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风裹紧了身上的棉袄,走出国营餐馆。
领着第一次来供销社的妹妹苏清雪。
苏清雪那小脸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衣角,眼睛里满是好奇和兴奋,时不时地抬头问:“哥,供销社到底啥样啊?听说里头啥都有,是真的不?”
苏清风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大声说道:“那可不,供销社就是咱这十里八村最好的地方,里头啥稀罕玩意儿都有。不过咱今儿个主要是去买点杂面,你腿刚好,得吃点好的补补。”
跟在后面的林立杰,一边走一边跺着脚,嘴里呼出的热气瞬间就化成了一团白雾。
他扯着嗓子喊道:“清风哥,我爹让我买个手电筒,说是晚上打猎下山,比火把强多了,火把风一吹就灭,还容易烧着东西。”
苏清风回头看了他一眼,打趣道:“哟,林叔还挺有远见呢。不过那手电筒可不便宜,你爹舍得给你买?”
林立杰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我爹说了,打猎队现在也没钱,这钱他出,就当是给我这打猎小能手的奖励。”
苏清风笑着看向林立杰。
这就开始自卖自夸了。
三人好不容易走到了供销社门口,苏清雪站在那儿,仰着头,看着“供销社”三个字。
还挂着横幅:“欢度牛年元宵佳节”。
苏清风轻轻推开布帘,一股温暖而又混合着各种商品气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让苏清雪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兴奋地喊道:“这就是供销社啊。”
苏清雪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供销社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今天,二月一日。
元宵节,来供销社买东西的社员也更多了些。
他们也得抓紧时间把东西买了,这样回去能过上元宵节。
柜台后面的售货员们穿着整齐的工作服,戴着白帽子,忙碌地招呼着顾客。
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五颜六色的糖果、香喷喷的点心、崭新的文具,还有各种生活用品,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苏清雪在供销社里缓缓的走着,腿脚不方便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她看到东西后走不动道。
她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兴奋的很。
苏清雪踮着脚看着商品,露出的眼睛亮晶晶的:“哥,供销社真有麦乳精不?李婶子说那玩意儿冲水喝可香了,最补身子。”
“有倒是有……”苏清风摸了摸兜里揣着的二十块钱,“就是这玩意就像白糖泡水,也就是甜,不能补身子,咱们还是买点鸡蛋补补。”
苏清雪突然抓住苏清风的袖子:“哥!”
她眼睛瞪得溜圆,指着柜台后面玻璃罐里五颜六色的水果糖,“那个……那个……”
柜台后的张大姐系着白围裙,见状笑道:“小闺女头回来供销社?这是上海产的水果糖,一分钱两颗。”
她说着拧开玻璃罐,甜丝丝的橘子味立刻飘了出来。
上次买的糖已经吃完了,相比于营养品那些,糖果确实更吸引小孩。
苏清风看着妹妹咽口水的模样,掏出一毛钱:“来二十颗。”
转头对妹妹说,“但不能一次吃完,听见没?”
苏清雪捧着用黄草纸包好的糖果,像捧着什么宝贝似的,小声道:“我一天就吃一颗……”
林立杰早窜到了五金柜台,正踮着脚看摆在最高处的银白色手电筒。
售货员老李叼着烟卷:“小子识货啊,这是新到的虎头牌,用大号电池的,照得远!”
“多少钱?”林立杰声音都发颤。
“二十一块五,两张工业票。”老李吐了个烟圈,“带四节电池,不过……”
他压低声音,“这电池供销社卖八毛一节。”
林立杰麻利地数出钱:“要一个!再……再来四节备用电池。”
他扭头冲苏清风喊,“清风哥!这有牡丹牌收音机!”
苏清风正站在副食柜台前,闻言摇头:“那玩意儿得一百多……”
他指着玻璃柜里的铁罐,“同志,麦乳精怎么卖?”
“三块八一罐,要副食票。”女售货员拿出个印着麦穗图案的黄罐子,“上海产的,营养好,病人吃最合适。”
苏清雪悄悄拽哥哥衣角:“太贵了……”
“来一罐。”苏清风前面还说不买,这会还是心甘情愿的掏出了凭证,又指着旁边的红糖,“再称半斤红糖。”
他低头对妹妹解释,“嫂子说了,红糖冲鸡蛋最补血,你腿刚好适合。”
布料柜台前,苏清雪盯着一块蓝底白花的棉布挪不动步。
售货员笑道:“小闺女眼光真好,这是新到的‘向阳花’图案,做衬衫多鲜亮!”
“多少钱?”苏清风问。
“一尺三毛二,宽幅的,两尺够做件衬衫。”吴婶抖开布料,阳光下那小白花像真能随风摇似的。
苏清风盘算着:“买了麦乳精和红糖,再买布的话……”
离开春也就两个来月,倒是可以把布买了。
到时候让嫂子把衣服做好就行。
没钱还可以打猎,苏清雪好不容易来一趟供销社,能买就买上。
他咬咬牙:“扯两尺。”
“哥!”苏清雪急得直跺脚,“我不要新衣裳,你棉袄都还是破的。”
“听话。”苏清风揉揉她脑袋,“开春了总得有件像样的衣裳。”
他转头问,“有结实点的劳动布吗?我想补补棉袄。”
吴婶从底下抽出匹深蓝色布料:“劳动布一尺两毛八,不要票。”
苏清风点了点头,我要六尺布。
这样可以缝一件棉袄。
在山里再把棉袄划破,也能换件新的。
不至于用死去堂哥的衣服面料。
也是现在有一点点钱,不用那么寒酸。
林立杰举着新买的手电筒显摆:“看!按这儿就亮!”
一道雪亮的光柱照在房梁上。
“败家玩意儿!”苏清风看着他笑骂道,“电池不要钱啊?”
不一会儿,三人抱着采购的东西往外走。
棉门帘掀开的瞬间,寒风卷着雪粒子扑进来。
也该回去过元宵了。
喜欢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