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象:? 风火家人(巽上离下)
卦辞: 家人,利女贞。
含义: 家人卦象征家庭、家人关系。利于女子守持正固。家人卦上卦为巽,代表风、顺从;下卦为离,代表火、光明。风自火出,象征家道兴隆始于内部光明(离)与成员间的和顺(巽)。它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男主外、女主内,各守其分,父子、兄弟、夫妇各尽其责,则家道正,天下定。家庭是社会的基石,治理好家庭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
故事:齐家者------晏娥的治家之道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日渐衰落的士族“颜氏”。老家主去世后,长子颜伯庸体弱,不善理家,家族内部人心离散,外患频仍。颜伯庸之妻晏娥,本是邻国贤女,嫁入颜家后,眼见家族颓势,决心以柔弱之肩,承托起齐家重担。她深知“家和万事兴”之理,其治家历程,正是家人卦“风自火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的生动演绎。
初九 · 闲有家,悔亡。
译文: 防范于家庭未乱之时,悔恨消亡。
含义: 在家庭问题尚未出现时,就订立规矩,加强防范(闲有家),这样可以消除未来的悔恨。象征治家需有远见,防微杜渐。
初九故事:
秋雨连绵,打在颜府斑驳的屋檐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晏娥坐在窗边,望着庭院中积水的地面,和那几株因无人打理而疯长的杂草,轻轻叹了口气。嫁入颜家已三月有余,当初父亲允下这门婚事,看中的是颜氏乃鲁国旧族,虽已式微,门风犹存。可真正踏入这府门,她才真切感受到何谓“式微”。
老家主去世不到两年,这个家便如同失了梁柱的屋舍,四处透着倾颓的气息。长子颜伯庸,她的夫君,体弱多病,性情温吞,于理家一道更是心力不济。仆役们见主家软弱,做事便懈怠起来,洒扫庭除敷衍了事,采买用度中饱私囊之事,时有发生。几位庶出的弟妹,年纪尚小,失了严父管束,求学之心淡散,终日只知嬉戏玩闹。
这个家,像一艘在风雨中飘摇的破船,看似还在水上,实则舱底已漏,若不及时修补,沉没只怕是迟早的事。
“夫人,厨下说今日购得的粟米又掺了沙砾,这……这已是本月第三次了。”贴身侍女云袖低声禀报,语气里带着愤懑和无奈。
晏娥没有回头,只是纤细的手指在窗棂上轻轻敲击着。她不是没有敲打过,也曾温言告诫,也曾小施惩戒,但效果寥寥。下人们面上惶恐,背地里依旧故我。他们似乎认定了这位新夫人年轻面嫩,掀不起什么风浪。
“夫君呢?”她问。
“家主在书房,说是……说是头风又犯了。”云袖的声音更低了。
晏娥沉默片刻,转过身,清丽的面容上不见喜怒,唯有一双眸子亮得惊人,如同暗夜里的火种。“去请家主,并传我的话,让府中所有管事、仆役首领,以及各位公子、小姐,半个时辰后,到正厅议事。”
云袖一怔:“所有人?夫人,这……”
“去吧。”晏娥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颜伯庸被搀扶着来到正厅时,脸上还带着病态的苍白和一丝不解。他看着厅中黑压压站了一地的人,仆役们交头接耳,弟妹们一脸不耐,眉头皱得更紧了。
“夫人,这是……”他看向端坐在主位旁,脊背挺得笔直的晏娥。
晏娥起身,先向颜伯庸行了一礼,声音清晰柔韧,传遍整个厅堂:“夫君,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只为立一部《颜氏家训》。”
话音一落,厅内顿时一阵骚动。
“家训?”一个管采买的胖管事嗤笑一声,声音不大不小,“老家主在时都未曾立过什么家训,如今……”他话未说尽,但那份不以为然已表露无遗。
一位年幼的庶弟直接嚷道:“立什么训?怪拘束人的!我们要听故事!”
