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十七分,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动了一下。林辰没有关掉加密文件的界面,而是将最后一份协作草案的权限设为“仅限查看”,随即退出系统,拔出U盘,塞进西装内袋。他站起身,顺手将桌上的碎纸残屑扫进垃圾桶,动作干净利落。
清晨六点整,区政府大院的铁门刚开,一辆电动自行车便从侧巷穿出,停在街道办旧档案室门前。
刘伟下车时,看见林辰已经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封口用回形针别着,右下角印着“和平街道2019年度优秀公务员”字样。
“林局,这么早?”
“去趟政协。”林辰把文件袋递过去,“交给李主任,就说补充一份基层试点材料,别多说。”
刘伟接过,迟疑道:“他前两天电话里……”
“正因如此,才要递。”林辰打断,“就说,火种还在。”
刘伟点头,骑车离去。林辰转身走进办公楼,走廊灯光刚亮起,他径直走向办公室,打开电脑,调出王为民近三周所有公开讲话的电子文本。屏幕上,“创新”“风险”“权限”三个关键词的波动曲线迅速生成。他盯着图表,目光落在4月3日那个陡然上扬的节点——“风险”一词提及频率较前日飙升270%,而“创新”首次被限定在“须经上级批复”的框架内。
他翻出区委常委会纪要摘要,核对时间:4月4日上午。正是周老板密会司机的次日。
林辰在笔记本上写下:“4月3日,试探完成;4月4日,定性会议。”
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司机不是传话的,是报信的。”
上午九点,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
“你要的数据整理好了。”她把设备放在桌上,“王区长在4月3日下午的环保专项会上,第一次把‘探索’和‘程序’对举。原话是:‘改革不能脱离制度轨道。’”
林辰点头:“之前呢?”
“之前他提机制创新,都带鼓励性质。三月二十八日还说‘谁先试出经验,区里给支持’。”
“变脸就在这一周。”林辰手指轻敲桌面,“谁让他改口的?”
陈雪摇头:“不知道。但4月4日区委常委会纪要里,分管工业的副区长没签字。”
林辰眼神一凝:“说明会没达成一致,但定性却出来了。”
“有人绕过了正常流程。”
“不是绕过。”他低声说,“是有人用非正式渠道,提前定了调子。”
他调出跨部门协作群组记录,筛选出未参与负面评论的中立派名单:市监局周莉、人社局赵明、城建局吴涛。三人此前在内部讨论中均表态“可试点观察”,未附和“越权”之说。
林辰打开邮箱,起草三封合作意向函,标题统一为《关于联合申报智慧城市子项目的工作建议》。内容避谈争议,只列数据:“据模型测算,若机制落地,预计为各单位年度考核贡献2.3至4.1分。”
他停顿片刻,在周莉的函件末尾加了一句:“另,协作机制拟设绿色通道,优先处理涉及民生紧急事项的审批流转。”
发送前,他将这封信抄送陈雪,并备注:“她去年女儿住院,医保报销卡在财政流程——你帮忙查查,顺道提一句‘机制可解积压’。”
十一点二十分,陈雪收到周莉的回复邮件:“材料已收悉,建议下周初召开一次三方碰头会。”
林辰看完,没说话,只把邮件转发至内部协调小组群,标注“一级响应启动”。
下午两点,刘伟回来,脸色有些发紧。
“李主任没接文件。”
“人呢?”
“在开会。我等了四十分钟,秘书说材料放他桌上了。临走时,他办公室灯还亮着。”
林辰点头:“灯亮着,就是没扔。”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区政府主楼。督查室所在楼层的窗帘依旧拉得很严,但靠东侧的窗户微微开了一线——那是李建国过去常坐的位置。
“他看到了。”林辰低声说。
三点十五分,手机震动。陈雪发来消息:“周莉刚在内部群问,能不能把绿色通道写进子项目方案。”
林辰回拨过去:“告诉她,可以,但要加上一句:‘试点单位可自主决定启动条件。’”
“这不又成‘越权’了?”
“不。”他平静道,“这是把自主权,包装成考核得分点。”
傍晚前,人社局赵明打来电话,语气谨慎:“林局,你们那个机制……真能落地?”
