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秦氏竟然生出要答应五五分成的念头来;自己虽是侯府,但侯爷已经离世,孩子还小,将来能否袭爵还是未知;自家的未来恐怕未必如眼前这个少年的前程远大;若是有这么一个未来可期的人物,自家要是不攀上关系,以后飞黄腾达还能记得你的好?锦上添花可不如雪中送炭;想到这里,秦氏缓和了一下道:
“家中藏书甚多,借你无妨;”
这时候韩掌柜在一旁快速将文书写好,双方签字画押,赵瑞没有签名,按了一个手印,秦氏则盖了一个印章,本来这样的文书是要到衙门里面备案的,但双方却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待双方收拾好各自文书,那秦氏突然对赵瑞笑道:
“今日知道少郎君要来,并不曾用餐食,不知道少郎君是否能做些餐食来;”
说完竟然露出一点顽皮的神色来,那秦氏二十五六岁,在古代已经结婚育女,但放在现代,就大学没毕业两年,正青春活泼;赵瑞无奈看看了看自己小小的幼童的双手,一摊笑道:
“现在你是主家,我遵令就是了,”
一句话说得丫鬟婆子也都笑了起来;屋内原本紧张的氛围顿时一扫而空。
赵瑞来到厨房做了肉末蒸豆腐、看看还有芹菜,又炒了一个芹菜鸡蛋,用高汤下点面条,就这样送了上去,当然也没忘其他护卫和哥哥狗蛋,吃完午饭,那秦氏带着丫鬟护卫便离开了;赵瑞也赶忙让哥哥回家,让狗蛋告诉母亲不必担忧自己;平时若有空暇,可以带着家人来长安逛逛之类的话,就送别哥哥回去;
回到酒楼里,韩掌柜已经带着店内其他人都在大厅等候;此时店内一共七人,韩掌柜、两个伙计、名字也都喜庆叫阿富阿贵,韩伙头还有两个帮厨、一个姓陈、一个姓李;赵瑞招呼大家坐了;
“既然以后大家都要在此共谋前程,我先立几个事项,其一;关于本店的经营方式我做的决定希望大家能极力配合,不可懈怠,若是不从,别怪我禀明夫人,将你开革出去;其二我做餐食时,需要你们帮厨你们要尽力做好,如是懒散不用心,也会开革出去;”
众人都点头称是,就连韩掌柜都拱手表示愿意;
“除此之外你们都是侯府中人,我做餐食时却不怕你们学习,相反,你们若是愿意学习,我也会倾心教授,绝不藏私;
此言一出,韩伙头几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古人学的技艺敝帚自珍的情况太多了,要想学艺,那要挖空心思拜师,学成之前没有工资,免费打工,就算学成了还要给师傅免费干几年活才成;就这样,师傅还要留下几分本事,不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麻烦了;所以大家听说赵瑞不但容许他们自学,还准备教授;都激动起来;赵瑞还是小看了一门手艺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有技艺,到哪里都有饭吃,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韩掌柜,明天请你到市场上找些木匠和铁匠瓦匠来;我要对我们明月轩进行改造,同时请贴出告示,就说我们明月轩改造,怕怠慢客人,待改造完成后,在请大家光临”;
韩掌柜拱手回道:“好说,告示一会就写下去,放在门口,不过这个铁匠、木匠和瓦匠之类你要多少?我好回禀夫人调用。”
赵瑞这才了解到古人大家族不但有自己的铁匠木匠之类的,连裁缝都是自家养的;像侯府这样的人家,这才刚刚起家,就有几千亩地,一两百户的佃户;平时每家做个家具,侯府内缺什么家什,都是自己家匠人打造,很少到外面寻找;很多事情一个家族内部就能解决了;赵瑞一听也就说到,泥瓦匠两个;木匠多点,铁匠来两个吧;
至于韩掌柜怎么叫人,就不赘叙了,反正第二天赵瑞刚起来,这些人已经到店里等候了,昨天赵瑞就在楼上一个雅间睡了一晚,楼下小院里是有房间的,可都是韩伙头和伙计们休息的地方,赵瑞本来想将就一晚,可一进去便被那浓郁的脚臭味给熏了出来,找韩掌柜要了一个铺盖就在雅间睡了一宿;
