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在书院巷口时,晨露正打湿门楣上的 “博文堂” 匾额。林砚推开车门的刹那,桃木剑的剑穗与即墨药杵上的红绳缠成个紧实的结,两人交握的手心带着戏楼胭脂的甜香,望向那扇朱漆大门的目光里,都映着檐角飘落的银杏叶 —— 叶片在半空打着旋,竟像是被无形的手托着,迟迟不肯落地。
“这书院建于乾隆年间。” 即墨仰头望着墙内探出的老梅枝,枝桠间藏着团雪白的影子,“我太爷爷的日记里夹着张借书票,说当年有位白狐先生在此校勘孤本,每到雪夜,窗纸上就会映出九尾摇曳的影子。” 她突然凑近林砚耳边,朱砂痣在晨光中泛着细碎的光,“你看那梅枝,明明没风,枝桠却在轻轻摇晃,像是有东西在上面换气 —— 是白狐的尾巴扫的。”
春燕抱着刚买的宣纸踏上门槛,青石板上的青苔沾着露水,她几次打滑,都被墨影拽住衣袖。女孩的指尖刚触到门环,铜环突然发出 “铛” 的脆响,惊得墙内飞出只灰雀,翅膀扫过窗棂时,里面传来书页翻动的哗啦声。“奶奶说书院的门环不能乱碰。” 春燕的声音压得极低,“当年有个童生敲了三下,当晚就梦见白胡子老头罚他抄《论语》,说‘惊扰了狐仙校书’。”
墨影的黑丝顺着门环往上攀,丝线末端卷着撮雪白的狐毛,阳光照在上面,竟泛出淡淡的银光。“这狐狸修行不浅。” 她将狐毛凑到鼻尖轻嗅,“毛发里裹着墨香,是徽墨混着松烟的气息,定是常年守着古籍的灵物。”
梁高强举着能量检测仪走进前院,屏幕上的银光像散落的书页,在正厅的书架周围聚成个模糊的人形。“能量场带着书卷气的温润。” 他调出书院的旧档案,泛黄的纸页上记着则奇闻:光绪年间,有位姓胡的女先生在此讲授《楚辞》,每讲到 “狐死首丘” 句,眼角就会浮出细密的银纹,“1937 年冬,日军焚书时,有人看见团白光裹着三箱孤本冲出火海,白光里隐约有九尾翻卷 —— 是白狐在护书。”
白望月的镇魂仪突然指向正厅的紫檀书架,屏幕上的能量带化作道银光,钻进第三排典籍的缝隙里。“那里藏着东西!” 少年的额间月牙痕闪着微光,“能量反应带着狐族特有的灵力,和传说中的白狐先生完全吻合,是它的内丹在发光!”
林砚的桃木剑突然指向书架顶层的《四库全书》,最右侧的函套缝隙里,露出截雪白的狐尾尖,绒毛上沾着点深褐色的墨渍 —— 那颜色与即墨发间银簪的珍珠缺口处,残留的墨痕如出一辙。他刚要伸手去够,那尾巴突然往回缩了缩,整排典籍竟像活了般自动错开,露出后面的暗格: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箱孤本,箱盖上的锁孔里,插着支玉制书签,上面刻着个 “胡” 字。“是白狐藏的书。” 林砚用指尖拂过箱盖,“墨渍里混着狐涎,是它舔舐古籍时留下的,定是怕书页霉变。”
即墨突然将药杵放在案几上,药香与墨香缠成股清苦的气息。案上的砚台突然自动研磨起来,墨汁在宣纸上晕出朵墨梅,花瓣刚成形,就被团突如其来的白影踏碎 —— 那影子从梁上跃下,落地时化作个穿月白长衫的女子,肌肤胜雪,眼尾浮着细密的银纹,身后的九条狐尾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尾尖还沾着几片银杏叶。“是白狐显形了。” 即墨抽出太爷爷的日记,指着其中一页的插画,“画里的白狐先生就是这模样,说它能化人形,尤擅校勘失传的孤本。”
女子突然抬手掩唇轻笑,银纹在眼角漾开,九条狐尾同时往回收拢,化作条蓬松的白狐尾垂在身后。“陈先生的后人?” 她的声音像浸过清泉的玉石,指尖划过案上的墨梅图,“这药杵的气息,和当年那位老郎中身上的一模一样。”
春燕的朱砂笔在宣纸上轻轻一点,墨梅图突然活了过来,花瓣顺着女子的指尖往上爬,在她月白长衫上绣出串墨色的梅枝。“您就是白狐先生?” 女孩的声音带着激动,指着她眼尾的银纹,“我奶奶说您能变九尾,每尾都藏着部失传的孤本!”
白狐女子突然旋身,月白长衫在旋转中化作团雪白的狐影,九条尾巴在半空展开,如同一把巨大的白伞,伞骨间竟夹着无数书页的虚影。“小丫头眼尖。” 她的声音从狐影中传出,带着回声般的空灵,“这九尾确实各藏一部孤本,当年日军焚书时,我就是用尾巴卷着它们逃出来的。”
穿卫衣的少年突然发现暗格底层的木箱,里面藏着本烧焦的《楚辞》,最后一页的 “哀时命” 篇上,有几行银钩铁画的批注,笔迹与白狐女子方才写下的墨梅图如出一辙。“您就是当年的胡先生?” 他放大批注上的落款,“这‘胡婉’二字,和档案里那位女先生的名字完全吻合!”
