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过法宝时,平心故意让血海腥气沾染林相衣衫。
他本可施展山河社稷图抵挡,却佯装狼狈,任其捉弄。
此乃玄冥珠。平心见状果然转嗔为喜,柔声解释道,以六道轮回之力熔炼血巫妖魄而成。
施法催动,可镇血海波涛,助周军安然渡河。
这后天炼制的玄冥珠,在克制亡魂上竟胜过先天灵宝。
多谢娘娘。林相匆匆收下宝物,逃也似地离开血海,生怕再惹这位娘娘不快。
九重天阙仙乐袅袅,瑶池金母与昊天上帝正在斗法。
一个幻化万千天兵,一个操纵风雷水火,双方难分高下。
启禀陛下,娲皇宫林相上仙求见。白衣仙侍恭敬禀报。
二人闻讯立即停手。
且不论林相往日恩情,单凭其能与元始天尊抗衡的修为,就值得他们以礼相待。
速请上仙入殿!昊天上帝当即传令。
玉帝王母收起争斗之心,起身出宫相迎,恰逢林相到来,昊天含笑拱手:上仙驾临天庭,不知有何贵干?
地界正值封神之际,林相借此机缘证道成圣,本该无暇他顾。
此番前来,必有所求。
昊天暗自揣度:不知这位大能所求何事?若太过棘手,又当如何应对?
林相似看透他心思,朗声笑道:实不相瞒,此番确有一事相求。
纣王失道,姬发顺天起兵,奈何昔日巫妖大战震裂天河,溺水流泻黄河,阻断义军南下。
今特来向陛下借调一人,助西岐大军渡河。
可是要借天蓬元帅?昊天会意道。
正是此人!
天上片刻,人间已过半月。
此时闻仲奉纣王之命班师回朝,与费仲、申公豹合兵南下,讨伐西岐。
西岐军民闻讯惶惶,士气低迷。
众人背井离乡,未及休整又逢强敌,虽言替天行道,却困于黄河天险,进退维谷。
军中异动令姬昌心惊。
将士未战先怯,如何抵挡闻仲大军?那闻仲师承金灵山无当圣母,更有申公豹相助,神通非常人可敌。
慌乱间,姬昌竟迁怒亲子,厉声斥道:若非你怂恿 ** ,何至今日?若想不出对策,便将你首级献与闻仲请罪!
虎毒尚不食子,姬昌为求活命,竟生此歹念。
姬发深知父亲姬昌懦弱无能,难成大事。
此刻敌军逼近,他见父亲眼神游移,眉宇间隐现怨怼,便知要拿自己问罪。
他索性故作镇定,信口编起故事来。
那日黄河边确有异象——漫天黄沙过后,三十万将士竟同入梦乡,醒后却无人记得经过。
真相原是林相为阻怨灵而施雷法,但此事无人知晓,倒让姬发有了编排的余地:此非偶然,实乃圣人在梦中点化。
圣人明示纣王逆天,商朝气数已尽,嘱我谨守本分,莫要畏缩。
此言果然重振军心。
在士卒眼中,圣人至高无上,连人教都是女娲所创。
既有圣人撑腰,何惧闻仲凶威?姬昌闻言亦转忧为安,暗忖既得圣人垂青,这儿子倒杀不得,免得触怒天威。
可笑这姬昌方才还盘算舍子保命,听闻圣人名号便即刻改弦更张。
权势之威,竟能叫人顷刻变卦。
待姬昌问及哪位圣人托梦时,姬发一时踌躇。
本想假托女娲之名,又恐林相识破;欲借三清名号,思及往来甚密亦不妥。
最终想到西方二圣久避尘世,最不易穿帮,遂道:是西方接引、准提二位圣人。
这本是权宜之计,却不知此番信口开河,竟为封神大劫埋下祸根。
洪荒六圣中,女娲与三清皆为鸿钧嫡传,独西方二圣后天证道,根基浅薄。
姬发只道佛国超然物外,哪知实是难敌玄门正统,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封神大劫降临,天机变幻莫测,纵使圣人通晓万物,亦难阻大势所趋。
人教纷争本该顺其自然,以阐截二教为主角,原与西方佛教毫无瓜葛。
谁料姬发突然声称:孩儿曾得西方二圣梦中点化,竟将这场道统之争引向佛国。
紧接着姬昌又率三军西向朝拜,更使西方气运大涨。
此般变故引得诸圣心生感应,目光齐投西方,神情各异。
首当其冲的便是太清老子,只见他倚坐丹炉旁,轻摇蒲扇,初显诧异之色,继而含笑不语,依旧专注照看炉火。
玉清元始天尊面现愠色,却也转瞬即逝,重归入定之态。
上清通天与女娲娘娘眼中皆闪过不悦。
此番林相借封神证道,本该由阐截二教了结杀劫,天意如此。
姬发此言却搅乱棋局,令本就复杂的局势更添变数。
且待吾重推天机。女娲忧心弟子安危,端坐玉榻凝神演算。
良久收功,圣颜愈发凝重:此番劫数非同寻常,然天机晦涩,若贸然提点徒儿,恐生枝节。
也罢,凭他那般神通,纵有险阻终可证道。女娲遂释怀,命侍女歌舞助兴。
轮到林相时,这位圣人再难保持淡定。
眼见佛教凭空分走气运,为其封神布局埋下隐患,登时怒从心起,目中精光暴射:姬昌老匹夫,合该千刀万剐!