赵瑞给泥瓦匠讲了后世农村大席时,做的锅灶台,说白了就是一溜四个大锅,赵瑞分别做了两溜共八个,锅台用打磨好的石板砌好;安排泥瓦匠做工,又安排铁匠打造后世所用的厨具,锅铲勺子、漏勺等等,铁匠开始是一脸的懵,听懂之后又是一脸的兴奋,两个铁匠相互看看,眼光都冒着火花,若不是赵瑞年幼,估计都要跪下磕头了,
又安排木匠干活,楼下是大堂,若是采用后世的桌椅板凳估摸着能摆下二十多桌,现在很多地方安排的席地而坐,浪费了空间赵瑞准备一楼大厅全改成后世餐馆大堂摸样但在楼下一个靠柱子地方有安排了一个小舞台,这是韩掌柜的提议,一些歌姬或者贫苦人家的歌女有时候也会到各个酒楼卖唱,以便讨得客人打赏,这个舞台就是给他们留着的;明月轩本身是个街角的大楼,一共五层,二三四层格局不变,但是赵瑞提前要求木匠砍来竹子,挖通关节连接在一起,每层都有一个储物间放置木桶,这样夏天可以通凉水,冬天同温水,起到空调作用;五楼被赵瑞改成超级VIp房间,只有五个房间,一样的通水;
赵瑞每次提出想法,好在有韩掌柜这个老人帮忙,不然很多想法真的无法落地,而韩掌柜也时时惊叹于赵瑞的奇思妙想,不知道他是怎么向秦氏汇报的,那秦氏没过几天就派丫鬟芍药给赵瑞送来钥匙,在东市附近永宁坊有个小院子,送给赵瑞居住,房间规模造型比赵瑞家的还大些,同时送来了论语、孟子等四书;
就这样赵瑞每天都到店内监工,然后到东市西市闲逛,去看看大唐的菜市场都有哪些菜,要么就是抱着书,向韩掌柜请教,其实以赵瑞的文学水平,看四书五经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赵瑞大学学的就是古代文学,这些书他以前可都是通读过的,不知道是穿越的后遗症还是怎么了,后世一些读过的书就像刻在脑海里一样;不说倒背如流,但也大差不差;
只是他现在要装作农家少年,以前可是目不识丁的,不得不低下身来去请教韩掌柜,就这学习进度已经让韩掌柜惊为天人;不多日,韩掌柜那一点点墨水便不够用了,
而赵瑞向侯府借书的速度却加快了;除四书外,开始读其他诸子百家;那秦氏自那日洽谈合作之后没有再来过,只是偶尔派芍药借书还书,或给赵瑞送些其他果脯零食之类,还安排家里给赵瑞量身定做了几身衣服,这衣服就是富家公子穿的了,结果害的赵瑞怎么也穿不好自己的衣服了,还是请了芍药帮忙,才弄清楚衣服的穿法;
一开始芍药总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赵瑞还觉得奇怪,忽然一次做了几个菜让芍药带回去之后,发现这个丫鬟常常跑来,甚至没说借书,就主动送来了,哪里还不明白,于是每次芍药来都让她带几个菜回去;到现在这个丫头几乎天天过来了;
时光荏苒,五月中旬明月轩的改造也快接近尾声了,
这期间,母亲李氏在四妞刚满月的时候,就出门来到长安,这么长时间不见,她实在是放心不下这个小儿子;这一次是全家出动,到了长安,发现儿子现在是吃得好,穿的好,还有城里的房子住,李氏以为赵瑞已经投靠侯府,在她朴素的农家观念里,这个小儿子就算是攀了高枝了;
等到长大,再由主人家将府里的丫鬟配给一个,这辈子可就不愁了;拉着赵瑞问东问西,话里话外就是惋惜,侯府怎么没把儿子收到府里当奴仆,这一点把赵瑞郁闷坏了甚至当着芍药的面,就差求芍药帮忙在主家那里说上几句好话,让赵瑞能进府里做工了;
赵瑞哭笑不得,但也深知母亲朴素的世界观里,那样日子吃喝不愁,已经是极好的了;赵瑞没法,只得借口带着母亲逛逛长安城,才将母亲拉走,一家人其乐融融逛着街,给妹妹们买了零食,餐食就到明月轩由赵瑞给他们做着吃,李氏一边吃也一边嘀咕。
自从儿子进了城,好久都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了,大妞学了点,还是没学好;李氏他们在城里呆了三天,按照赵瑞的意思,即使全家都在城里生活,也能支撑,但李氏最终还是放不下那几十亩地和那个小院,在第四天便坐着牛车回了乡下;
喜欢大唐风流小厨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风流小厨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