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时间仿佛凝固了。林晚星坐在冰凉的塑料长椅上,双手轻轻护着隆起的腹部,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那扇紧闭的门。门上的红灯亮着,像一颗永不疲倦的心脏,提醒着所有人里面正进行着一场生死搏斗。
已经是第七天了。
妈妈,爸爸今天会醒吗?宁宁小声问道,小手紧紧攥着林晚星的衣角。这孩子往日里叽叽喳喳像只快乐的小麻雀,如今却安静得让人心疼。
林晚星把女儿揽进怀里,柔声说:爸爸一定会醒的,他答应过要带宁宁去动物园看大熊猫呢。
舟舟站在一旁,像个小小男子汉般挺直腰板,可泛红的眼圈出卖了他的坚强。他手里拿着自己最新设计的自动喂鸟器图纸,原本是要给爸爸看的。
我把图纸改进了,舟舟的声音有些哽咽,等爸爸醒了,我要第一个给他看。
最让人担心的是安安。自从车祸发生后,她就几乎不说话了,总是抱着那个旧布娃娃,静静地坐在角落,大眼睛里盛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忧虑。
安安,来妈妈这里。林晚星伸出另一只手。
安安慢慢走过来,把布娃娃塞进林晚星手里,小声说:娃娃会保护爸爸的。
林晚星的心都要碎了。她把三个孩子都搂在怀里,感受着他们小小的身体传来的温度。这是砚川留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她必须坚强。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老刘带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医生走来。
嫂子,这位是首都来的神经外科专家,陈教授。
陈教授仔细查看了陆砚川的病历,眉头紧锁:颅脑损伤确实很严重,但目前生命体征稳定,这是个好现象。我建议再观察24小时,如果情况允许,可以考虑转入普通病房。
那他什么时候能醒?林晚星急切地问。
这个...陈教授斟酌着用词,大脑的恢复是个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天,也可能需要几周。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多和他说话,刺激他的意识。
送走医生后,林晚星重新坐回长椅上。她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开始轻声念给病房里的陆砚川听:
砚川,今天孩子们都很乖。舟舟的喂鸟器又改进了,用了你教他的杠杆原理。宁宁学会了一首新歌,说要等你醒了唱给你听。安安...还是很安静,但今天多吃了一碗饭...
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陆砚川就坐在对面聆听。护士们经过时都会放轻脚步,不忍打扰这温馨的一幕。
下午,陆老爷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了。这位经历过无数风浪的老人,此刻也显出了疲态。
怎么样?老爷子拄着拐杖,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林晚星连忙起身扶住老人:医生说情况稳定,可能很快就能转出重症监护室了。
老爷子点点头,透过玻璃窗凝视着病床上的孙子,久久没有说话。
爸,您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守着。林晚星轻声劝道。
老爷子固执地摇头,我要在这里陪着他。这孩子...从小就要强...
老人的话让林晚星鼻子一酸。她知道,在老爷子心中,陆砚川不仅是长孙,更是陆家的骄傲和希望。
夜幕降临,孩子们被保姆接回家休息,老爷子也被劝了回去。空旷的走廊里,只剩下林晚星一个人。她轻轻抚摸着腹部,感受着胎动,这是新生命在向她打招呼。
宝宝,你也要给爸爸加油啊。她轻声说。
夜深了,医院里渐渐安静下来。林晚星靠在长椅上,迷迷糊糊间仿佛听见陆砚川在叫她。她猛地惊醒,发现监护室里的仪器数值有了波动。
医生!她急忙按响呼叫铃。
值班医生快步走来,检查后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好现象,病人的脑电波活动比之前活跃了。
这个消息让林晚星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握住颈间的玉佩,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
第二天,在专家会诊后,陆砚川被转入了单人病房。虽然还没有苏醒,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林晚星把孩子们带来医院。舟舟认真地给爸爸讲述他新设计的原理,宁宁唱起了新学的儿歌,就连安安也把布娃娃放在爸爸枕边。
爸爸,你快醒来看,舟舟指着窗外,我做的喂鸟器引来了一只小麻雀,它每天都会来。
就在这时,林晚星注意到陆砚川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她屏住呼吸,紧紧握住他的手:
砚川,你能听见我们说话吗?如果你能听见,就动动手指。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陆砚川的手指又动了一下,虽然轻微,却清晰可见。
医生!他动了!林晚星激动地叫道。
经过检查,医生确认陆砚川确实开始出现意识恢复的迹象。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振奋不已。
然而,就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老刘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我们在清理车祸现场时,发现卡车的刹车系统不仅被破坏,还在车上找到了这个。
他递过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一枚奇怪的金属徽章,上面刻着一个从未见过的符号。
林晚星接过徽章,突然感到一阵心悸。这个符号...她在外公的旧笔记本上见过。
(第171章 完)
喜欢七零娇娇带球跑,科研大佬宠上天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七零娇娇带球跑,科研大佬宠上天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