白狐女子的狐影突然一僵,九条尾巴瞬间收作一条,月白长衫重新裹住身躯,只是眼尾的银纹变得黯淡。“日军焚书那晚,我没能护住全部典籍。” 她的指尖抚过烧焦的书页,墨色的泪水顺着银纹滑落,滴在纸上,竟晕出只衔着书卷的白狐,“有部《考工记》的孤本被烧了半卷,我守着残页修了八十年,始终补不全缺失的章节 —— 那是位老匠人毕生的心血。”
林砚的桃木剑突然轻颤,剑穗的同心结与案上的玉书签产生共振,金光中,暗格的典籍突然自动翻开,书页间飞出无数银色的光点,在空中聚成个穿短打的老者虚影,正拿着刻刀雕琢木简。“是《考工记》的作者魂魄!” 他的声音带着惊叹,“白狐先生,您的执念惊动了书魂!”
即墨的药杵突然在案几上顿了三下,药香与墨香缠成股奇异的暖流。白狐女子的九条尾巴再次展开,每尾尖都托着卷残破的书页,在空中拼出半幅《考工记》的图谱。“我试过用灵力补全,可总差最后三页。”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狐尾轻轻扫过林砚的桃木剑,“陈先生说过,医道能补人身,文脉能补书魂,你们能不能……”
春燕的朱砂笔突然在宣纸上疾走,朱砂与墨汁交融,竟画出半卷失传的图谱。“奶奶说狐仙的眼泪能显真迹!” 她将白狐女子滴落的墨泪混入朱砂,笔尖在纸上飞舞,“您看这榫卯结构,和我太爷爷留下的木工图谱一模一样!”
墨影的黑丝突然缠上空中的老者虚影,丝线与银光交融,竟织出半件木雕的虚影 —— 是座精巧的斗拱,每个榫头都严丝合缝。“书魂在给我们示范!” 女孩的声音带着激动,黑丝在空中划出复杂的轨迹,“这是宋代的‘十字抱厦’结构,《营造法式》里有记载!”
梁高强突然调出数据库里的残卷扫描图,与空中的图谱比对时,屏幕上的银光突然暴涨,将缺失的三页自动补全。“是白狐的灵力激活了数据库!” 他的声音带着狂喜,“我把补全的图谱传到镇魂仪里了,白狐先生,您看!”
白狐女子的九条尾巴突然同时竖起,尾尖的书页虚影与屏幕上的图谱完美重合。她仰起头,发出声清越的狐鸣,身形在银光中剧烈晃动,竟化作只雪白的巨狐,九尾遮天蔽日,每片狐毛都映着古籍的文字。“多谢诸位补全文脉!” 巨狐的声音如洪钟,衔起那箱《考工记》残卷,往空中一跃,九条尾巴同时甩出,将散落的书页虚影尽数扫入箱中。
林砚的桃木剑突然划出道金光,将木箱包裹其中,剑穗的同心结与白狐的灵力产生共振,金光中,老者的书魂对着众人深深作揖,化作点点银光钻进书页。当最后一点光芒消散时,巨狐突然敛去九尾,重新化作月白长衫的女子,只是眼尾的银纹里,多了抹感激的红晕。
“这是我族的‘藏书玉’。” 她将枚莹白的玉佩递给即墨,“能感应失传的孤本气息,往后诸位若遇散佚的文脉,可凭此玉相寻。”
即墨接过玉佩时,指尖与对方的狐爪轻轻相触 —— 那爪子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指甲缝里还嵌着点徽墨的碎屑。“陈家族的药能滋养书魂。” 她从布包里取出个锦囊,里面装着晒干的柏叶,“太爷爷说古籍最怕虫蛀,这叶子能驱虫,还能让书魂安稳。”
春燕和墨影坐在案几旁,看着宣纸上渐渐干凝的图谱,突然同时拿起笔,在空白处补画了只衔着书卷的白狐。女孩们的笑声在书院里回荡,惊得梁上落下片银杏叶,正好落在白狐女子的发间,与她雪白的发丝相映,像朵小巧的黄花。
梁高强将补全的《考工记》放回暗格时,发现里面多了张书签,上面用银钩铁画的字迹写着 “下一站,画舫”。他举着书签给众人看,能量检测仪突然又亮了起来,屏幕上的光点正往护城河的方向移动,带着水墨交融的湿润波动。
“是画舫上的画魂。” 林砚的目光投向巷外的河水,桃木剑的剑刃映出片晃动的船影,“他们的丹青还没点染完。”
白狐女子突然化作道白光跃上梅枝,九条尾巴在晨光中展开,如同一把巨大的白伞,将众人护在伞下。“画舫的画魂最忌风雨。” 她的声音从枝桠间传来,“我这狐毛能避水,诸位带上吧。” 话音未落,无数雪白的狐毛飘落在马车顶上,聚成个毛茸茸的坐垫。
即墨将药杵扛在肩上,银簪在发间闪闪发亮,左眼尾的朱砂痣在晨光中红得像滴胭脂。“正好,我太爷爷的日记里记着些失传的画谱,说不定能帮他们补完未竟的丹青。” 她朝林砚伸出手,掌心的伤口已经愈合,只留下淡淡的药香,“再结次羁绊?”
林砚握住她的手时,书院的银杏叶突然齐齐飘落,在两人脚边铺成片金黄的地毯。春燕和墨影相视而笑,悄悄将缠在马车栏杆上的红绳又系了个活结,绳结随风轻晃,像是在为这场未完的文脉之旅打着节拍。
书院的大门在身后缓缓关上,门轴的 “咿呀” 声像是古籍合页的轻响。正厅的案几上,那枚藏书玉还在晨光中泛着莹白的光,像是在等待下一个需要补全文脉的魂魄,也像是在祝福着跨界镇魂队的下一段旅程。
马车朝着护城河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摇橹声渐渐融合,形成段独特的韵律,在老城的晨光中缓缓流淌。而书院的梅枝上,那团雪白的影子正低头梳理狐毛,尾尖沾着的墨渍,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
喜欢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