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的秋季,似乎来得格外肃杀。
琰堡之外的麦田已收割完毕,大地裸露出斑驳的黄土,空气中弥漫着禾秆焚烧后的焦香,也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那是从东北方向随风飘来的预兆。
青州的局势,正如蔡琰所预料的那般,急转直下。
袁谭在颜良、文丑两员猛将的辅佐下,率精锐冀州军进入青州。
他们并未急于与势大的青州黄巾主力决战,而是凭借强悍的战斗力,迅速占据了临淄、剧县等几处战略要冲,稳住了阵脚。
原青州刺史焦和,在袁谭抵达前便已惊惧而死,使得袁谭接手青州事务“名正言顺”。
然而,数十万青州黄巾并非易与之辈。
他们成分复杂,既有活不下去的流民,也有积年的悍匪,见冀州军兵锋正盛,便避开主力,如同泛滥的洪水,向着防御相对薄弱的南部和西部漫延。
就在这个当口,韩冲派出的斥候,如同投入水底的石子,悄然在青州黄巾各部中泛起了涟漪。
“听说了吗?兖州那边,山阳郡、任城国,富得流油!刘岱那老小子把粮食都堆在仓里发霉,也不给咱们活路!”
“是啊,南边守备空虚,比跟冀州铁骑硬碰强多了!”
“过了大河,就是粮仓!抢他娘的!”
类似的流言在惶惶不安的黄巾队伍中飞速传播,极大地动摇了部分头目的决心。
与其在青州北部与袁谭的虎狼之师鏖战,不如南下就食。
求生的本能,加上有心人的引导,使得一股股黄巾开始向南移动,其兵锋所向,直指兖州东部的山阳郡、任城国。
兖州,昌邑。
刺史刘岱近日心烦意乱。
北面青州的乱象他早有耳闻,初时还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甚至暗盼袁谭与黄巾两败俱伤。
然而,当斥候接连传来黄巾大队南下的消息时,他才真正慌了神。
“废物!焦和真是个废物!连群泥腿子都挡不住!”
刘岱在府衙内气得摔了茶杯。
他本就与蔡琰结下死仇,尚未找到机会报复,如今又面临黄巾入寇的威胁,可谓内外交困。
别驾王彧劝道:“明公息怒。当务之急,是调兵遣将,阻黄巾于境外。若使其窜入兖州腹地,生灵涂炭,恐伤明公威望。”
刘岱强自镇定:“传令!命山阳太守袁遗、任城国相,紧闭城池,坚壁清野!再调东郡兵马,前往阻截!”
他心中盘算,若能击溃这股黄巾,不仅能解除危机,或还可收其部分降卒,扩充实力,届时再回头收拾那蔡琰女流,易如反掌。
然而,他低估了青州黄巾的数量和破坏力,也高估了麾下郡国兵的战斗力与决心。
就在刘岱调兵遣将之际,一支规模庞大的黄巾队伍,在其首领司马俱的率领下,突破边境防线,涌入山阳郡北部。
他们如同蝗虫过境,焚烧坞堡,劫掠乡里,兵锋直指山阳郡治昌邑县(此昌邑县属山阳郡,非兖州州治昌邑城,汉代有两地同名)。
战报如雪片般飞向昌邑州牧府,刘岱又惊又怒,不得不亲率主力前往镇压。
兖州东部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琰堡,议事堂。
徐庶正在向蔡琰汇报最新情报。
“主公,韩冲传来密报,青州黄巾大部已受流言影响,开始南下。其中较大一股,号称十万,由渠帅司马俱率领,已攻入山阳郡,刘岱被迫率军亲征。”
“好!”蔡琰眼中闪过一丝锐芒,“刘岱被拖在东部,我军时机将至。”
陈群却面露忧色:“主公,黄巾势大,若刘岱不能阻其兵锋,任其流窜,恐亦会波及我陈留。且刘岱虽出兵,昌邑必然空虚,然我军若此时动兵,以何名义?擅攻州郡,恐成众矢之的。”
蔡琰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堂下众人,缓缓道:
“长文所虑极是。名义……需要一个堂堂正正的名义。”
她顿了顿,看向石韬,“广元,我命你草拟一道檄文,内容嘛……便历数刘岱为政昏聩,不能保境安民,致使黄巾荼毒生灵,更兼此前构陷忠良(暗指其攻打琰堡),无德居此州牧之位。我蔡琰,承天子(虚指)之望,为保陈留百姓,不得已而暂领陈留郡事,以待朝廷明诏。”
此乃“先声夺人”之策,虽不免有“掩耳盗铃”之嫌,但在乱世,有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总比赤裸裸的抢夺要好听得多。
孟建问道:“主公,即便有名,我军兵力,攻取陈留郡治陈留城,可有把握?”
