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办公室,林辰坐在桌前,笔记本摊开在桌面,笔尖在纸上游走,字迹工整而有力。他回想着前几日在和平社区听到的每一句话,每一声叹息,每一个皱眉的表情。那些老人坐在活动中心里,说的不是抱怨,是生活的真实困境。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远处的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钢筋的味道。他知道,这些声音背后,是无数普通家庭的期待。
“李倩。”他拿起电话,“通知项目科、规划科、财政科负责人,今天下午三点,会议室。”
“是。”电话那头传来李倩干脆的回应。
放下电话,他继续翻看调研记录,一页页翻过去,目光落在“荒地清理”“路灯维修”“排水系统”几个关键词上。这些都是最紧迫的问题,但要真正解决,不能只靠一纸命令,必须有一整套可执行的政策框架。
三点整,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几个科室的负责人表情各异,有好奇,有疑惑,也有隐隐的不以为然。林辰走进来时,屋内响起一阵椅子挪动的声音。
他坐下,翻开笔记本,目光扫过众人。
“昨天的会议,我说了,我们不是来圈地的,是来解决问题的。”林辰语气平静,“今天,我们开始制定政策,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真正改善居民的生活。”
他翻开调研记录,将重点内容投影到幕布上。
“第一项,荒地清理。这块地已经荒废多年,垃圾堆积,蚊虫滋生,是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我们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初步清理,并设立临时管理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林局,这块地的权属还没厘清,贸然清理,可能会引发纠纷。”规划科负责人开口。
“权属问题由你们负责厘清,我只问一句,清理工作,能不能推进?”
对方迟疑了一下,点头:“可以。”
“第二项,路灯维修。”林辰继续,“东区有六盏路灯长期不亮,影响居民夜间出行。项目科负责统计损坏情况,财政科配合预算。”
“林局,路灯维修属于日常维护,按流程应该是街道办负责。”财政科负责人提出异议。
“街道办确实有责任,但他们的预算有限,人力也不足。”林辰语气不急,“我们既然要推动改善民生,就不能把责任一推了之。你们先列个预算,能拨款就拨款,不能拨款,我们协调资源。”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第三项,排水系统。”林辰继续,“老社区的排水系统年久失修,雨天积水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健康。规划科牵头,联合水务部门做一次全面排查,拿出改造方案。”
“林局,这涉及的不只是我们一个部门。”项目科负责人皱眉,“水务那边可能不会配合。”
“我会协调。”林辰语气坚定,“你们的任务是拿出方案,其他的事,由我来处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你们习惯了‘开发’‘招商’‘土地出让’这些词,但今天我们要做的,是‘服务居民’。”
会议室里有人低头记录,有人若有所思。
“第四项,公交线路调整。”林辰继续,“居民反映孩子上学要走二十分钟到公交站,这不合理。交通局那边我会沟通,你们先做客流调研,看看是否具备调整条件。”
“林局,这得交通局牵头,我们做不了主。”财政科负责人再次开口。
“你只需要告诉我,能不能做客流调研。”林辰语气不带情绪,“至于主由谁来牵,是我的事。”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第五项,社区活动室改造。”林辰继续,“设备老旧,孩子们没地方打球,老人没地方活动,这不是小事。项目科负责设备清单,财政科配合预算。”
“林局,这些项目加起来,预算压力不小。”财政科负责人终于忍不住,“我们得考虑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我会协调。”林辰语气平静,“你们的任务,是确保这些项目能落地。如果你们觉得这工作不重要,我可以换人来做。”
这句话落下,会议室彻底安静了。
林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在上面写下几个字:
“民生为本,政策先行。”
他转身,看着众人,“这些政策,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是为了写报告,而是为了让居民的日子过得更好。我们不是来当官的,是来做事的。”
他顿了顿,补充一句:“你们回去后,把各自负责的部分细化,下周三之前,交一份初步政策草案。”
“是。”众人齐声应道,语气中多了几分认真。
会议结束后,林辰回到办公室,坐在窗边,看着楼下的花坛。阳光洒在花坛边缘的石砖上,反射出微微的光。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政策制定,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让它真正落地,惠及百姓。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
“政策要实,执行要细,监督要严。”
门外传来敲门声。
“林局,李倩说材料已经整理好了。”助理探头进来。
“好,拿进来吧。”
助理将一沓文件放在桌上,转身离开。
林辰翻开文件,里面是各科室对调研内容的分类整理,问题按照优先级排列,清晰明了。他点点头,拿起笔,在“荒地清理”旁边加了一行小字:
“同步启动社区志愿者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后续管理。”
他抬头望向窗外,远处的工地依旧忙碌,空气中传来施工的敲击声。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