原本欲下界助阵的林相当即驻足,决意要让姬昌先尝些苦头。
西方极乐世界内,准提接引喜形于色,连声道妙。
二圣即刻召来燃灯占佛与大日如来,自七宝妙树摘取枝叶授予,细细叮嘱机宜。
佛教创立以来,始终稍逊三清教一筹。
如今姬发率众归附,立下宏愿皈依我教,正是我教气运昌隆之时。
你们二人待姬发立国之日便下凡传教,我自会选定一位佛子作为佛教未来佛主,届时将这菩提枝叶交付于他,他自会领悟其中玄机。
佛教本有三位佛主——过去佛燃灯、现在佛大日如来与未来佛。
可惜西方二圣未得天道正统,始终不如三清圆满,致使未来佛迟迟未能现世。
今日姬发一言竟促成佛教圆满之机。
菩提祖师原已算定,三千年后地界将出一灵猴,与女娲圣人渊源颇深,若能将其收入门下,再立为未来佛主,便可保佛教兴盛。
如今机缘已至,岂能再等三千年?当即决意重新布局。
圣人之谋既定,且观凡间征战。
闻仲虽未得大道真传,但身为无当圣母门下,法力高强,胯下墨麒麟威猛非凡,手中雌雄双鞭更是威力无匹。
转瞬千里,商军旌旗已至姬发阵前。
闻仲虽为修道之人,却性如烈火,见姬昌叛军在前,当即怒发冲冠,双鞭直指姬昌怒喝:姬昌小儿!枉费大王厚待,竟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若在往日,姬昌早被吓得魂飞魄散。
如今得圣人气运加持,竟镇定自若,反斥纣王无道,自称顺天而行。
满口胡言!闻仲怒不可遏,催动墨麒麟直扑敌阵。
那麒麟陡然化作山岳般巨大,在军中肆虐,转眼吞噬百人性命。
叛军四散奔逃,阵型大乱,眼看麒麟就要扑杀姬昌——
云端林相见状掐诀念咒,一个字出口,那庞然麒麟瞬间缩如幼猫,连闻仲也被定住身形,只剩眼珠还能转动。
“何人胆敢阻我行刑!有胆现身一见!”
闻仲心知来者道行远胜于己,然忠心赤胆无所畏惧。
只因无当圣母早有嘱托,正值封神之际,纵是仙家亦不可干预凡尘,否则必沾因果,真灵难逃封神榜桎梏。
有此依仗,闻仲自然胸有成竹。
他却不知世间自有神通广大之辈,既能窥破天机,知晓自身与封神榜无缘,便可暂离棋局。
虽不能执掌乾坤,却可保自身不受他人摆布。
林相便是这般人物。
制住闻仲后坦然显出身形,自云端飘然而下。
众人见之莫不跪拜——无论姬昌将士还是闻仲部属,唯有申公豹与闻仲因已脱凡胎,虽道行不及却不必行跪拜之礼。
“姬昌叛离朝歌,渡河而立西周,此乃天定劫数。
今日阻你便是为此。
待其渡河,我自当离去。”
言毕,林相祭出平心娘娘所赠玄冥珠。
宝珠悬于黄河之上,六道轮回之力流转,河中怨魂顿时平息。
又召天蓬元帅临凡。
只见天蓬法相陡涨至万丈之高,轰然卧于黄河水面,以身为桥供大军渡河。
溺水本有吞噬万物之能,纵是鸿毛亦难漂浮。
唯天蓬得溺水泥沙亲近,肉身可浮于水面。
此法虽不雅观,却是渡河良策。
“还不速速过河!”
姬昌等人虽得圣人庇佑,却不敢贸然践踏神躯。
直至天蓬催促,方敢战战兢兢举步。
正当此时,北方忽现滔天煞气,如魔神临世,威压令人匍匐。
来者正是纣王帝辛,欲阻林相行事。
按天数姬发当立周朝,与商隔河对峙。
帝辛却欲在此设局,谋夺林相道果,逆转天命。
林相洞悉其谋,面对汹涌煞气不退反进,迎面直击。
二人此番交手并未动用法宝,仅凭法力硬撼。
一击过后,双方各退一步,竟是平分秋色。
下方观战众人皆是一惊,尤其是闻仲所率将士,万万没想到被世人称作昏君的纣王竟有如此实力,不由得面面相觑,一时难辨是非。
帝辛与林相皆为准圣后期修为,实力本在伯仲之间,但此刻帝辛却冷哼一声,言语间透着一股阴戾邪气:“林相小儿!识相的就速速退去,否则待会儿动真格的,让你当众颜面扫地,可就难看了!”
林相闻言,不屑回应,抬手间召来一根竹杖,随手蘸取黄河之水,直指帝辛。
此举看似随意,却暗含轻视之意。
帝辛见状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若他动用灵宝迎战,即便胜了也会被人耻笑,倘若败了,更是颜面尽失。
只得亦取一根竹杖,与林相相对。
喜欢洪荒:功德金莲证大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洪荒:功德金莲证大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