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林府书房内,青瑜正襟危坐,面前摊开着《论语集注》。十二岁的少年眉目清朗,执笔的姿势已颇有几分林如海当年的风骨。
安哥儿的学问越发进益了。贾敏立在窗外,轻声对身旁的林如海道。
林如海颔首:祭酒大人前日还说,安哥儿虽年纪尚小,但经义文章已不输那些年长的监生。
正说着,青瑜搁下笔,起身活动了下手腕。一抬眼看见父母,忙快步迎出来行礼。
父亲、母亲。
不必多礼。贾敏慈爱地替他理了理衣襟,可是累了?
青瑜摇头:儿子不累。只是方才读到学而不思则罔一句,忽然有些感悟。
哦?说来听听。林如海颇感兴趣。
儿子觉得,读书不能只顾着死记硬背,更要懂得思考其中的道理。青瑜认真道,就像前日读《史记》,儿子就在想,为何太史公要那样记载项羽的故事...
听着儿子条理分明的论述,贾敏与林如海相视一笑。这孩子不仅学业优异,更难得的是有自己的见解。
这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欢笑声。青瑶牵着青珏跑进来,两个四岁的孩子一人手里举着一支桂花。
大哥看!瑶儿找到最香的桂花!
青珏也献宝似的把花枝递给青瑜:给...大哥...
青瑜接过花枝,温柔地摸摸弟妹的头:瑶儿和珏儿真乖。
贾敏看着三个孩子其乐融融的场景,忽然想起远在镇南侯府的黛玉。若是玉儿也在,这一家就真的团圆了。
许是心有灵犀,次日黛玉就带着明远回府了。一岁多的明远已经会走路,摇摇晃晃地扑进贾敏怀里,口齿不清地唤着:外...祖母...
明远又重了些。贾敏欢喜地抱起外孙,看来在侯府吃得很好。
黛玉笑道:这孩子最近可能吃了,婆婆总怕他撑着。
正说着,青瑶和青珏闻声跑来。明远见到小姨和小舅,兴奋地挥舞着小手。三个孩子很快玩到一处,院子里满是欢笑声。
午后,黛玉陪着贾敏在园中散步。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十分惬意。
母亲可还记得,女儿小时候最怕过秋天?黛玉忽然道,那时总觉得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心里便难受。
贾敏点头:怎么不记得。每回都要为娘想方设法哄你开心。
如今却觉得,秋天也别有一番韵味。黛玉轻抚一枝金菊,就像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
贾敏欣慰地看着女儿。她的玉儿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多愁善感的少女,而是能独当一面的侯府少夫人了。
明远近日可好?贾敏问。
好得很。黛玉眼中闪着母性的光辉,前日还跟着他祖父学认字呢。世子说,这孩子聪慧,将来定有出息。
你也要多保重身子。贾敏叮嘱道,虽说年轻,也不能太过劳累。
母女二人正说着贴心话,忽见青瑜匆匆走来,脸上带着几分忧虑。
母亲,儿子有一事相求。
何事?
国子监近日要选拔生徒入太学,青瑜道,祭酒大人推荐了儿子,但儿子自觉资历尚浅...
贾敏与黛玉对视一眼,都明白这是难得的机遇。
祭酒大人既然推荐你,定是认为你有这个资格。贾敏温声道,不过最终还是要你自己拿主意。
黛玉也道:安哥儿不必妄自菲薄。姐姐听说,太学里的先生都是当世大儒,若能得他们指点,对学问大有裨益。
青瑜沉思片刻,郑重道:儿子明白了。既然有机会,自当尽力一试。
三日后,太学选拔结果公布,青瑜果然入选。消息传来,林府上下欢欣不已。最让人意外的是,皇上得知此事,特意赏下文房四宝,以示勉励。
安哥儿这是简在帝心了。林如海难得地喜形于色。
贾敏却暗自警惕。荣耀来得太快,未必是好事。她寻了个机会,单独对青瑜道:
安哥儿,如今你圣眷正隆,更要谨言慎行。须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
青瑜恭敬应道:儿子谨记母亲教诲。在太学定当虚心向学,不骄不躁。
这日,贾敏正在查看青瑜的太学课业,忽觉院中草木传来异动。细细感知之下,竟是黛玉那边有些不安。她当即吩咐备车,赶往镇南侯府。
到了侯府,只见黛玉面色苍白地靠在榻上,明远在一旁咿咿呀呀地玩耍。
玉儿,这是怎么了?
黛玉虚弱一笑:许是近日劳累,有些头晕。
贾敏把脉探查,发现女儿气血有亏,当即暗中运转草木本源为她调理。不过片刻,黛玉的脸色就红润了许多。
母亲一来,女儿就觉得好多了。黛玉倚在母亲肩头,想来是太久没见母亲,心中挂念。
贾敏轻抚女儿的长发,心中感慨。即便嫁为人妇,在母亲面前,玉儿永远都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小姑娘。
晚霞满天时,贾敏辞别女儿回府。马车行驶在熙攘的街道上,她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忽然觉得,这样平凡而温馨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回到林府,青瑜正在教导弟妹认字。青瑶摇头晃脑地背着《千字文》,青珏则安静地描红。见母亲回来,三个孩子齐齐迎上来。
母亲辛苦了。青瑜体贴地递上热茶。
贾敏接过茶盏,看着眼前懂事的长子和活泼的幼子幼女,心中满是欣慰。
喜欢精怪多子多福:葡萄娘娘快穿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精怪多子多福:葡萄娘娘快穿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