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站在电梯内,突然感觉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但此刻他的注意力全在眼前灰西装男人身上,便没有及时查看。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林辰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没看,只是把文件夹夹在腋下,等电梯降到一楼。走出大堂时风比早上更冷,他拉了拉外套领子,对团队说:“回招待所,马上开会。”
陈雪走在最后,手里还提着那杯没喝完的水。刘伟抱着设备包跟上,周敏低头翻着笔记本,李志远快步追上来,低声说:“刚才那个灰西装的人,是市府办督查科的马强,平时不露面,能进小礼堂说明有实权。”
林辰点头,没多问。
回到招待所会议室,桌上还留着昨夜的草稿和笔迹。林辰把文件摊开,抽出一张空白纸,写下“专班成立”四个字。他抬头说:“王区长已经点头,市长也发了话,现在要动真格的。第一步,名单必须今天报上去。”
陈雪打开电脑,调出人员配置表。刘伟开始整理各部门联络方式。周敏负责技术对接部分,李志远则核对政策依据条款。
林辰拨通财政局办公室电话。接线员说负责人开会去了。他又打人社局副局长座机,对方说编制调整得等正式红头文件下来才能启动。政数局那边更干脆,回复说系统平台尚未立项,无法派出技术人员。
一个上午过去,五家单位没有一家提交人员名单或资源承诺。
中午饭没人吃。林辰坐在桌边,盯着墙上挂钟。十二点四十分,王为民秘书回了消息:“区长知道你在推事,但各部门有难处也是实情,建议先开个协调会,把问题摆出来。”
林辰看完,把手机放在桌上。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行字:
人力不到岗
资金不落地
设备不移交
然后他说:“他们不给,我们就逼。”
下午一点二十分,他重新起草会议通知。标题改成《关于召开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试点资源协调会的通知》,正文最后一段加了一句:“请各单位于会上说明无法参与该项目的具体理由及相关政策依据,并由参会代表签字确认,报送市政府督查室备案。”
通知发出后半小时,政数局回电,称可派一名工程师参与前期调研。财政局说需要看到专项资金使用细则后再议额度。人社局依旧沉默。
第二天上午九点,协调会在市府大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林辰提前四十分钟到场。会议室不大,圆桌能坐十二人。他让刘伟在投影仪上准备好视频材料,周敏检查ppt播放顺序,陈雪负责记录。
九点整,预定七家单位,到场四家。财政局来的是个年轻科员,说是临时替岗;政数局派了一位技术主管,脸色不太好看;民政局和住建局各来一人,都带着笔记本。
林辰没说话,等所有人落座后,按了遥控器。
屏幕上出现一段画面。一位老人坐在村委办公室角落,手里攥着几张单据,反复问工作人员:“我儿子住院急用钱,低保补差怎么还没到账?”工作人员低头不语。镜头转向窗外,天色阴沉,雨滴打在玻璃上。
接着是录音片段。“材料八个月前就交了,”老人声音发抖,“你们说在走流程,流程在哪?谁告诉我?”
画面切到后台系统截图,显示该申请件状态为“待审核”,停留时间:243天。
会议室没人出声。
林辰关掉视频,站起来说:“这不是个例。我们走访了三个镇,发现类似积压件超过一百一十七件。群众等不起,系统也耗不起。今天请大家来,不是听解释的,是来解决问题的。”
他停顿一下,看着财政局那位科员:“你们说预算已定,不能增项。那我问一句,去年全市民生类专项资金结余多少?”
那人愣住,没答。
“三点六亿。”林辰说,“躺在账上没花出去。而老百姓连五百块补贴都拿不到手。这笔钱,是死的吗?”
那人低头记了什么。
政数局技术主管开口:“系统接口标准不统一,我们没法派人。”
“标准可以协商。”林辰说,“但如果连人都不进场,怎么谈统一?你今天不来人,明天不会有人,后天还是空转。等一年后项目黄了,责任算谁的?”
对方闭嘴。
林辰拿出一份文件,是昨天整理好的资源需求清单。他逐条念出:
“第一,财政局需明确专项资金支持额度,三日内书面答复。”
“第二,人社局负责调配两名行政编制人员,专职专班工作。”
“第三,政数局派出至少三名技术人员,参与系统搭建与调试。”
“第四,所有单位提供近三年相关业务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与流程优化。”
念完,他说:“现在,请各位当场表态。能落实的,写明完成时限;不能落实的,请说明具体政策障碍,并在会议纪要上签字确认‘本单位暂不参与该项目’。”
现场安静了几秒。
政数局代表突然抬头:“我们可以先派一人试岗,但不算正式加入。”
林辰点头:“可以。记入会议纪要,试岗期两周,后续视情况调整。”
民政局的人说愿意协调两名社工支援。住建局表示可共享部分审批数据。财政局那位科员支吾几句,最终只答应向上级汇报。
散会后,林辰留在会议室没走。他让陈雪留下,一起核对各单位口头承诺内容。刘伟去打印新的任务分解表。周敏联系李志远,让他尽快对接住建局数据接口。
傍晚六点十七分,市府办工作人员送来一份签收回执。林辰翻开,看到财政局未签字,政数局签字但注明“技术条件不具备”,其余单位均以“待研究”为由回避实质承诺。
他合上文件,递给陈雪:“明天一早,这份东西送区委改革办,附上我们的需求清单和今日会议记录。”
陈雪接过,问:“他们会理吗?”
“只要有人敢不签字,就说明这事动到了根子上。”林辰说,“动了根子的事,才值得做。”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窗外天已全黑,办公楼多数房间熄了灯。只有这一层还有几间亮着。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人力不到岗”旁边画了个圈。然后写下一行新计划:
下周二前,约谈政数局局长
周三,向王为民专题汇报资源卡点
同步准备备用技术方案,启用外部合作单位
陈雪站在桌边,看着他写字。她忽然说:“你早就知道他们会拖,是不是?”
林辰放下笔,没回头。
“我知道官僚体系怎么运转。”他说,“所以不能等他们想通,只能逼他们行动。”
他拿起外套,走向门口。
刘伟从走廊另一头跑来,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材料:“林哥,政数局那边改口了,说可以再派一个人,但要求我们签责任书,出了问题不追责。”
林辰接过材料,翻到最后一页。签名栏空白,日期也没填。
他抽出笔,在承办方位置签下名字。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