帅小伙儿卢林笑着说道:“少安,别谦让了,你刚结婚,弄点儿小钱先存着,家里也置办些家具啥的。实在过意不去,等把野猪卖掉,咱们请大家喝酒!”
文庆不住点头:“好,卢哥说的是呢!”
“那行,就这么说定了。我认识个六区的领导干部,他有个亲戚在县里招待所工作,整猪好出手的很,绝对能卖上价!”
孙祥会打着包票,盯着那头硕大的野猪看了又看,实在是这玩意儿也太肥了,他得想一想怎么把野猪弄下山去。
李世英便借了江少安的那把大砍刀,带着郭保生去砍了些树枝,用树皮和麻绳做了个简单的支架,担在三匹马的后面,然后一群人吆喝着将野猪抬了上去。
对于这个意外之喜,大家对分配方案也没有任何意见,参与这件事就够吹牛聊天的时候说很久了。
于是一群人喜气洋洋地骑着马儿返回了地窝子,阔什卡尔拜没有跟着,而是回到了他的护林小木屋,野猪能卖多少钱他也不在乎,毕竟每年孙祥会上山几次,都要给他带些酒和糖果,俩人已经熟悉的很了。
回到地窝子的时候天色还早,大约是下午六七点的样子,孙祥会便说:“老卢跟着我,咱俩骑马下山先走一趟,我明早上就去六区,老卢你借用两辆马车,李兄弟,你和老谢哥明天就先把野猪弄下山,咱们再慢慢搬草药,咋样?”
李世英点着头:“中,就按你说的来。”
孙祥会是个很有行动力的,带着卢林骑着马就下山去了,算一算时间的话,俩人到了六大队,估计都得后半夜了。
江少安和文庆还有穆先白三个人便凑在那里商量该如何处理这头野猪,夜里山上冷,山上也没有蚊子苍蝇,放一晚上也不会坏,但江少安觉得,放地窝子里吧,没地方不说,野猪身上又臭还有一股血腥味;放在院子里吧,又怕其他动物来偷吃。
“拉到小溪那里先洗一下,捡些石头、树枝、树叶子,搭个石头柜子,上面用木头压好,不怕被野猫偷吃的。”
李世英出了个主意,于是一群人很快行动了起来。
毕竟凑在一起上山采药搭伙也快一个月了,众人都习惯了分工明确、分头做事,于是挨着地窝子左边的一段低矮的石墙边,很快搭出来了一个容纳野猪的地方。
下面垫了一层厚厚的树叶和青草,上面也同样垫了一层,然后用木头、石块压得严严实实的。
做好了这些,杨文华和老谢俩人便招呼着吃晚饭,既然决定要下山,所以晚饭就是面疙瘩,把面粉掺水搅拌成糊状,用一根筷子沿着碗边挤出一个个拇指大小的疙瘩,面汤里则是一点儿发蔫的豆角以及熏肉。
熏肉不是猪肉,而是牛肉,白天打到的几只野兔都已经被剥皮、洗干净,就在院子里生起的篝火前仔细烤熟了。
“面疙瘩配兔子肉,真不赖!”
老谢端着碗,蹲坐在篝火旁,笑呵呵地说。旁边周培俊也接过话:“要是再有一口酒,那就更美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上山挖草药这活儿是很精细也很辛苦,但所有人都觉得很满足,每天的饭菜用的油足、顿顿都有新鲜肉,这天山上的旱獭真是好东西啊!
每天下工回来,三个小队都会提几只旱獭回地窝子,然后杨文华就用脂肪熬油,洗干净了切成肉丁当晚饭,旱獭皮虽然不值钱,但积攒的多了,也能换些烟抽,可以说旱獭全是上下都是宝啊!
喜欢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