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玠的加入,如同在琰堡这潭渐趋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悄然改变着堡内生态。
他被蔡琰任命为“功曹”,虽名位不高,却直参机要,主管文书典章、制度筹划,地位超然。
这位颍川寒士甫一上任,并未急于发表宏论,而是向蔡琰请准,花了整整三日时间,带着他那两名作为助手的年轻士子,默默走访堡内各处:
仓廪、田垄、匠坊、营房、流民安置点,甚至与最底层的庄客、仆妇攀谈,仔细记录所见所闻。
三日后,毛玠携着一卷墨迹未干的帛书,求见蔡琰。
“主公,”毛玠执礼甚恭,神色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郑重,
“玠连日观察,堡内上下感念主公活命之恩,士气可用,民心依附,此乃根基。然,诸事虽有条理,却多依惯例或临时措置,缺乏明文定制,长久以往,恐生弊病,或遇突发之事,调度失灵。”
蔡琰颔首,这正是她深感棘手之处。管理一个小庄园与管理一个数千人、具有军事色彩的堡垒,截然不同。“先生请直言。”
毛玠展开帛书,上面是他草拟的《琰堡规制》总纲及数条亟需拟定的细则。
“治国安邦,首重法度。堡寨虽小,其理亦然。玠以为,当务之急,需明定三事:一曰户籍等第,二曰田亩赋役,三曰功过赏罚。”
他一条条详细阐述:
“户籍需分等:原住庄客为‘堡籍’,享有田宅,承担赋役;新附流民,经考察无劣迹、愿长期依附者,可入‘附籍’,授田减等,赋役相应;短期避祸或往来商旅,则为‘暂居’,受限颇多,以防奸细。此乃安内之基。”
“田亩赋役,需依户籍等第、丁口多寡、田亩肥瘠,制定明确额度,公示于众,使民知所输纳,吏无由盘剥。徭役亦需定章程,如筑城、巡防、运输,按户轮值,公平摊派,避免扰民。”
“功过赏罚,尤需分明。作战勇敢、农事精勤、工艺创新者,当赏,或赐粟帛,或记功升迁;怠工废弛、违反禁令、乃至通敌叛变者,当罚,轻则劳役鞭笞,重则逐出乃至处决。法条需简洁明了,执行需公正无私,如此方能令行禁止,凝聚人心。”
蔡琰仔细聆听着,眼中赞赏之色愈浓。毛玠所提,句句切中要害,将她在实践中摸索的经验,提升到了制度层面,使其更具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尤其是将流民区分等级、逐步吸纳的策略,既保证了稳定,又为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
“先生所言,深合我意。”蔡琰当即拍板,
“便请先生以此为基础,会同陈肃、福伯等人,细化各条款,尽快将《琰堡规制》颁行全堡,使人尽皆知,有章可循。”
“玠领命。”毛玠肃然应下,随即又道,
“此外,玠观堡中孩童甚多,乱世颠沛,学业荒废,绝非长久之计。可否请主公允准,设立‘学塾’,择堡中聪慧幼童及有志向学之少年,由玠及几位略通文墨者加以教导,授以文字、算数、乃至浅近道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乃培植根本之道。”
蔡琰闻言,心中一震。设立学塾,培养人才,这正是她长远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想到毛玠与她想到了一处,且主动提出。
“先生此议,功在千秋!准!所需场地、笔墨纸砚,尽管向福伯支取。不仅孩童,凡堡中子弟,无论出身,皆可入学!”
毛玠的才干很快显现。《琰堡规制》的雏形在数日内便讨论成型,虽略显粗糙,却使堡内管理顿时有了清晰依据。
户籍登记、田亩划分、赋役安排变得井井有条,减少了诸多争执和混乱。
学塾也很快在堡内一处安静院落开办起来,虽然最初只有几十个孩子和寥寥几位先生,但那朗朗读书声,却给这座乱世堡垒注入了一丝难得的文气与希望。
就在琰堡内部整顿初见成效之际,外界的风云愈发激荡。
哨探不断传回消息:波才大军围攻陈留郡城甚急,太守张邈联合郡尉曹操等人奋力抵抗,战况惨烈;
同时,各地黄巾余部、溃兵山贼活动更加猖獗,通往琰堡的几条要道上,不明身份的窥探者明显增多。
这一日,蔡琰正与毛玠、蔡谷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强周边警戒,并考虑是否主动出击,清剿几股过于靠近的匪患时,堡门守卫来报:
抓住一名形迹可疑的游方小郎中,在其药箱夹层中搜出一封密信!
蔡谷立刻带人将那名面如土色的小郎中押了上来。
蔡琰接过那封以特殊火漆封口的帛书,并未立即拆开,而是冷冷地审视着那名小郎中:
“你是何人?受谁指使?意欲何为?”
那小郎中磕头如捣蒜:
“小……小人只是行医糊口,有……有人给了小人重金,让小人将此信送入堡中,交予……交予一位姓徐的先生……”
“姓徐的先生?”蔡琰与毛玠对视一眼,堡内人员名册他们早已烂熟于心,并无姓徐的士人或有特殊身份者。
毛玠沉吟道:“主公,此事蹊跷。或是投石问路,或是嫁祸之计。”
蔡琰目光锐利,下令道:
“先将此人带下去,严加看管,勿要声张。蔡谷,立刻秘密排查堡内所有近日来的生面孔,尤其是与外界有接触者。毛先生,你随我来。”
她拿着那封密信,心中疑云丛生。这突如其来的“密信”,预示着有人已经将目光投向了琰堡这片小小的天地。
是福是祸?这封信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潜龙在渊,风波已起。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