“只要有人愿意签。”林辰说,“第一笔实绩,我来扛。”
“我考虑一下。”
“明天下午三点,我在区政务中心三楼等。”林辰说,“带着方案,也带着签字页。”
挂了电话,他翻开笔记本,在“盟友”一栏写下两个名字:周莉、赵明。
下面画了一条线,指向尚未填入的名字。
晚上七点,办公室只剩他一人。他打开抽屉,取出那张空白信纸,重新写下三人:周老板、张伟、陈志明。
在周老板名字旁,他标注:“传声筒”;张伟旁写:“放大器”;陈志明旁写:“执行者”。
三股线再次交汇,终点仍是一片空白。
他盯着那片空,忽然想起什么,调出区府值班记录,查找d04-208终端的登录轨迹。
发现该设备在4月3日晚十一点四十七分发送“重点关注名单”后,于次日凌晨一点零二分再次登录,访问了王为民的行程管理后台。
操作持续四分钟,未留下修改记录,但系统日志显示,有数据导出动作。
林辰眯起眼。
这不是普通秘书能碰的权限。
有人借值班终端,伪造了“自下而上”的汇报假象,实则操控信息流向。
他合上电脑,拨通陈雪电话:“帮我查一件事。”
“你说。”
“4月3日晚,王区长司机有没有在十一点半后离开家属院?”
“这种信息……”
“查不到就算了。”他打断,“但如果你能找到,就说明,那晚的‘密会’,不是周老板找司机,是司机在等周老板。”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我试试。”
林辰挂断,站起身,将今日所有外发文件的打印底稿重新检查一遍。每一页末尾,隐形水印清晰可见:打印时间、操作人Id、设备编号。
他抽出一份,用紫外灯照了照,字符微微发蓝。
“只要还在流转,”他低声说,“总会留下痕迹。”
第二天清晨,刘伟送来一份打印记录:区府司机班的进出日志显示,4月3日晚十一点三十二分,王为民司机的私家车曾驶出家属院,十二点十五分返回。
而周老板的车,是在十一点四十五分进入侧门的。
时间对不上。
是司机先出门,再回来接的周老板。
林辰把记录拍在桌上。
“不是密会。”他冷笑,“是接头。”
他翻开通讯录,找到城建局吴涛的号码,拨了过去。
“吴科,我是林辰。有个智慧城市子项目,想请您牵头。”
“我?”对方语气惊讶。
“您在城建口多年,最有发言权。”林辰说,“而且,您去年推动的老旧小区智慧改造,评分全区第一。”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林科,现在这风头……”
“风头总会过去。”他打断,“但实绩,永远在档案里。”
“……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签个字。”林辰说,“下周二,区务会前。”
挂了电话,他打开邮箱,将三封已签回的合作意向函打包,命名为《首批联合试点单位确认函》,上传至内部系统。
在发送备注栏,他写下:“报送李建国主任参阅。”
上午十点,陈雪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张纸。
“查到了。”她说,“区委办的内线群里,有人转发了周莉的回复邮件,评论说:‘有人开始拉队伍了。’”
“谁发的?”
“头像空白,昵称是‘Z’。”
林辰点头:“知道了。”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四个名字:周莉、赵明、吴涛、李建国。
用红线将他们连成一个三角结构,中心标着“协作机制”。
在三角外,画了一个更大的圈,圈住张伟、陈志明、周老板,以及那个未填的名字。
圈与三角之间,贴着一张打印纸——正是那份被篡改的“风险评估初稿”。
“他们想把我变成孤岛。”林辰说。
“可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签字,”陈雪接道,“岛就能连成陆。”
林辰看着白板,许久未语。
最后,他拿起笔,在三角顶端写下两个字:
“火种”。
他转身打开电脑,调出明日区务会的议题清单。
“审议工业局协作机制实施细则”仍排在第三项,状态为“待评估”。
他新建一封邮件,收件人填上三位中立派官员的邮箱,主题写:“关于智慧城市子项目的联合汇报建议”。
正文只有一句话:
“各位,我们得在区务会前,让王区长看到,这不是一个人的机制,而是一群人的选择。”
他将邮件暂存,按下“延迟发送”,设定时间为明日上午八点整。
屏幕右下角,时间显示:2025年4月6日 16:43:18。
林辰伸手,关掉了办公室的灯。
黑暗中,电脑屏幕的微光映在他脸上,像一道未熄的火线。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