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在得知王副主任推荐新人的消息后,便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自己的计划。
刘伟从门外探进头来:“林哥,张科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林辰点点头,将通知折好放进公文包,整理了一下衣领,朝张涛的办公室走去。
张涛坐在办公桌后,手里翻着一份材料,见林辰进来,示意他坐下。
“这次政务新媒体培训,你报了名?”张涛抬头看了他一眼。
“是的,当下舆情管理愈发关键,对于我们基层单位而言,利用新媒体与群众沟通必不可少。”林辰语气平静,但眼神里透着认真。
张涛没说话,只是继续翻着手里的材料。过了一会儿才开口:“区里对这次培训很重视,听说会选几个优秀学员作为试点推广经验。你要是真想往上走,得抓住这个机会。”
林辰微微一笑:“我会尽力的。”
从张涛办公室出来后,林辰回到自己的工位,开始着手准备培训前的学习资料。他先是把之前处理过的几篇舆情回应稿拿出来,逐字逐句地分析结构、措辞和逻辑。然后又找了几份近期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比着看其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周末两天,他几乎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系统研究各类公文写作的套路。从开头到结尾,从政策引用到数据支撑,他都一一标注,并归纳出适合不同类型公文的写作模板。
到了周一上班时,他已经整理出厚厚一本笔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当天下午,张涛交给他一个任务:“我下周要在区里做个汇报,讲一讲街道办今年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你帮我写个初稿吧。”
林辰接过任务,点头应下。
接下来的三天,他埋头撰写讲话稿。他没有直接套用模板,而是先理清思路,明确张涛想传达的核心内容,再结合街道办的实际工作情况,加入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持。
写完初稿后,他又反复修改了几次,确保语言流畅、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当张涛看到修改后的稿件时,眉头微微挑起。
“这比我自己写的要顺多了。”张涛一边翻阅,一边点头,“你这总结能力不错啊。”
林辰笑了笑:“我只是按照您之前的风格做了些优化,加了一些数据支撑,让整个报告更有说服力。”
张涛沉吟片刻,忽然说:“你有没有考虑过,以后专门负责科室的文字材料?”
林辰不动声色地答道:“如果组织上有需要,我可以尝试。”
张涛看着他,似乎在衡量什么,最后只是点了点头:“行,回头再说。”
几天后,张涛带着这份讲话稿去了区里做汇报。没想到,他的发言得到了区领导的表扬,认为这篇讲话稿结构清晰、内容详实、语言朴实有力,甚至被当作范本发给其他街道办参考学习。
消息传回街道办后,不少同事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尤其是陈雪,在看到张涛的讲话稿后,第一次主动找到林辰。
“你这篇稿子,是怎么写的?”她开门见山地问。
林辰笑了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先把核心内容理清楚,再根据不同的听众调整语气和表述方式。比如这次是面对上级领导,就要突出成果和执行力;如果是面向群众,就得更接地气,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陈雪听得若有所思,低头记了些笔记,然后抬起头:“你能教我吗?”
林辰有些意外,但还是点头:“当然可以。”
从那天起,林辰开始在科室内部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他没有直接灌输理论,而是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不同类型的公文写作要点,还拿出自己整理的模板供大家参考。
一开始,有人不太以为意,觉得这些不过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可当他们发现,经过林辰指导修改的材料更容易通过审核、甚至还能得到领导表扬时,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次会议结束后,几个年轻同事围过来请教:“林哥,我这篇材料怎么总是显得干巴巴的?”
林辰拿起他们的稿子看了看,笑着说:“你们太注重流程,忽略了故事性。公文不是流水账,它要有逻辑、有节奏,还要有情感共鸣。”
他说着,随手拿起笔,在其中一段旁边写下修改建议:“你看,这里可以加一句‘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我们多次实地走访,收集意见’,这样不仅体现了主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工作的温度。”
同事们听得频频点头,连原本不太服气的老赵也忍不住开口:“林辰,你这套东西,真是有点门道。”
林辰只是笑着摇头:“谈不上什么门道,只是多花点心思罢了。”
就在他逐渐在文字工作上打开局面的同时,政务新媒体培训的通知也正式下发。街道办一共派了三人参加,林辰、陈雪,还有一个是王建军推荐的那个年轻人——李昊。
培训地点设在区党校,为期五天。第一天上午开班仪式后,大家就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练。
林辰所在的小组接到的任务是:针对一起突发社区冲突事件,撰写一篇对外通报,并拟定后续应对措施。
其他成员还在讨论该怎么开头时,林辰已经拿起了笔,迅速列出了几个关键点:“第一,通报要简洁明了,第一时间说明事件经过;第二,强调街道办已介入调查,正在积极处理;第三,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安抚居民情绪。”
陈雪在一旁听着,忍不住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理清思路了?”
林辰笑了笑:“因为这类问题,我在处理排污舆情的时候已经遇到过了。只要掌握了基本框架,剩下的就是填充细节。”
果然,他们组的通报很快完成,内容条理清晰、语言得体,得到了现场讲师的高度评价。
而李昊那一组则明显慢了一拍,还在纠结用词是否合适,导致进度落后。
林辰注意到,李昊看向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
培训的第二天,课程进入实战操作环节。每位学员都要独立完成一篇政务公文,并接受讲师点评。
林辰选择写的是《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展的通报》。他在文中不仅详细列举了当前已完成的工作,还加入了下一步的推进计划,并附上了联系方式,方便居民咨询。
五天的培训结束时,讲师不仅在课堂上多次念他的文章作为范例,称赞其逻辑性强、信息量大、语言通俗易懂,适合政务传播,还在结业典礼上对他点名表扬。
回到街道办后,李建国亲自找他谈话:“听说你在培训期间表现不错,区里那边对你也有印象。接下来有个全区性的材料汇总任务,我想安排你牵头。”
林辰点头:“好的,我一定全力以赴。”
走出办公室时,夕阳正好洒在走廊尽头,照亮了前方的路。
他脚步稳健,眼神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副科长的位置,正在向他招手。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