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行会与微光
顶住了周家借助官面的第一轮打压,清河县像是经过一场暴雨洗礼,反而透出一种异样的坚韧。工坊里的工匠们心里有了底,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听着都比以前更沉得住气。
陈小乐深知,周文渊那种老狐狸,绝不会只有一招。他几乎把所有闲暇时间都泡在了城北工坊最里头那个与外界隔绝的小院里,这里进行的,才是决定未来胜负手的东西。
石头带着他两个最得意的徒弟,已经在这里忙活了快一个月。院子里堆满了木料、齿轮和传动轴的粗胚,还有一套利用水车提供动力的传动系统在吱呀作响。进展慢得让人心焦,水力带动的锯片总是不听使唤,要么没劲,要么乱抖。
“主要是传动,木头磨损太快,精度保不住……”石头挠着头,一脸苦恼。
陈小乐没催促,他知道这是必经的坎儿。“别急,知道问题在哪儿就是进步。试试加稳定框架,或者关键地方包层铜皮。”他只能引导,无法代替他们完成这从零到一的积累。
就在水力机床陷入僵局时,另一个秘密项目却意外迎来了转机。
工坊角落的小窑炉旁,当石头又一次从冷却的炉灰里,夹出一块颜色暗绿却隐约透着光的疙疙瘩瘩的物体时,整个小院都静了一下。
“大人!您看!”石头的声音带着颤音,将那块丑陋的“石头”递过来。
陈小乐接过来,入手沉甸,表面粗糙,但对着西斜的阳光,那朦胧的、绿莹莹的透光感,让他心脏猛地一跳!
玻璃!虽然是劣质得不能再劣质的废品,但它证明了方向没错! 原料(沙子、纯碱、石灰石)是对的,剩下的就是无数次试验,找到最佳的配方和火候!
【叮!成功完成玻璃的首次原理性验证,开启本位面硅酸盐材料应用新篇章。文明点数+150!】
这提示音和手中沉甸甸的废料,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周家还在传统领域跟他缠斗,他却即将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然而,现实的麻烦从不迟到。
王捕头带着一身寒气,匆匆走进小院,脸色凝重。
“大人,刚收到的消息。”他压低了声音,“周家……又出手了。他们联合了州府几家有分量的生铁和煤石商号,扯起旗号,成立了一个‘江淮铁业行会’。”
“行会?”陈小乐眉头微蹙。
“对,明面上的说法是为了‘规范市场,统一品控,避免恶性竞争’。”王捕头语气带着讥讽,“可他们立下的入会规矩很刁钻!要想入会,享受行会成员的‘内部价’,名下工坊的年产生铁须得五千斤以上,还得有三家老会员作保。”
陈小乐瞬间就明白了这一手的阴狠之处!
他的陈氏工坊主打成品,生铁产量远远达不到这个门槛,直接被排除在核心圈层之外。这意味着,周家及其盟友可以用低成本的原料生产,即便成品降价挤压市场,也有利润空间。而他却要承受更高的原材料成本,此消彼长,利润空间会被一点点蚕食。
“还有,”王捕头补充道,语气更沉,“咱们之前合作还算愉快的那两家生铁料供应商,今天都派人来递了话,语气很为难,说周家打了招呼……以后的货,怕是供应不上了。”
釜底抽薪!
周家没有用“价格翻倍”那种愚蠢的、给人留下把柄的方式,而是用一套看似公正的“行会规则”,系统性地将他排除在供应链的优惠体系之外,并动用影响力直接切断他的现有货源!
这比行政扣货更麻烦,因为它无处不在,又披着“市场规则”的合法外衣。
王捕头看着陈小乐:“大人,咱们的生铁和煤石库存,最多只够支撑一个半月了。要不……俺带人去找找别的路子?或者,咱们也降价,跟他们拼了?”
“拼?拿咱们这点家底,跟周家几代人的积累拼消耗?”陈小乐摇了摇头,眼神却异常冷静,“他们想把我们拖死在传统铁器的价格战里,我们偏不进去!”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那块丑陋的玻璃胚,又抬头望向那台吱呀作响的水力机床原型,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通知下去,”陈小乐的声音斩钉截铁,“工坊的铁锅和普通农具,产量缩减三成!把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全部投入到这两件事上:第一,全力攻关水力机床,我要尽快看到能用的木工机械!第二,加大玻璃的试验力度,我要更清澈、更平整的样品!”
他要用空间换时间,集中所有资源,赌一个技术突破的未来!一旦成功,周家赖以打压他的传统铁器市场,将变得无足轻重。
“另外,”陈小乐对王捕头吩咐,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让你的‘稽查小组’动起来,给我盯紧这个‘江淮铁业行会’,特别是周家那几个‘精铁’工坊的出货、用料和成本!我就不信,他们这套把戏,能做得天衣无缝!”
他要在对方最得意的地方,找到那个一击致命的破绽。
夜色笼罩下来,小院里的炉火却烧得更旺了,一边是寻求突破的粗糙机械,一边是刚刚点燃的文明微光。明面上的行会规则与暗地里的技术赛跑,在这小小的院落里,展开了新一轮的、更加惊心动魄的较量。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这个师爷很科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