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如同熔化的金子,泼洒在琰堡外围广袤的田野上。
沉甸甸的粟稷穗头低垂,在微风中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预示着这是一个难得的丰年。
堡内堡外,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男女老幼几乎全员出动,镰刀挥舞的唰唰声、打谷场上的连枷起落声、运输车辆的吱呀声、以及人们充满希望的笑语声,交织成一曲繁忙的丰收乐章。
蔡琰褪下了平日的深衣,换上了一身便于行动的葛布短打,秀发用布巾利落地束起,亲自出现在最忙碌的田垄间。
她并非要做做样子,而是深知秋收关乎全堡生死存亡,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她仔细查看着粟穗的饱满程度,询问老农收割的时机把握,督促着运输的速度,清秀的面容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干练。
她的身影所到之处,庄客们干劲更足,因为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堡主是与他们同甘共苦的。
毛玠坐镇堡内中枢,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宰相。
他的案头堆满了竹简和帛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块田地的预估产量、人力分配、车辆调度、晾晒场地安排以及仓库存储容量。
他根据不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调整着部署,确保收割、运输、脱粒、晾晒、入库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减少损耗。
《琰堡规制》在这场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和完善,其高效与有序,让几位新投奔的、曾经历过混乱收割的文吏叹为观止。
然而,在这片丰收的喜悦之下,一股暗流始终涌动。蔡谷每日都会将最新的哨探情报送到蔡琰手中。
青龙峪的匪众非但没有因谣言而退缩,反而活动更加频繁,探子像幽灵一样在琰堡周围的山林间出没,甚至试图靠近正在收割的田地区域,虽然都被警惕的暗哨和巡逻队驱离,但那股蠢蠢欲动的恶意几乎可以嗅到。
“主公,‘坐山虎’看来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蔡谷按着腰间的刀柄,眉宇间杀气腾腾,
“弟兄们都憋着一股劲,与其提心吊胆地防备,不如主动出击,端了那贼窝!给我一百精兵,我保证三天之内提‘坐山虎’的人头来见!”
蔡琰的目光从眼前金黄的谷浪移向远方黛色的山峦,那里隐藏着青龙峪的匪巢。她何尝不想永绝后患?但理智告诉她不能冲动。
“蔡谷,你的勇武我知道。但你看这满田的粮食,这是全堡上下辛苦一年的指望,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此时若贸然出兵,胜负难料尚在其次,一旦耽误了农时,或是被敌人调虎离山偷袭了粮仓,我们就算打下十个青龙峪也弥补不了损失。”
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强盗求的是财,是快钱;我们求的是稳,是长久。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她转向毛玠:“先生,我们的‘攻心计’效果如何?”
毛玠捋须答道:“谣言已如种子般撒播出去。据内线回报,青龙峪内部确有人心浮动,几个小山头对‘坐山虎’一意孤行颇为不满,尤其担心招惹琰堡会引来郡府甚至更厉害角色的报复。但‘坐山虎’似乎得到了某种强有力的保证,态度强硬,压制了不同声音。看来,他背后的势力给了他不小的底气。”
“既然如此,那就加强防御,以静制动。”蔡琰决断道,
“传令:一、秋收照常进行,但所有劳作区域必须控制在堡墙强弩射程之内。二、所有护卫及可战青壮,分作三班,一班收割,两班戒备,衣不卸甲,器不离手,轮流替换,确保随时可战。三、妇孺老弱尽量在堡墙附近活动,不得远离。四、每日收割的粮食,必须在日落前全部运回堡内仓库,不得在田间过夜。五、多备火把、哨箭,夜间巡逻队加倍,严防敌人火攻或夜袭。”
这道命令意味着极大的辛苦,每个人都需要付出远超平常的体力。
但当命令通过伍长、里正迅速传达到每一个堡民耳中时,竟无人抱怨。
因为他们亲眼看到堡主与他们一起在田间流汗,亲眼看到仓库里日渐充盈的粮食,更明白这粮食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一种同舟共济、保卫家园的意志,如同潺潺细流,在人们心中无声地汇聚。
这种意志,并非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是在每一个细微的行动中默默传递。
山雨欲来,压抑的氛围如乌云般笼罩着琰堡。
然而,与此同时,丰收的紧迫感也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人们向前。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个秋天的琰堡显得格外不同寻常。
田地里,人们弯腰挥镰,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烁。
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力,每一次挥动镰刀,都意味着一份收获的到来。
金黄色的麦浪在风中翻滚,仿佛是大地的微笑,也是人们辛勤劳作的见证。
田埂旁,持戈警戒的士兵们宛如钢铁长城,他们的身影笔直而威严。
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手中的长戈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堡墙上,弩箭手们严阵以待。
他们的手指紧扣弩弦,弩箭的箭头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
他们的目光如同鹰眼一般,透过城墙的缝隙,扫视着远方的地平线,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威胁。
金戈铁马之气,虽然被硕果累累的秋收图景所掩盖,但却如同一股暗流,在这片土地下涌动。
它是人们保卫家园的决心,是面对困难时不屈的意志,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