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讼(乾上坎下)
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含义:心怀诚信,但受到阻碍,需要警惕戒惧。持守中道可获吉祥,争讼到底则有凶险。适宜出现大人物来裁决,不适宜涉越巨流大川(喻指不宜冒险前行)。讼卦上卦为乾,代表天、刚健;下卦为坎,代表水、险陷。象征一方刚强好斗,一方阴险潜伏,相争不下,因而产生诉讼、争端。它阐述了面对冲突时的原则:戒争戒讼,以和为贵,适可而止。
故事:止争者——皋陶断案
在舜帝时代,有一位名叫皋陶的贤臣,以明察秋毫、公正断案而闻名。他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员),每日处理无数的纠纷。他的经历,正是讼卦智慧的最佳体现。
第一章:初六 · 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译文:不要长久纠缠于争讼之事,虽有小小的言语冲突,最终吉祥。
含义:争端初起时,不要让它持续扩大(不永所事)。即使有小的口舌是非(小有言),只要尽快化解,不使其升级,最终会是吉祥的。
初六故事:
晨雾尚未被阳光完全驱散,尧帝都城边缘的村落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然而,一阵尖锐的争吵声却划破了这份宁静,惊起了篱笆上的几只麻雀。
“胡说!这明明是我家的‘芦花’!你看这尾羽上的斑点,独一无二!” 农人阿虎脸红脖子粗,死死攥着一只肥母鸡的翅膀。母鸡受惊,咯咯大叫,扑腾着羽毛。
对面的阿石毫不相让,伸手就要去夺:“放屁!这分明是前几日从我家院中走失的‘麻点’!定是钻过篱笆缺口,跑到你家菜地里吃了虫,便被你昧下了!还我!”
“你才昧下!这是我家的鸡生蛋孵出来的!”
“证据呢?”
“这就是证据!”阿虎晃着手里的鸡。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高,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对方脸上。先是他们的家人闻声出来,加入战局,接着是左邻右舍被吵醒,围拢过来看热闹。小小的田埂上,顿时挤满了人,议论纷纷,有劝解的,有看笑话的,更有添油加醋的。
场面眼看就要从口角升级为推搡。这只突然出现在两家田地交界处的母鸡,仿佛一颗火星,掉进了积攒了不知多久的邻里干柴里。往日为了田界、浇水、谁家牲口啃了谁家苗的细微龃龉,此刻都被翻了出来,成了攻击对方的武器。
“够了!”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分开人群,“为了一只鸡,邻里反目,成何体统!既然争不出结果,不如去请皋陶大人断个明白!”
皋陶之名,如雷贯耳。阿虎和阿石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打鼓,但骑虎难下,谁也不愿先露怯认输。于是,两人拉扯着那只倒霉的母鸡,在一群乡邻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又心怀忐忑地朝着皋陶理政的茅屋走去。
皋陶的“公堂”并非森严大殿,只是一间宽敞的草庐,门前一株老槐树,投下满地荫凉。他正坐在树下席子上,翻阅着几片竹简,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什么难题。听到喧哗声,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扫过气势汹汹的众人,最后落在中心那两个面红耳赤的农人和他们手中那只惊恐的母鸡身上。
他没有立即发问,而是静静听着阿虎和阿石争先恐后、情绪激动地陈述各自的理由。两人所言,与之前在田埂上并无二致,无非是强调鸡的特征、走失的时间、以及对方平日可能存在的“不良居心”。
待两人气喘吁吁地停下,眼巴巴望着他,期待这位贤臣能一语定乾坤,还自己一个“公道”时,皋陶却轻轻叹了口气。他站起身,走到两人中间,没有去看那只鸡,而是看了看阿虎,又看了看阿石。
“阿虎,”他声音温和,却自带一股力量,“你家今年春播,秧苗长得可好?”
阿虎一愣,没想到皋陶会问这个,下意识回答:“还……还行。”
“阿石,”皋陶又转向另一位,“你家的水渠,前些日子暴雨后是否通畅?”
阿石也懵了:“通……通畅。”
皋陶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围观的乡邻,最后回到两个当事人身上:“那么,我来问你们。为这一只鸡,你二人在此争吵不休,误了田间的活计,值得吗?”
两人一时语塞。
皋陶继续道:“今日,我若依据你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说辞,强行断定这鸡归谁所有。胜者,或许得意一时;败者,必定心怀怨恨。”他顿了顿,声音沉缓了些,“他日,若阿石家的牛不慎踩了阿虎家几棵秧苗,阿虎你是否会想,‘当日他连只鸡都要与我争,此番定是故意’?若阿虎家修剪树枝,落叶堆过了界,阿石你又是否会疑心,‘他这是报复我当日争鸡之仇’?”
这一问,如同一声轻钟,敲在阿虎和阿石心头,也敲在周围乡邻的心头。众人脸上的看热闹的神情渐渐收敛,陷入了沉思。是啊,今日这鸡判给谁,真的能了结此事吗?还是会在日后埋下更大的隐患?
“不过是一只鸡的小事,生出些许口舌是非(小有言),”皋陶的语气愈发恳切,“若因此坏了邻里间多年和睦,犹如为了一粒芝麻,丢了一个西瓜。值得吗?”
阿虎和阿石低下了头,脸上的怒气被羞愧取代。他们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争执是多么可笑和狭隘。
皋陶见火候已到,便提出了解决方案:“依我之见,你二人既都认为这鸡与自家有缘,不如就此共同饲养。它今日下蛋,蛋归谁;明日下蛋,蛋归另谁。若将来孵出小鸡,你两家平分。如何?”
这个判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既没有判定鸡的归属,又巧妙地将其变成了联系两家的纽带。
阿虎和阿石抬起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和歉意。阿虎先松开了手,阿石也下意识接住鸡,动作不再像刚才那样粗暴。
“大人……大人说得对。”阿虎瓮声瓮气地说,“是为了一只鸡,糊涂了。”
“是我不该……不该一口咬定……”阿石也讪讪道。
皋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善。邻里和睦,守望相助,远比一时得失重要。回去吧,好好经营你们的田地,和睦相处才是长久之计。”
两人向皋陶深深行了一礼,又互相拱了拱手,虽然还有些尴尬,但敌意已消。他们一起抱着那只终于安静下来的母鸡,在一众乡邻若有所思的目光中,离开了槐树下。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边走边低声议论着皋陶的智慧。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复杂的审讯,甚至没有去追究那只鸡到底是谁家的“真相”,却在谈笑风生间,将一场即将升级的冲突消弭于无形。
槐荫下重归宁静。皋陶坐回席上,目光再次落回竹简,仿佛刚才只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他知道,止争息讼,正在于此。不让小事演变成持久战(不永所事),引导双方看到比争执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和谐与未来,才能获得真正的吉祥(终吉)。那只无辜的母鸡,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它今天差点引发一场邻里大战,又差点成为两位农夫心中永远的疙瘩。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皋陶巧妙化解两家农户争鸡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讼卦初六爻“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的智慧。争端初起时(为一只鸡的归属),皋陶并未纠缠于难以厘清的细节真相(不永所事),而是引导当事人超越眼前微小的是非口角(小有言),看到维护邻里和睦这一更大、更根本的利益。通过富有智慧的调解而非强硬裁决,他将一场潜在的持久纠纷转化为促进和谐的契机,最终使双方羞愧醒悟,重归于好(终吉)。这启示我们,处理冲突时,贵在及时化解,防微杜渐,避免因小失大。
喜欢本书,给个好“书评”,符合平台推流规则,让更多人看到,福生无量!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这本易经超有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