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健委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面上,林晓把 U 盘、康医科技的收购协议和律师函一一摊开,推到王主任面前:“王主任,这是 2003 年老院长跟康医前身公司的合作终止协议,上面写着他们偷了 100 份农村慢性病病历,签字人是现在康医的专家王浩。现在他们不仅威胁要起诉我们盗用代码,还想收购我们的病例库销毁数据,这根本是垄断!”
王主任拿起协议,手指在 “偷取 100 份病历” 的条款上反复摩挲,脸色从平静变得凝重。他之前拒绝给 AI 项目经费时的从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震惊:“没想到康医科技这么过分,20 年前就开始偷基层数据!之前赵磊来推荐三代系统,我还以为他们是真心帮基层,现在看来,全是套路!”
他当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市卫健委的号码,把情况一五一十汇报:“…… 证据确凿,康医不仅偷数据,还威胁县医院,要是不处理,以后基层医院都得被他们拿捏!”
挂了电话,王主任看向林晓,语气彻底变了:“你放心,这事我们管到底。我马上协调,申请‘基层医疗数据保护专项经费’,还要帮你们做数据确权,绝不能让康医得逞。”
当天下午,市卫健委就派了工作组来县医院。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 U 盘里的病历、协议,又查看了康医修改参数的系统日志,最终在座谈会上明确表态:“市卫健委决定拨款 20 万,县卫健委配套 10 万,支持县医院建设基层病例库;同时,你们的‘AI + 中医’优化方案要在全市 10 个县推广,帮更多基层医院摆脱巨头垄断。”
消息传回县医院,整个项目组都沸腾了。周涛拍着林晓的肩膀:“太好了!有了经费和政策支持,我们再也不用怕康医搞鬼了!” 刘敏更是激动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 “卫生院合作清单”:“我早就跟其他卫生院的医生聊过,他们都愿意加入,现在终于能推进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病例库建设进入 “快车道”。全县 12 个乡镇卫生院,有 10 个主动签约合作,医护人员带着知情同意书和数据采集表,走村入户收集病历。林晓和刘敏则每天奔波在各个卫生院之间,培训数据录入规范,解决遇到的问题。
刘敏还结合基层经验,设计了一份 “病历录入规范表”,把 “农活习惯”(如 “种玉米 \/ 水稻”“是否长期弯腰”)、“居住环境”(如 “是否烧煤取暖”“是否靠近农田”)、“中医症状”(如 “舌苔颜色”“脉象特征”)都设为必填项,确保每一份病历都能为 AI 优化提供有效数据。
周涛则带领技术小组,把老院长病历里的 “农村特征” 逐一嵌入 AI 算法 —— 比如 “长期烧煤取暖” 对应慢性支气管炎的权重提升 25%,“舌苔白腻” 对应风湿性关节炎的权重提升 30%。优化完成后,慢性病识别准确率从 78% 提升到 85%,胃癌识别准确率也稳定在 89%,远超康医二代系统的原始水平。
就在项目如火如荼推进时,康医科技的孙明又找上门来。这次他没提起诉,也没提收购,而是换了副 “温和” 的语气:“张主任、林医生,之前的误会我们翻篇。康医科技愿意免费帮县医院升级系统,还能派技术人员驻场支持,条件是你们的病例库数据,要跟我们‘共享’,用于优化三代系统,造福更多基层患者。”
“共享数据?” 林晓当场反驳,“这些数据是基层患者自愿捐赠的,用来优化我们自己的 AI 系统,不是你们垄断技术的筹码。要是真想合作,就先把 20 年前偷老院长的 100 份病历还回来,公开道歉,否则免谈。”
孙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语气又变得强硬:“林医生,别给脸不要脸!你们县医院能有今天,真以为是靠自己?要是没我们的系统……”
“我们靠的是患者的信任,靠的是老院长留下的证据,不是你们的破系统!” 张建国打断他,“请你出去,我们不欢迎康医科技的人。”
孙明气得摔门而去。林晓注意到,他走前掏出手机,飞快地发了条消息,屏幕亮着的瞬间,她瞥见内容是:“准备启动‘系统故障’预案,给县医院点颜色看看。”
“他们要搞破坏!” 林晓心里一紧,赶紧对周涛说,“你赶紧给病例库做双重备份,加密硬盘和云端各存一份,再检查一下系统防火墙,别让他们远程攻击。”
周涛立刻行动起来。刘敏看着两人紧张的样子,轻声说:“别担心,现在有卫健委支持,还有这么多卫生院和患者站在我们这边,康医科技就算再搞鬼,也赢不了。”
林晓点点头,心里却没放松警惕。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排队捐赠病历的农村老人,想起老院长笔记里的话:“基层医疗的根,在老百姓心里。” 只要守住这份信任,就算康医科技耍再多手段,也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当天晚上,林晓收到市卫健委的消息:“全市基层 AI 联盟筹备会下月初召开,你们县医院要做典型发言,分享病例库建设经验。” 她握着手机,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 从一个人翻病历找漏洞,到带动全市推进基层 AI,这条路虽然难,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喜欢AI误诊害我妈我反优化全县医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AI误诊害我妈我反优化全县医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