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苏州,沈家园林深处
沈万金的脸色不太好看。林汝元配合新任钦差,以雷霆手段查办了几个煽动“民意”的头目。
并顺势揪出了他们与几家囤积居奇米行的关联,以“扰乱市场、抗拒国策”的罪名迅速处置。
虽然未能直接牵连到沈家,但无疑斩断了他几条触手,让钦差催饷的工作得以艰难推进。
“陆铮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了!” 沈万金对着几位心腹商人及一位代表钱谦益等士绅利益的在野官员冷声道,“他在北边讨好杨岳,在西边笼络侯世禄,现在又想把脚踩进中原!
真让他成了气候,还有我等立足之地吗?”
那在野官员捻着胡须,阴恻恻地道:“沈翁稍安勿躁。陆铮此举,看似高明,实则可授人以柄。
‘擅设抚民点’,‘私扩乡勇’,此乃逾越之举!
我等可在朝中、在士林,大肆宣扬其‘收买人心,图谋不轨’。同时,”他压低了声音,“他不是要接收流民吗?我们何不……助他一臂之力?
派些人,混入流民之中……”
沈万金眼中精光一闪:“先生的意思是?”
“鼓噪!生事!甚至……让他那几个‘抚民点’,出几条人命!” 在野官员脸上露出一丝狠毒,“只要乱了,他的‘善政’就成了‘暴政’,他的‘安民’就成了‘扰民’!到时候,看他如何收场!”
沈万金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然的冷笑。
明的经济封锁难以完全奏效,那就用更阴损的招数,从内部瓦解陆铮的根基。
数日后,宣大前线,大同城外临时帅帐
杨岳亲临大同前线巡视。站在刚刚加固的城墙上,他能看到远处地平线上,清军游骑卷起的烟尘。
城下,士兵们正在加紧布设拒马、挖掘壕沟,气氛紧张。
张勉仁指着城外依稀可见的清军营垒,声音沙哑:“督师,阿济格的主力就在三十里外扎营,这几日哨骑冲突越发频繁。
若非督师协调来的川陕粮饷军械及时到位,末将……真不知能否稳住军心。”
杨岳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沉重:“勉仁,辛苦你了。” 他心中清楚,川陕的援助是雪中送炭,但也让他在面对陆铮时,少了几分底气。
陆铮不是活雷锋,他付出的每一分,必然期待着十分的回报,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战略上的。
回到帅帐,杨岳看着地图上被重点标注的川陕区域,对幕僚长叹:“陆恒毅此人,手段老辣,步步为营。
他如今稳住了川陕,渗透了甘肃,又意图经略中原。其势已成,朝廷……已难钳制矣。”
幕僚低声道:“督师,那日后……”
杨岳沉默良久,缓缓道:“日后之事,日后再说。眼下,唯有先渡过北疆这场劫难。
传令诸军,严密戒备,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擅动!
一切,待秋后见分晓。”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即将到来的与皇太极的决战上,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
汉中,总督行辕密室
油灯下,陆铮正在翻阅周吉遇从各地送回的情报汇总。有关江南沈家可能派遣细作混入流民的警示,赫然在列。
“果然来了。”陆铮冷笑一声,并无意外。他对侍立一旁的亲卫统领吩咐:“传令给派往河南边境的负责人,对流民,要甄别,更要管控。
设立单独的稽查队,由山地营老兵带领,发现煽动闹事、形迹可疑者,立即秘密控制,审问清楚。
必要时,可杀一儆百,但要做得干净,对外宣称是处理流民纠纷或疫病。”
陆铮的手段,一如既往的果断甚至冷酷。他深知,慈悲需要铁腕来守护,否则便是取祸之道。
处理完此事,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北京的位置。
京营的空虚,像一道诱人的佳肴,吸引着他的目光。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告诉周墨林,”陆铮对负责与京城联络的幕僚道,“京营之事,继续密切关注。
重点是,那些勋贵旧部、以及可能被启用整顿京营的将领,其背景、人脉、倾向,我要知道得一清二楚。”
陆铮在布局,布一个很大的局。北疆、江南、中原、甘肃、乃至京城,每一处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他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在棋盘上同时落下数子,每一子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在那个注定到来的巨变时刻,拥有决定天下归属的力量。
窗外,夏虫鸣叫,愈发衬得密室内的寂静与凝重。这个夜晚,注定有许多人无眠。
而时代的洪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未知的深渊奔涌而去。
案头堆积着川陕各州府的文书、龙安军工的报表、各地军情谍报,以及那封加盖了皇帝宝玺、赋予他“统筹川陕及甘肃军务”权力的圣旨。
权力与责任,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他的肩上。
陆铮挥退左右,独自走到窗边。夜空繁星点点,与记忆中那个时代被光污染遮蔽的星空截然不同。
然而,这片宁静的星空下,却是即将喷发的火山。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低声吟诵着这句在后世激起无数人复杂情感的话语。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历史上崇祯皇帝在煤山那棵老槐树上自缢的场景。
那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一种悲壮的、属于一个文明的气节之殇。
他亲身来到这个时代,亲眼目睹了底层百姓的苦难,官场的腐败,军队的糜烂。
但同样,他也看到了如史可法般的铮铮铁骨,如杨岳般的老而弥坚,如孙应元、曹变蛟般的血勇,以及无数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坚韧生命。
他来自后世,知道按原有的历史轨迹,这一切努力的结局是何等的惨烈。
他曾以为自己可以冷眼旁观,甚至顺势而为,在这个乱世攫取最大的权力。
但当他真正扎根于此,手握重权,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命运时,那份来自灵魂深处的、属于后世华夏子孙的共鸣与不甘,便如野草般滋生。
“我真的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重演吗?” 他扪心自问,“看着北京再次被攻破,看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惨剧发生,看着这片土地再次陷入野蛮的征服与屈辱?”
……
《大明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大明卫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卫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