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工地上的指挥部
治河副使的任命一下来,陈小乐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工部衙门里,表面上的恭喜道贺没停过,可那笑容底下的冰碴子,能把人冻个透心凉。钱郎中见了他,老远就扯开嗓子:“哎哟,陈副使!恭喜高升啊!往后这治河的千斤重担,可就落在您肩上了!”那声“副使”咬得格外重,听着比“员外郎”还刺耳。
陈小乐只当是蚊子嗡嗡,点头应付两句就过去了,张衙役可忍不了,回来就骂骂咧咧:“什么东西!瞧他们那副嘴脸,好像咱们刨了他们家祖坟似的!”
赵顺倒是沉得住气,一边整理着去河工现场的行李,一边说:“他们这是眼红加害怕,眼红大人得了实权,害怕大人真把这河治好了,显得他们无能,咱们越是这样,越得沉住气。”
陈小乐没接话,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永定河畔。出发前,他特意去见了韩承一面,这位户部主事如今跟他算是半个“数据知己”,一听他要赴任,立刻把能找到的历年河工账册、物料采买记录都给他抄录了一份。
“陈大人,此去凶险,多多保重。”韩承送他出门时,语重心长,“河工上的事儿,水深得很,那些料贩子、工头,都是盘踞多年的地头蛇,与地方官府、乃至京中某些人,关系盘根错节,你动了预算,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多谢韩兄提醒,我心里有数。”陈小乐拱手道谢。他知道,这已不是单纯的工程,而是一场战争。
几天后,永定河畔,一处名为“龙王口”的险工段附近,支起了一片与众不同的帐篷,最大的那顶帐篷里,挂上了一幅巨大的永定河河道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记着险情段、物料点和计划施工区域。旁边还立着几块大木板,上面贴着画满横道格子的“工期进度表”和“物料需求表”。
这就是陈小乐设立的“治河指挥部”。七皇子李睿亲自来了一趟,看到这阵势,虽然对那些图表依旧半懂不懂,但还是赞了句“像个办事的样子”,留下几个王府护卫听他调遣,算是给他撑了场面。
陈小乐把从工部带来的几个不算太油滑的吏员,加上赵顺、张衙役,以及七皇子派的护卫头领,编成了“指挥部”的核心班子,每日卯时,雷打不动开晨会。
“王工头,你负责的三号料场,石料储备为何比计划少了五十方?”
“李书办,昨日发放的五百斤麻绳,领用记录为何有三处画押不清?”
“赵顺,民夫招募情况如何?按件计酬的章程都说明白了吗?”
会议短促、直接,只解决问题,不听空话。一开始,那几个老吏还很不习惯,支支吾吾,想着糊弄。可陈小乐手里拿着韩承提供的往年数据和现场记录,问得他们满头大汗,几次下来,再没人敢信口开河。
民夫的招募也遇到了阻力,以往河工都是强征徭役,民夫自带干粮,几乎没有工钱,积极性极差。陈小乐依旧沿用西山的方法,招募流民,按土方、石方计酬。消息一出,附近的贫苦百姓和流民倒是趋之若鹜,可本地的里正、乡绅却不乐意了——这断了他们借征发徭役捞油水、摆威风的路子。
这天,一个穿着绸衫、胖乎乎的中年人,带着几个家丁,晃到了指挥部帐篷外,自称是本地王乡绅的管家,姓何。
“陈大人是吧?”何管家拱拱手,脸上堆笑,眼神却带着倨傲,“听说大人这儿在招工修河?好事,天大的好事!不过嘛……这用人,是不是该先用我们本地人啊?我们老爷说了,只要大人点头,要多少人,我们王家坳给您出!”
张衙役一听就火了,想上前理论,被赵顺拉住。
陈小乐放下手中的炭笔,平静地看着他:“何管家,本官招募民夫,一视同仁,只看力气,不问籍贯。流民也是大梁子民,给他们一条活路,换他们为朝廷出力,有何不可?”
何管家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大人,话不是这么说,这本地人知根知底,用着放心。那些流民,来历不明,万一惹出什么乱子……”
“惹出乱子,自有王法处置。”陈小乐打断他,“至于用人,本官自有考量,不劳费心。”
何管家碰了个硬钉子,脸色沉了下来,冷哼一声:“既然陈大人主意已定,那小人就告辞了,只望大人……一切顺利!”最后四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人一走,张衙役就骂开了:“什么东西!摆明了就是想塞人进来,好吃空饷、捞好处!”
赵顺皱眉道:“大人,强龙不压地头蛇,咱们这么硬顶着,只怕他们会在暗地里使绊子。”
陈小乐何尝不知,他走到帐篷口,望着外面已经开始忙碌的工地,和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庄。
“我知道他们会使绊子。”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冷意,“可这河堤要是因为他们塞进来的懒汉蠢货而修不结实,将来洪水一来,淹的是两岸的百姓!这个责任,他们担不起,我更担不起!”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帐中众人:“传令下去,各工段加强巡查,尤其是夜间。物料堆放处,加派双岗看守。告诉所有民夫,只要活干得好,工钱一分不少!若是有人敢克扣,或是煽动闹事,直接捆了送官!”
他的强硬态度,很快就在工地上传开了。民夫们觉得有了主心骨,干活更加卖力。而那些地头蛇们,也暂时收敛了起来,似乎在观望,等待着更好的时机。
指挥部帐篷里的灯火,常常亮到深夜。陈小乐对着地图和数据,不断优化着施工方案。他知道,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他现在做的,就是抢时间,在那些魑魅魍魉跳出来之前,把工程推进到让他们难以阻碍的程度。
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拿出苏小小最新的来信。信上说,胡县令征调走的“次品”果然出了问题,被州府那边退了回来,斥责其以次充好,胡县令碰了一鼻子灰,暂时没了动静。苏小小已经通过隐秘渠道,重新购入了部分原料,工坊算是勉强维持着。
陈小乐将信纸凑到烛火前点燃。
京城与清河,两边的战局都暂时稳住了。但他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而脆弱的平静。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这个师爷很科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