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林辰推开办公室门时,玻璃窗上还凝着一层薄雾。他没有开灯,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将公文包放在左侧,动作沉稳,仿佛昨夜那条匿名短信从未存在过。
手机静静躺在抽屉里,屏幕朝下。
他不急于查看,也不追问来源。真正的对手从不现身于明处,而是在规则缝隙中悄然布局。他清楚,那条“别碰智慧园区二期”的警告,不是恐吓,而是提醒——有人已盯上他,且自认能掌控局面。
上午九点,局务会准时召开。
赵世昌坐在主位,神情如常,翻过一页文件,语气平淡:“城南智慧园区二期项目,原定由技改办牵头,但近期进展迟滞,区里有意见。经班子讨论,决定交由林副局长专项推进。”
会议室瞬间安静。
王科长抬眼看了林辰一眼,随即低头翻动资料,指尖在某页停留片刻。李副科长依旧沉默,只是握笔的手微微收紧。
林辰微微颔首:“服从安排。”
“项目基本情况你先熟悉一下。”赵世昌递来一份文件夹,“下周一向区里汇报初步推进方案。”
散会后,林辰回到办公室,立刻叫来负责项目档案的年轻女科员——孙婷,去年刚从档案管理专业毕业,做事细致,但对局内潜规则尚不熟悉。
“把智慧园区二期的所有申报材料、合同文本、历次协调会议纪要,全部调出来。”
孙婷犹豫了一下:“林局,这些资料……部分还在归档,而且有些涉及企业商业机密,按流程需要审批。”
“我签。”林辰提笔写下姓名和日期,“所有责任我担。”
二十分钟后,三大本文件摆在桌上。他翻开第一页,目光迅速扫过承建方名单:鸿宇科技、中联数据、启明工程。
鸿宇科技?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动。
这个名字,他在城建局产教融合项目时就有所耳闻,当时该公司提供技术底层支持,刘伟发现的加密文件夹或与之有关。
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他继续翻阅。在一份补充协议中,条款写道:“系统升级及接口开放,须经承建方技术评估后实施。”措辞模糊,未明确评估标准与时限。
他用红笔在下方划了一道。
中午,他在食堂偶遇档案室那位老办事员——陈伯,局里元老级人物,经手过十余届项目归档,素来沉默寡言,却掌握不少未录入系统的旧档线索。
对方端着餐盘坐下,低声道:“林局,你接的那个项目……水比你想的深。”
“怎么说?”
“鸿宇背后,不止一家公司。听说他们和区里某个‘影子办公室’有联系,具体是谁,没人说得清。”
“影子办公室?”
陈伯摇头:“就是那种不挂牌、不列编,但什么事都能插一手的地方。你查资料时,有没有发现一份‘应急调度平台’的子项目?”
林辰迅速回忆,点头。
“那个项目原定去年完工,预算八百万,结果中途变更设计,追加到一千四百万,验收却拖了半年。最后不了了之。”
“为什么没人追责?”
“因为验收报告上,三家第三方检测机构都盖了章。”陈伯冷笑,“可据我所知,其中两家,根本没派人进场。”
林辰合上饭盒,缓缓起身。
下午,他调出全区近三年重大技改项目的资金流向图,在笔记本上列出一张关系网:
鸿宇科技 → 中联数据(法人亲属持股)
中联数据 → 启明工程(共用注册地址)
启明工程 → 华信审计(项目验收合作频次高达92%)
而华信审计的股东名单中,赫然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周振国,现任区财政局评审中心副主任,与赵世昌私交甚笃。
他盯着这个名字,指尖在桌面轻点三下。
这不是简单的利益勾连,而是构建了一条闭环链条:项目申报→承建→验收→拨款,环环相扣,外人根本插不进手。
傍晚,他约见了曾在街道办合作过的本地制造企业主老周——周德海,经营一家中型机械加工厂,因坚持自主设备选型多次被卡审批。
见面地点选在城郊一家修车铺后院。
老周搓着手,声音压得极低:“林局,你问鸿宇?他们最近在找人签‘数据托管协议’,说是免费提供云服务,但签了的人,设备参数全被锁死,想换供应商都换不了。”
“有没有人拒绝?”
“有。老陈的厂子,上个月刚拒绝,第二天就接到环保突击检查,罚了二十万。”
林辰眼神一沉。
“他还说……”老周左右看了看,“有人在背后组了个‘项目协调组’,专门卡不听话的人。组里有个头头,大家都叫他‘张主任’,但从没见过人。”
张主任?
林辰脑中瞬间闪过一人——张立群,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分管产业规划,极少露面,却多次在技改项目评审会上一票否决基层申报。
他没在任何文件上留下痕迹,却能左右结果。
这才是真正的“影子办公室”。
回程途中,林辰拨通陈雪电话。
“帮我查两件事:第一,鸿宇科技近三年承接的所有政府项目,是否都采用了‘专属接口协议’;第二,张立群名下亲属,有没有在信息技术类企业任职。”
“你要动他?”陈雪声音紧绷。
“我只是想知道,这条路,到底有多黑。”
挂断电话,他驱车返回单位。办公楼已熄去大半灯光,唯有三楼东侧一扇窗还亮着。
他没走正门,而是绕到侧梯,刷卡进入。
档案室门虚掩着。
他推门进去,迅速翻找“智慧园区二期”相关补充材料。在一份未归档的会议备忘录中,他终于找到关键信息:
“建议引入独立第三方监理机制,确保系统开放性。”——周伟,和平街道办主任,签字日期为三个月前。
而批复意见只有两个字:“缓议”。
落款是赵世昌的签名章。
林辰将备忘录拍照存档,正欲离开,忽然注意到档案柜最底层有个标签模糊的文件盒。他蹲下身,抽出一看,封面印着:“城西智能车间项目——技术验收争议材料(内部留存)”。
他翻开第一页,是一份设备运行日志对比表。申报数据显示日均产能1200件,实际监测仅为387件。下方附有企业解释:“系统调试期数据波动属正常现象。”
而验收组意见写道:“认可企业说明,项目通过。”
签名中,赫然有周振国、王科长,以及……鸿宇科技的技术负责人。
他合上文件盒,放回原位,动作轻缓。
走出档案室时,走廊尽头传来电梯启动的轻响。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向安全通道。
深夜十一点,办公室只剩他一人。
电脑屏幕上,三份文档并列展开:
智慧园区二期合同条款分析
鸿宇科技关联企业图谱
城西项目产能造假证据链
他打开新文档,标题命名为:《关于智慧园区二期项目风险提示及应对建议(内部参考)》。
刚输入第一行字,手机震动。
是陈雪发来的消息:“张立群的妻弟,现任鸿宇科技华东区总监,负责政府项目对接。”
林辰盯着屏幕,良久未动。
窗外,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而在这片光亮之下,无数看不见的线正悄然收紧。
他重新调出项目推进表,在“监理机制”一栏,重重打上一个星号。
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写下一行小字:
“开放接口,是技术问题,更是权力问题。”
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走到窗前。
远处,鸿宇科技大厦的霓虹灯仍在闪烁,蓝光如脉冲般明灭,像一只永不闭合的眼睛。
林辰解开衬衫第一颗扣子,将笔记本夹进公文包。
他走出办公室,走廊灯光逐段熄灭,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
电梯门开启,他迈步而入,按下“1”楼。
金属门即将闭合的瞬间,他忽然抬手,按住了开门键。
门外,走廊尽头的监控摄像头,红点依旧亮着。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