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切进办公室,落在桌面上那份摊开的数据核对表上。
纸页边缘因反复翻阅已微微起皱,一行行数字被红笔圈出、标注、复核。
林辰坐在桌前,指尖轻点着“系统稳定性:99.87%”这一栏,目光沉稳地扫过整张报告。
窗外园区主干道上的洒水车缓缓驶过,水雾在晨光中泛出淡虹,厂区方向隐约传来设备运转的低鸣——那是鸿宇机械两条智能化产线同步运行的声音。
他合上文件,起身整理西装领带。
今天是项目终验的日子,街道办主任周伟、区发改委调研组、工信局代表都将到场。
走廊里脚步声渐密,陈雪抱着一叠材料快步走来,发梢微乱,镜片后的眼神却清明利落。
“所有数据重新跑了一遍,误差率控制在0.03%以内。”她将一份装订好的终期评估报告递上,“刘伟带人昨晚通宵做了最后一次压力测试,pLc响应延迟稳定在0.6秒以下。”
林辰接过报告,翻到附件页,目光落在那份格式异常的参数汇总表上。
他没说话,只轻轻将文件抽出,放进单独的档案袋,封口压得严实。
“待会儿汇报,按三块走:产能兑现、技术自主、民生转化。”他语速平稳,“重点讲二期系统变更监管流程的落地情况,还有产教融合试点的签约进度。”
陈雪点头记下,又问:“张涛那边说想提一下‘区级示范项目’的申报建议?”
“可以。”林辰顿了顿,“但措辞要改——不是我们申请,是‘具备申报基础’。功劳是集体的,帽子不能戴太早。”
两人并肩走向会议室时,刘伟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攥着平板,屏幕上是实时监控画面。
见到林辰,他低声汇报:“智联科技今天上午九点准时接入远程审计端口,张维教授团队也已上线,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健康扫描。”
林辰微微颔首。他知道,那道隐藏的“Unknown_hx_Service”进程已被彻底清除,系统底层日志权限也已完成切割。
规则已经立下,再没有人能悄无声息地改写代码。
会议室内,投影幕布已就位。
十点整,周伟率队进入,身后跟着几位穿白大褂的技术专家和发改委的调研员。气氛严肃却不压抑。
林辰主讲。
他没有用ppt,而是直接调出生产监控平台,实时展示设备稼动率、良品率、能耗比三大核心指标。
当画面切换至员工培训现场,镜头里出现十几名本地下岗工人正在操作模拟终端时,一位戴眼镜的女调研员微微前倾身子。
“这批工人平均年龄四十八岁,”林辰顺势接话,“经过六周定向培训,已有九人通过上岗考核,月薪不低于六千五。鸿宇承诺三年内本地用工比例不低于70%。”
周伟看了他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随后是问答环节。
一名技术专家突然发问:“你们强调系统去依赖化,可实际运行中,是否仍需智联科技提供紧急支持?如果对方断供,应急预案是什么?”
林辰不慌不忙,打开一份加密文档:“我们已完成核心控制模块的逆向解析,建立了本地化备件库和故障响应小组。这是上周的断网测试记录——在完全脱离原厂支持的情况下,系统自主恢复用时14分38秒。”
会议室一阵低语。
那名专家翻看测试报告,眉头渐渐舒展。
另一位区里来的领导却盯着大屏上的“产教融合”架构图,忽然开口:“这个‘三方共建’机制,你们是怎么保证企业不主导话语权的?”
“合同约束,流程制衡。”林辰答得干脆,“所有技术决策必须经街道办、省工大、企业三方联席会签。比如上个月的算法优化提案,因未通过教授团队的风险评估,已被驳回。”
他顿了顿,补充道:“权力不在谁手里,而在规则怎么走。”
全场安静了一瞬。
周伟轻轻鼓了两下掌。
验收通过的签字仪式在下午两点举行。
鸿宇机械总经理握着笔的手有些抖,落款时墨迹略重。
林辰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名字被正式列入“项目总协调人”一栏,神情平静。
散场后,他在厂区转了一圈。车间内机器轰鸣,新招的工人在师傅带领下熟练操作机械臂。
路过质检台时,一名老工人抬头看见他,咧嘴一笑,竖起大拇指。
回办公室的路上,陈雪递来一叠贺卡模样的东西。
“街道办和区里几个科室送的,还有鸿宇员工联名写的感谢信。”
林辰只看了最上面一张。
手写体,字迹工整:“林局,我女儿今年考上大专,学的就是智能制造。谢谢您给这条路铺了石。”
他轻轻将卡片放回,没说话。
傍晚六点,表彰会召开。
礼堂座无虚席,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项目纪实短片。
周伟上台致辞,语气罕见地带着激昂:“这不是一个企业的成功,而是一次基层治理能力的突破!”
掌声雷动中,林辰被请上台。
他站定,目光扫过台下,看到陈雪在角落点头,刘伟举着手机录像,连一向冷脸的张涛也端坐着,手放在膝盖上。
“这个项目能成,靠的不是某一个人。”他说,“是每一份按时交回的报表,是每一次深夜调试的坚守,是所有人对‘按规矩办事’四个字的坚持。”
台下安静。
他正要下台,门边工作人员递来一个信封。
“刚送来的,没署名。”
他拆开,里面只有一张薄纸。字迹清瘦,写着:“hx_backup_0415 文件夹的原始备份,建议复查。你做得很好,但别忘了,有些门关了,不等于没钥匙。”
林辰将信纸缓缓折起,放入西装内袋。
窗外天色已暗,远处厂区的灯光连成一片星河。
他转身走向发言席,拿起话筒。
“还有一件事。”他的声音清晰传遍礼堂,“关于二期系统的历史数据溯源工作,从明天开始,全面启动第三方审计。”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