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美玲和赵志强紧锣密鼓地收集证据,准备应对周伟强的阴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商业机会,如同雨后的彩虹,突然横亘在诚信商贸面前,也横亘在他们二人之间。
周一清晨的例会刚结束,李小红就拿着份文件,脚步匆匆地敲开了陈美玲办公室的门,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与凝重交织的神情。
“陈总,刚接到消息,‘优佳选’连锁生鲜超市,准备开拓本市的办公用品及日用杂货集中采购业务,正在寻找核心供应商。这是他们公开发布的招标预审通知。”李小红将文件放在陈美玲桌上。
“优佳选?”陈美玲闻言,立刻坐直了身体,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优佳选”是近两年迅猛崛起的新兴生鲜品牌,以门店多、覆盖面广、客流大着称,若能成为其集中采购的供应商,对诚信商贸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业务增长点,其战略意义甚至超过了之前合作的社区超市。
“这是个重磅消息。”陈美玲抬起头,眼神锐利,“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我们必须拿下这个入场券。”她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决定,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对李小红吩咐道:“去请赵主管过来一下。”
李小红应声而去。陈美玲看着那份招标文件,心潮微微起伏。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要应对这个挑战,她需要赵志强,需要他们曾经无间配合的默契。
赵志强很快到来,依旧是那副沉稳的样子。“陈总,你找我?”
“你看看这个。”陈美玲将文件推过去,语气恢复了工作时的干练,“‘优佳选’的招标,机会难得,但难度肯定不小。我想这个项目,还是由我们两个亲自牵头负责。”
赵志强拿起文件,仔细阅读起来。他的眉头微微蹙起,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片刻后,他放下文件,目光沉静地看向陈美玲:“我明白了。预审阶段需要提交公司资质、过往业绩、供应链能力证明以及初步的合作方案。我们的资质和部分业绩没问题,但‘优佳选’以生鲜起家,对供应链的时效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这是我们方案里需要重点突出和论证的。”
他没有推辞,没有犹豫,直接切入了工作核心。这种态度让陈美玲心中一定。
“没错。”陈美玲接口道,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着,“我们的优势在于本地化服务响应快,仓储布局相对合理。但劣势是,相比那些全国性的大型商贸公司,我们的整体规模和资金实力可能不占优。所以,方案必须扬长避短,突出我们的‘量身定制’和‘极致服务’。”
“可以围绕‘区域深度服务’这个概念来做文章。”赵志强沉吟道,思维快速运转,“强调我们能够针对‘优佳选’在本市不同区域门店的客群特点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和配送方案。比如,写字楼密集区的门店,侧重办公用品和高品质日用品;社区型的门店,则侧重家庭消耗品和性价比高的商品。甚至可以提出联合数据分析的构想,帮助他们优化采购和库存。”
他的想法与陈美玲不谋而合,甚至补充了她尚未考虑到的细节。陈美玲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前那种因为被迫合作而产生的微妙隔阂,在面临共同目标和挑战时,似乎被暂时搁置了。
“这个思路很好!”陈美玲肯定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久违的振奋,“那我们分一下工。你来负责主导合作方案的撰写,重点打磨供应链保障、差异化服务以及风险应对这些核心部分。我来统筹公司整体资质材料的整合,并且想办法通过一些渠道,了解‘优佳选’这次招标的具体决策流程和关键考核人,争取能做到有的放矢。”
“好。”赵志强干脆地应下,“方案框架我今天下午拉出来,明天上午我们碰头讨论细节。”
“可以。”陈美玲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不可避免地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对接状态。为了准备一份足够有竞争力的投标方案,他们需要频繁地沟通、讨论、修改。
起初,这种接触还带着一丝公事公办的生硬。陈美玲在提出意见时,会下意识地观察赵志强的表情,措辞谨慎。赵志强的回应也多是简洁的“可以”、“明白”、“我修改”。
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当他们围绕着具体业务问题,为了一个配送时效的承诺数字,为了一个服务条款的措辞反复推敲时,那种曾经在工作中培养出来的默契,开始悄然回归。
“这里承诺四小时应急补货,会不会压力太大?考虑到交通拥堵的不可抗力。”陈美玲指着方案中的一行字,眉头微蹙。
赵志强看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思考:“确实有风险。但‘优佳选’看重时效,如果我们不敢承诺,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会用更激进的条款吸引他们。或许可以加上限定条件,‘在主城区范围内,且非极端天气情况下,承诺四小时响应’。”
“嗯,这样更稳妥,也体现了我们的专业性。”陈美玲表示赞同,随即又想到一点,“对了,关于破损率补偿条款,我觉得我们之前拟定的标准有点模糊,最好能量化,比如‘超过千分之三的部分,由我方承担’,这样显得我们更有底气。”
“有道理,我马上调整。”赵志强点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起来。
他们有时会为了一个细节争论,各执己见,但争论的焦点始终围绕着如何让方案更完美,而不是个人情绪。在这种纯粹的工作交流中,陈美玲渐渐放下了那份小心翼翼,恢复了以往处理公务时的果断和直接。而赵志强,也慢慢将注意力从内心的情绪纠葛,转移到了眼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个具体问题上。
他看到陈美玲为了核实一个数据,打电话反复确认,不厌其烦;看到她为了推敲方案里的一句概述,反复斟酌词句,力求精准;看到她眼底因为熬夜泛起的红血丝,却依旧精神奕奕地主持会议,部署任务。
她的努力、她的专注、她的能力,都是真实不虚的。这些熟悉的特质,一点点冲刷着赵志强心中积郁的怨气。他意识到,那个因为误信谗言而伤害了他的陈美玲,和眼前这个为了公司前途全力以赴的陈美玲,其实是同一个人。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犯错之后的态度和行动。
他的心结,在共同奋斗的氛围中,似乎被撬开了一道更大的缝隙。
提交投标方案的前一晚,两人在公司熬到深夜,做最后的检查和封装。当所有文件整理妥当,封装进特快的文件袋时,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窗外的城市灯火阑珊,室内一片安静。
陈美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脸上带着疲惫,却也有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总算搞定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尽力了。”
赵志强站在一旁,看着桌上那份凝聚了两人多日心血的方案,点了点头:“嗯,这份方案,我们有优势。”
他的语气很平和,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肯定。陈美玲转头看他,灯光下,他的侧脸轮廓似乎柔和了一些。
“希望吧。”她笑了笑,笑容里少了些负担,多了些自然,“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分内事。”赵志强淡淡回应,但语气不再冰冷。
两人一起走出公司大楼,夜风带着凉意吹来。陈美玲下意识地拢了拢外套。
“我送你回去吧。”赵志强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陈美玲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看向他。这是自误会发生后,他第一次主动提出送她。
“……不用了吧,我叫个车就行。”她下意识地推辞,心里却泛起一丝微澜。
“这个点不好打车,走吧。”赵志强说着,已经朝着停车场走去,脚步没有停顿。
陈美玲看着他的背影,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跟了上去。坐在副驾驶位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夜景,她感觉胸口那股盘桓多日的滞涩感,似乎正在慢慢消散。
他们依旧没有过多的交谈,但车内的空气不再凝固,一种微妙的、趋于缓和的气息在悄然流动。
雨后的彩虹或许短暂,但它预示着天空的放晴。这个突如其来的重要项目,就像那道彩虹,虽然未必能立刻驱散所有阴霾,却无疑为他们僵硬的关系,注入了一股缓和的力量,让彼此看到了冰层之下,那份未曾真正消失的默契与信任。心结的坚冰,正在合作的暖流中,悄然消融。
喜欢逆袭,从离婚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逆袭,从离婚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