蔡谷立刻抱拳:“末将愿立军令状!”
蔡琰摆手制止蔡谷,冷静分析:
“陈留太守张邈,与刘岱并非一心。刘岱主力东征,陈留守军不多,且张邈此人,重名好士,未必愿为刘岱死战。我军可先取陈留郡西部诸县,若能说动张邈,或可不成而屈人之兵。即便不成,以我琰堡精兵,骤然而发,攻其不备,胜算亦在七成以上。”
她心中还有一个倚仗,那便是记忆碎片中,张邈后来与曹操反目,迎吕布入兖州,说明其并非坚贞不贰之人,在强压与利益诱惑下,立场是可以动摇的。
“此外,”蔡琰补充道,目光投向西方,“我等还需一‘外援’,或至少,需一人‘默许’。”
徐庶立刻领会:“主公是指……曹操?”
“不错。”蔡琰点头,“曹操此前依附袁绍,被表为东郡太守,驻兵顿丘,与我陈留郡西北接壤。他与刘岱亦有龃龉(如之前借粮之事),且素有雄心,必不愿见刘岱安稳占据兖州。我取陈留,若能得其默许,甚至暗中支持,则压力大减。”
如何争取曹操的支持,是关键一步。
蔡琰回忆起前世与曹操在洛阳的短暂交集,以及他那句“文姬先生”的称呼。
此人雄才大略,又兼具奸雄之姿,寻常利益难以打动,须投其所好,或示之以弱,或结为奥援。
“元直,劳你亲笔修书一封,以我之名,送往顿丘,交予曹操。”
蔡琰吩咐道,“信中不必言明我欲取陈留,只言青州黄巾肆虐,刘岱无能,陈留及及可危,我为保境安民,恐需扩充实力,望曹东郡能看在故交之情,于北面暂缓压力,勿使黑山军或其他势力袭扰我之后方。语气要恳切,示之以弱,并附上厚礼。”
徐庶领命:“庶明白,此乃稳住曹操,避免两线作战之策。”
计议已定,琰堡这台战争机器开始全力运转。
兵力暗中向西部边境集结,粮草军械加速调配。
一场旨在夺取陈留郡,奠定基业的行动,即将拉开序幕。
而在北方,曹操接到蔡琰书信时,正与麾下谋士戏志才商议青州局势。
看完信,曹操捋须而笑,对戏志才道:“志才,你看这蔡琰如何?”
戏志才略一思索:“女子身,豪杰心。其志不小。此番书信,名为求援,实为试探,恐其意在陈留。”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刘岱竖子,不足为虑。若蔡琰真能取陈留,于我等而言,未必是坏事。总好过让刘岱或袁术势力渗透进来。她既示弱,我便暂且作壁上观。传令,加强对袁绍方向的警戒,对黑山军保持压力,至于陈留方向……暂不干预。”
他心中暗道:“文姬,便让操看看,你究竟能在这乱世,舞出怎样的风云?”
秋意渐深,肃杀之气笼罩中原。
青徐之地战火纷飞,而陈留郡的上空,亦开始凝聚无形的战云。
蔡琰知道,她等待已久的破局时刻,就要到了。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