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昭站在桥头,风吹得她袖口微微鼓动,孩子们还在叽叽喳喳围着那道炸出的小坑指指点点。她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看了眼挎包里的鸡蛋,转身往知青点走。
刚进屋,就听见村口铃声急响,一辆沾满泥点的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冲进村子,车上那人穿着笔挺中山装,车把上挂着“县革委会”的帆布袋,后头还跟着两辆同款破车,车轮碾过水洼,溅起一片泥星子。
来了。
她没慌,顺手从箱底摸出个小布包,指尖一碰,识海瞬间开启。白玉石台上,三两泛着青玉光泽的茶叶静静躺着——云雾灵芽,十倍流速下培育了整整三个月,每一片都吸饱了灵泉精华,香气内敛,却能在热水中层层释放。
这茶,能提神、养气、清浊,普通人喝一口,能连醒三天不打盹。
她迅速将茶叶包好,塞进粗纸袋,又拎起王婶送的土陶壶,揣进挎包。刚要出门,王婶端着碗红薯粥堵在门口:“闺女,你可别再整那些玄乎的了,县里领导最讨厌搞封建迷信!”
姜昭笑了笑:“婶子,我今天不放电,改发电——用茶香带动生产力。”
王婶愣住,话还没回,远处已经传来村长敲锣的声音:“全体集合!晒谷场开会!县领导来视察啦!”
人群像潮水一样往晒谷场涌,李春桃特意换了身干净蓝布衫,手里捧着个搪瓷缸,笑得格外殷勤:“各位领导一路辛苦,我们红星村早就准备好了热茶热水!”
姜昭站在人群后排,不动声色。
接待桌搭在晒谷场中央,桌上摆着几个粗瓷碗,李春桃亲自泡茶,动作麻利,脸上堆笑。村长正陪着县长说话,供销社主任在一旁记笔记,气氛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
这种场合,谁献茶,谁就有机会被记住。
她往前走了几步,声音不高不低:“村长,我带了些自采的野茶,用后山水泡的,听说领导们奔波辛苦,想请您帮忙递上去,也算我们知青表个心意。”
村长一愣,上下打量她。昨夜她一鞭抽跪王二狗的事儿还没散,他心里发怵,但听她说“野茶”“后山水”,又觉得沾着“天然”二字,符合当前“自力更生”的风向,便点了点头:“行,那你去泡,别添乱。”
“谢谢村长。”姜昭弯了弯嘴角,转头看向李春桃,“春桃姐,茶具借我用一下?水我亲自去挑。”
李春桃脸色一僵,想抢话,姜昭已经接过茶壶,转身就走。
后山小溪边,她蹲下身子,壶口对准水流,实则借掩护,从吊坠边缘滴入一滴灵泉水。水珠入壶瞬间,泛起一圈极淡的金纹,旋即消失。
她拎着壶回来时,李春桃正跟供销社主任搭话:“……我们村知青都很积极,像春桃同志,一直负责后勤接待工作。”
姜昭没打断,只把茶叶放进壶里,注入热水。
刹那间,一股清冽幽香弥漫开来,不像普通茶味那么冲,反倒像晨雾裹着山兰,轻轻钻进鼻腔,让人脑壳一松。
几位领导同时抬头。
县长原本正翻文件,闻到味道,笔尖一顿,抬眼望来:“这是什么茶?”
没人答话。
姜昭低头捧壶,声音温软:“回领导,是我在后山发现的几株老茶树,试着摘了些叶子,不敢说多好,就是想让领导们尝尝咱们知青的心意。”
“倒一杯来。”县长说。
她小心斟了一小盏,双手奉上。
县长啜了一口,眉头微动,又喝第二口,忽然睁大眼:“这茶……哪儿来的?”
“后山野生的。”姜昭垂眸,“可能水土好,叶子比别处嫩些。”
县长没接话,接连喝了三盏,脸色由疲惫转为清明,连敲桌子:“好茶!比明前龙井还通透!供销社主任!”
“在!”主任一个激灵站起来。
“这种茶必须列为重点农副产品,尽快调研,谈收购!如果真能规模化,可以申报‘知青创新成果’项目,争取县里专项扶持!”
全场哗然。
李春桃脸都绿了,脱口而出:“这茶哪有那么神?说不定是拿香精泡的!”
姜昭终于抬头,看着她,笑得人畜无害:“春桃姐要是不信,待会儿可以带回去自己泡。不过提醒一句——别用井水,杂味重,压得住茶香,也压得住人心。”
村长赶紧打圆场:“咳,春桃就是心直口快。姜知青这茶确实特别,连我都觉得神清气爽。”
县长这时已让人把茶壶要过去,仔细看茶叶:“色泽青润,叶形完整,泡三遍还有回甘……你们村要好好保护这个资源。这位同志,叫什么名字?”
“姜昭。”她答。
“姜昭。”县长重复一遍,点头,“不错,有想法,有行动力。年轻人就该这样,把知识用在生产上,而不是搞歪门邪道。”
最后一句,明显是冲着李春桃去的。
人群窃窃私语,有人开始议论:“难怪她能救秧苗,还能治王二狗……原来真有本事。”
“这不是怪力乱神,这是科学种茶!”
“县里要是收她的茶,那可是一条财路啊!”
姜昭没再说话,只默默收起空壶,退回人群。
散会后,她回到知青点,天还没黑。刚坐下,就听见窗外有动静。
是王二狗,瘸着腿凑过来,压低声音:“姜知青,我刚在村东头听见村长和李春桃说话,他们说……你的茶不能让县里收,要‘想办法压下去’。”
姜昭手指一顿。
她抬头看向后山方向,识海中的灵田突然传来一阵轻微震颤,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地下缓缓移动。
她摩挲着吊坠,站起身,披上外衣。
今晚,得去一趟后山。
喜欢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