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功赏与暗流
永定河一役的封赏,是在大朝会上颁下来的。
金銮殿里,文武百官分列左右,陈小乐这个从五品的员外郎,按品级站在靠后的位置,却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道目光黏在自己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更多的,是那种藏在恭敬皮囊下的冰碴子。
太监尖细的嗓音拖着长调,念着嘉奖文书。金银绢帛的赏赐不算薄,当念到“擢升工部郎中,仍领治河副使衔”时,陈小乐能清晰地听到身后传来几声压抑的抽气声。郎中,正五品,算是迈过了中级官员的一道坎。
他出列,叩谢天恩,一套流程走得沉稳,心里却没什么波澜,这赏赐,是他拿命在永定河上赌来的,应得的。
果然,刚回到班列站定,御史台那边就有一位老御史颤巍巍地出列,手持玉笏,声音却洪亮:“陛下!陈小乐治河有功,确该赏赐。然其行事,多有僭越!擅改祖制,以商贾之道行官府之事,此风一开,恐天下效仿,礼崩乐坏!更有甚者,其在永定河工地上,私设刑堂,擅权专断,岂是人臣之道?望陛下明察!”
来了!陈小乐眼皮都没抬,心里冷笑。钱郎中那伙人,到底还是把状告到御前了。
他没急着辩解,这时候跳出去,就是落入对方圈套,变成朝堂上的泼妇骂街。
端坐龙椅上的皇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开口:“陈爱卿,御史所言,你有何话说?”
陈小乐这才出列,躬身,声音平静无波:“回陛下,御史大人所言‘商贾之道’,臣不敢苟同。臣所用之法,无非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财尽其利’几字。将部分工程分包,是为节省国库开支,加快工程进度,此乃陛下授予臣‘便宜行事’之权分内之事。至于擅权专断……”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清澈,“永定河‘龙王口’关系京畿安危,当时汛期将至,有人欲在灰浆中下药毁堤,人赃并获,事急从权,若依循常规交由地方官府,往返扯皮间,恐洪水已至,堤毁人亡。臣所为,一切只为保住大堤,护卫黎民。若此乃擅权,臣,甘愿领罪。”
他不提自己立军令状的事,只强调“事急从权”和“护卫黎民”,把个人行为拔高到为公为民的高度。
皇帝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底下神色各异的臣子,最终缓缓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陈爱卿一心为公,勇于任事,其情可悯。此事,不必再议。”
一句话,给这场风波定了性。
那老御史脸色涨红,还想再争,被旁边的同僚悄悄拉住了袖子。
散朝后,陈小乐随着人流往外走,不少官员过来拱手道贺,无论真心假意,面上都过得去。直到出了宫门,准备上车时,七皇子李睿身边的一位内侍悄无声息地靠了过来。
“陈大人,殿下请您过府一叙。”
七皇子府的书房里,炭火烧得暖和,茶香袅袅。
李睿没穿朝服,一身常服,更显随意,他亲手给陈小乐斟了杯茶,笑道:“恭喜陈郎中高升,今日朝堂上,可是好一番风浪啊。”
“全赖殿下回护。”陈小乐欠身。
“回护?”李睿摇摇头,放下茶壶,神色认真了些,“本王能回护你一次,不可能次次回护。周家在朝中根基深厚,清流之中,门生故旧也不少,他们这次没能扳倒你,只会更加忌惮,下次出手,只会更狠。”
陈小乐默然,他何尝不知。
“你之前递上来,想回清河县的折子,被父皇留中了。”李睿看着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析,“你现在回去,就是给了他们各个击破的机会。你在京城,有父皇的赏识,有治河的功劳护身,他们动你还要掂量掂量。你若回了那山高皇帝远的清河,周家有一万种法子,让你和你那点家底,悄无声息地消失。”
陈小乐心中一震,这一点,他不是没想到,只是存着侥幸。如今被七皇子点破,那点侥幸也烟消云散。
“那殿下以为,下官该如何?”
“离开京城。”李睿斩钉截铁,“但不是回清河,去个他们想不到,手一时半会也伸不了那么长的地方。”
他走到墙边,拉开帷幕,露出一幅巨大的疆域全图,手指点在了北方一片广袤的区域。
“北疆,安远镇。”李睿的手指在那片标注着荒漠、草原的边缘地带重重一点,“那里,军备废弛,胡汉杂处,匪患丛生,是个谁都不愿意去的烂摊子。父皇正为此事头疼。”
他回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陈小乐:“那里需要一个能臣去整顿。你去,既是为君分忧,也是暂避锋芒。在那里,天高皇帝远,周家的手没那么长。你正好可以放开手脚,施展你的抱负。等你在那里站稳脚跟,做出成绩,手握实权,区区一个清河周家,又何足道哉?”
陈小乐看着地图上那片荒凉的边陲,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离开繁华的京城,去往苦寒危险的边镇?这无疑是一场豪赌。
但他也清楚,七皇子说得对。留在京城,他只是一个靶子,一个无根浮萍。但去了边镇则不然,虽然凶险,却可能搏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
“陛下……会同意吗?”他声音有些干涩。
“本王会尽力促成。”李睿自信地笑了笑,“一个能治理好永定河的能吏,去治理一个混乱的边镇,名正言顺。更何况,有人巴不得你滚得越远越好。”
陈小乐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李睿深深一揖:“下官……愿往!”
为了自救,也为了那个更广阔的舞台。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这个师爷很科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