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像鼫鼠一样妄图晋升,守持正固以防危险。
含义: 像鼫鼠(五技鼠,比喻贪得无厌、无真才实学之辈)那样贪婪而怯懦地追求晋升(晋如鼫鼠),即使动机看似纯正,也充满危险(贞厉)。象征晋升需德行匹配,忌贪忌怯。
九四故事:
岐阳大典的圆满成功,如同在文晋的仕途上点燃了一盏最耀眼的明灯。
天子龙颜大悦,赏赐如流水般颁下。不久,一纸诏书抵达礼部:文晋晋职为礼部侍郎,授大夫爵,正式跻身朝堂重臣之列。
他的值房,从主客司那座喧闹但充满活力的院落,搬到了礼部衙署更深处、更为幽静轩敞的独栋小楼。窗外不再是市井烟火,而是修剪齐整的庭园与嶙峋的假山,象征着权力核心的疏离与威严。
案头堆放的,不再是具体的接待流程或诸侯卷宗,而是关乎国典礼仪、邦交战略的高层文书。他所参与的议事,也从小范围的司务协调,变成了在尚书省政事堂中,与各部堂官、甚至与宰相共商国是。
晋——他的晋升,踏上了一段全新的、更高的阶梯。光芒更为炽烈,视野更为开阔,但脚下的路,却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与微妙。
最初的激动与荣耀感渐渐平复后,文晋敏锐地察觉到,周遭的氛围已然不同。
以往在主客司,同僚们的喜怒哀乐大多写在脸上,即便有不服,也是明刀明枪的较量。可在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仿佛戴着一副精心雕琢的面具。祝贺的话语真诚无比,眼神深处却难辨喜怒。交往的尺度,进退的分寸,都需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赋予无数种解读。
他不再是那个只需埋头做事、以能力和品德赢得认可的“实干者”,他已成为权力棋盘上一枚不容忽视的棋子,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各方或拉拢、或审视、或忌惮的目光。
这日散朝后,一位身着紫袍、面容和煦的中年官员缓步靠近,正是宗正丞周允。周允出身世家大族,与几位亲王关系密切,在朝中人脉深广,是众所周知的“实力派”。
“文侍郎,恭喜高升啊。”周允笑容可掬,语气亲切得如同多年老友,“岐阳大典,文侍郎调度有方,令人叹服。如今陛下对礼制愈发重视,文侍郎正值盛年,前途不可限量啊。”
文晋不敢怠慢,恭敬回礼:“周宗正过誉了。晋才疏学浅,唯恪尽职守而已,全赖陛下信任,上官提携。”
“诶,文侍郎过谦了。”周允摆摆手,与他并肩缓缓走在出宫的青石御道上,声音压低了几分,“如今朝局,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陛下锐意进取,身边正需文侍郎这般既有实学,又懂变通的干才。有些位置……空着也是空着,总需有德者居之。”
他话语中的暗示,如同羽毛轻轻搔过心尖。文晋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漏了一拍。
周允继续道:“周某不才,在朝中还有些故旧亲朋,平日倒也说得上几句话。若文侍郎不弃,日后你我两家,正该多多亲近才是。明日我府中有一小聚,皆是志同道合之士,文侍郎若无要事,不妨前来一叙,共论时事?”
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邀请,一个踏入某个圈子的契机。
文晋回到家中的书房,内心久久无法平静。窗外月色清冷,映照着他纷乱的思绪。
周允的话,在他耳边反复回响。“有些位置空着”、“有德者居之”、“多多亲近”。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若能借助周允及其背后势力的提携,他的仕途或许能再上一层,更快地接近权力的中枢,实现更大的抱负。这诱惑,如同黑暗中摇曳的烛火,对任何一个有志之士而言,都难以全然抗拒。
他走到书架旁,目光无意识地扫过那些陪伴他度过无数清冷夜晚的典籍。手指划过冰凉的竹简,最终停留在了一卷略显古旧的《诗经》上。他信手翻开,恰是《魏风·硕鼠》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句刺入眼帘,他猛地一怔。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晋卦九四的爻辞:“晋如鼫鼠,贞厉。”
鼫鼠,亦称五技鼠,传说它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看似技能繁多,实则样样稀松,无一精通。更因其贪得无厌,四处窃取,见不得光,终为人所厌弃。
爻辞以鼫鼠比喻那些贪图高位、却无相应德行与才能相匹配之人。这样的人即便一时得逞,其晋升之路也必然充满倾覆的危险(贞厉)。“贞”在此处,并非吉祥之意,而是强调必须“守持正固”才能“防范危险”,其本身已是危局。
文晋悚然警醒。
自己方才那一瞬间的心动,不正是在潜意识里,渴望走一条更便捷的“晋升”之路吗?若依附周允,结成党羽,互相援引,这与那贪婪钻营、依凭势力窃取位置的“鼫鼠”,在本质上又有何区别?
或许初衷仍是为了做更多事,是为了“抱负”。但一旦踏入那个依靠利益交换而非公心正道的圈子,自己还能保持那份“自昭明德”的初心吗?还能在复杂的党派斗争中,始终坚守为国为民的本心吗?