颜伯庸面露难色,低声道:“娥妹,家道已衰,立规何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晏娥目光扫过众人,将那些轻慢、疑惑、抵触尽收眼底。她并不动怒,只是提高了声量,那声音如同玉石相击,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家如小国,无法则乱。 今日颜家之势,非天灾,实乃人祸!祸起何处?便起于无规无矩,各行其是!”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那胖管事:“采买无规,则劣粟充好,中饱私囊!”目光转向嬉笑的弟妹:“求学无规,则光阴虚度,业荒于嬉!”最后,她看向满厅的仆役:“劳作无规,则怠惰成风,家宅不宁!”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心上。厅内鸦雀无声。
“今立规矩,非为约束,乃为杜渐!”晏娥一字一句,斩钉截铁,“防微杜渐,方可消除未来倾覆之悔!”
她不再给众人质疑的机会,直接命云袖展开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素帛,上面用秀挺的笔迹写满了条规。
“自今日起,颜家立《家训》三章。”
“一曰‘勤’。仆役每日卯时初刻上工,各司其职,洒扫、炊煮、修缮,皆有定例。完成者赏,怠惰者罚,贪墨者逐!”
“二曰‘学’。凡颜氏子弟,无论嫡庶,每日需有两个时辰于家学读书习字。兄长伯庸,需亲自考较功课。”
“三曰‘俭’。府中用度,每月造册,由我与夫君共同核验。衣食住行,皆依制而行,杜绝奢靡浪费。”
条规细致分明,将每个人的职责、作息、乃至言行都框定其中。有人面露苦色,有人不以为然。
立规容易,执行难。
晏娥深知此理。自那日后,她不再是那个只在内室操持的女主人。每日天不亮,她便起身,亲自巡查各处仆役是否按时上工,活计是否达标。弟妹们的学堂,她每日必去,检查他们的课业,督促他们背诵诗书。府中账目,她更是亲自过问,一笔笔核对,不容丝毫含糊。
起初,阻力重重。仆役们阳奉阴违,以为她只是一时兴起。弟妹们哭闹撒娇,想让她心软。甚至连颜伯庸,也觉得她太过劳累,劝她不必如此认真。
但晏娥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对偷懒的仆役,她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便直接扣罚月钱,第三次则毫不留情地驱逐出府。对不用功的弟妹,她板起面孔,该罚抄便罚抄,该禁足便禁足,绝不因他们是孩子而姑息。
那个胖管事,自恃是府中老人,又一次在采买中做了手脚,被晏娥查个正着。他原以为最多挨顿训斥,没想到晏娥当众宣布了他的罪责,直接命人将其捆了,送交官府治罪。
此举震撼了全府上下。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夫人,是动真格的了。她立的规矩,不是写在帛上看看而已。
闲有家——她正是在家庭问题彻底爆发前,立下了规矩,如同在堤坝尚未溃决时,便加固了基础。
日子一天天过去。起初的怨声载道,渐渐变成了习惯。府中的道路每日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庭院里的杂草被清除,换上了应时的花卉。弟妹们虽仍觉读书辛苦,但举止言行已规矩了许多,偶尔还能诵出几句像样的诗文。仆役们各安其职,不敢再懈怠。
一年后的一个春日,颜伯庸在庭院中散步,看着井井有条的府邸,听着家学中传来的朗朗书声,忽然对身旁的晏娥感慨道:“昔日府中涣散,我常感力不从心,深以为悔。如今……这悔恨,竟似真的悄然消散了。”
晏娥微微一笑,目光柔和地望向远方。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治家之路漫长。但至少,这艘破船已经堵住了最大的漏洞,可以重新扬帆了。
悔亡——防范于未然,昔日的涣散之悔,果然在严格的规矩和坚定的执行中,悄然消亡了。
通过晏娥初入颜家,面对家族内部秩序涣散、人心懈怠的困境,毅然决然订立并严格执行《颜氏家训》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家人卦初九爻辞“闲有家,悔亡”的深刻智慧。晏娥敏锐洞察到家道衰落的根源在于“无规”,于问题尚未彻底恶化时,便果断“立规防范”(闲有家)。她顶住压力,以惊人的毅力和公正的执行力,将家训落到实处,逐步扭转了家族的涣散风气,消除了未来可能酿成大祸的隐患,使颜家从混乱走向有序,成功验证了“防范于未然则悔恨消亡”(悔亡)的道理。此章深刻揭示了任何组织(家庭、团队)在初期整顿阶段的核心要义:远见卓识的规则建设与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是稳固根基、避免未来覆辙的基石。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这本易经超有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