周允等人,看似势力庞大,但其结党营私,所为的,真的是社稷公义吗?若其心不正,其行不端,这看似坚固的靠山,实则可能是随时会喷发的火山。依附其上,岂非自寻死路?
他想起了郚邑之初的“摧如”与“罔孚”,想起了典籍库中的“愁如”,想起了主客司赢得“众允”的艰难。每一步晋升,皆是脚踏实地,以德行与能力换取信任与认可。这固然缓慢,却根基牢固,内心坦荡。
“晋如鼫鼠,贞厉。”他再次低声念诵这句爻辞,背后已惊出一层冷汗。
这并非仅仅是告诫,更是一记当头棒喝!
次日,文晋以“染染微恙,恐病气过予贵人”为由,婉转而坚定地谢绝了周允的邀约。他遣人送去的回帖,措辞极其谦卑恭敬,但态度却毋庸置疑。
周允那边,起初还派人送来些滋补药品,言语间依旧热络。但见文晋此后在公开场合,虽对他保持礼节,却始终保持着清晰的距离,从不参与其圈子内的任何私下议论,更不曾请他关说任何事宜,那热络便也渐渐淡了。
偶尔在朝堂或衙署相遇,周允脸上的笑容依旧和煦,但文晋却能感受到那笑容底下,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文晋心中明了,自己选择了一条更为孤独、也可能更为艰难的路。他拒绝了捷径,也就意味着可能拒绝了某些潜在的助力,甚至可能无形中树敌。
但他内心,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宁静。
他更加勤勉地投入本职公务,对于经手的每一份奏疏、参与的每一次廷议,都力求基于事实,出于公心,绝不因任何潜在的压力或诱惑而动摇。
他坚守着“侍郎”的职责本分,不越权,不阿谀,不结党。他的立场,始终站在礼制法度与国家利益这一边。
贞厉——守持正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此防范潜在的巨大危险。
时间,证明了文晋选择的正确。
大约一年后,朝中风云突变。
御史台连续上本,弹劾宗正丞周允及其党羽,列举其结党营私、把持选官、收受地方巨额贿赂、甚至插手皇室宗亲事务等十余条大罪。证据确凿,言之凿凿。
天子震怒,下令有司严查。
一时间,与周允过往甚密者,人人自危。牵连获罪的官员多达数十人,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周允本人更是被削职夺爵,投入大牢,等待秋后处决。
这场震动朝野的党争大案,如同一次猛烈的政治风暴,将许多曾经风光无限的“鼫鼠”连根拔起,撕碎了他们依靠钻营窃取的一切。
风暴过后,朝堂为之一清。
而文晋,因始终与周允集团保持着清晰的距离,未曾有过任何利益输送或不当往来,在这场大清算中安然无恙,片叶不沾身。
同僚们再看这位年轻的侍郎时,目光中除了以往的敬佩,更多了一层深意。那是一种对其远见、定力和操守的由衷叹服。
他不仅凭借能力晋升,更凭借智慧与原则,在复杂的权力漩涡中,保全了自身,也保全了那份来之不易的“明德”。
文晋独自漫步在礼部衙署的后园中,时值深秋,落叶纷飞。
他回想起那晚在《诗经》前的心动与警醒,回想起爻辞那振聋发聩的警告。
他避开的,不仅仅是一场官场的倾轧,更是内心深处一次可能堕落的歧路。
晋如鼫鼠,贞厉——这并非空泛的告诫,而是鲜血淋漓的教训。晋升的欲望若如鼫鼠般贪婪,且自身德行能力不足以匹配那高位,那么即便一时得手,那高位也终将成为埋葬自己的坟墓。
唯有坚守正道,一步一个脚印,让自身的“明德”与职位相匹配,这样的晋升,才是稳固的,才是真正吉祥的。
他的路,还很长。但他脚下的根基,因这次抉择而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他抬起头,目光穿越枯枝,望向高远而清澈的蓝天。
下一次晋升,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而他已知晓,该如何面对。
通过文晋因功高升礼部侍郎后,面临权臣拉拢结党的巨大诱惑,生动演绎了晋卦九四爻辞“晋如鼫鼠,贞厉”的深刻警示。步入权力核心圈,文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诱惑与压力,一度对便捷的“晋升”捷径产生心动。然而,爻辞中以贪得无厌、无真才实学的“鼫鼠”为喻,及时敲响警钟,令文晋深刻反省依附权贵、德不配位的巨大风险(晋如鼫鼠)。他最终毅然拒绝拉拢,选择坚守职责本分,以正固之心防范潜在倾覆之危(贞厉)。不久后,结党集团事败被清算,文晋因持身以正而安然度过风暴。此章深刻揭示了:晋升之路越近高层,陷阱与诱惑越多。此时最忌如“鼫鼠”般贪婪钻营,心存侥幸。真正的智慧在于清醒认知“德需配位”,抵制捷径诱惑,以“守持正固”为盾牌,防范一切潜在危险。唯有如此,方能在复杂的权力格局中行稳致远,为最终实现“康侯”般的荣耀与重任奠定最坚实的道德基石。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这本易经超有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