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十六年的盛夏,洛阳在蝉鸣声中显得格外忙碌。
随着交州局势的明朗化,朝廷这台精密的机器开始全速运转,要将那片刚刚摆脱割据阴影的土地,彻底纳入新朝的治理体系。
未央宫侧殿,一场关于交州治理方略的御前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诸葛亮手持笏板,将一份由他亲自草拟、经蔡琰多次批阅的《交州安辑并屯田疏》呈上御前。
“陛下,主公,”
诸葛亮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交州初定,百废待兴。
然其地僻远,民情复杂,蛮汉杂处,不可骤以中原法度绳之。
臣与诸公商议,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安辑’与‘实边’四字。”
他详细阐述方略:
“其一,置安南都护府于郁林,总揽交州军政,以原郁林太守为都护,另设长史、司马辅之。
其下各郡,暂以归附之士豪、酋长为太守、县令,许其世袭,然需遣流官为丞、尉,掌文书、刑名、仓廪,并授其子弟入太学或地方官学;
其二,徙中原无地贫民、轻罪囚徒及部分军中退役老兵实边交州,计口授田,贷予种子、耕牛,三年免赋,使其安居;
其三,广设屯田,军屯、民屯并举,尤其于郁林、合浦等郡,择水土丰美处,大规模垦殖,所产粮食,半充军资,半济民用;
其四,鼓励商贾往来,于番禺(广州)、合浦设市舶司,规范海贸,收购交州所产珍珠、犀角、象牙、香料等,输往中原,并输入布匹、盐铁、瓷器;
其五,设‘教化使’,于各郡县兴办义学,授以汉字、农工之术及朝廷律令,渐革旧俗。”
这份方略,既延续了此前对南中“因俗而治”的思路,又加入了更具开拓性的移民实边和经济开发措施,显示出北廷消化新附之地的决心与能力。
蔡琰端坐聆听,待诸葛亮言毕,微微颔首:
“孔明所虑周详。
交州非仅用武之地,更是未来联通海外、辐辏南疆之要冲。
此策甚善,可即颁行。
另,传诏天下,凡愿往交州垦殖之民,除三年免赋外,另免其家原籍三年徭役。
商贾往交州贸易者,关税减半。
务必使交州尽快呈现新貌,成为朝廷稳固之南疆,而非拖累。”
决策已定,诏书很快发出。
中原各地,尤其是人口稠密、土地兼并严重的州郡,闻讯而动者不在少数。
一批批移民在官府组织下,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而商人们的嗅觉更为敏锐,减半的关税和传闻中交州的珍奇物产,驱动着他们的车队和船队开始向南方汇集。
……
就在朝廷紧锣密鼓地经营交州时,荆襄之地的暗流,也因北廷的一系列动作而变得更加汹涌。
襄阳城内,刘备看着手中关于北廷《交州安辑策》的抄本,脸色阴晴不定。
他虽拒绝了孙权“分地”的提议,但内心深处,未尝没有趁乱在交州西部分一杯羹的念头。
然而北廷动作太快,手段也太高明,直接以朝廷大义和实实在在的利益将交州纳入了管理体系,彻底堵死了他任何形式的介入可能。
“移民实边,减赋招商……蔡琰、诸葛亮,所图非小啊。”
刘备放下抄本,语气沉重,
“如此一来,交州民心渐附,不数年间,恐成朝廷稳固之基。而我荆州……”
他没有说下去,但眉宇间的忧色愈发浓重。
关羽冷哼一声:
“大哥何必长他人志气!
我荆州带甲十余万,城坚粮足,北廷纵然势大,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也没那么容易!
待其南下,关某定叫他知道青龙偃月刀的厉害!”
糜竺则忧心忡忡:
“云长勇武,自然不惧。
然北廷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名分,又广施仁政,收揽民心。
观其经营司隶、益州、乃至新定之交州,皆井井有条,国力日盛。
长此以往,此消彼长,我只恐……人心向背啊。”
这时,探马来报,北廷南阳、江夏方向的驻军再次进行大规模轮换调动,新的营寨正在修建,运粮车队络绎于途。
同时,有江边渔民传闻,见到北廷新式楼船在巢湖水域演练,船体巨大,形制奇特。
这些消息,让刘备本就沉重的心情更添一层阴影。
北廷的军事压力,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
建业,吴侯府。
孙权的心情比刘备更为焦躁。
交州的烂摊子让他损兵折将,灰头土脸,最终只勉强保住了对士徽(在吕蒙支持下击败其弟士匡,成为傀儡)名义上管辖的苍梧、南海等东部数郡的微弱影响力,大部分利益和主动权都已丧失。
而北廷在交州西部大刀阔斧的改革,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的脸上。
更让他不安的是周瑜带回的消息。
“主公,北廷水师活动日益频繁,其新式楼船航速、稳定性皆优于我军旧舰。
且据零星情报显示,其似乎在试验某种……新型火攻武器,威力惊人。”
周瑜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忧色,
“我军江防虽固,然北廷势大,若其倾力来攻,恐难久持。
必须尽快找到破局之策。”
“破局?如何破局?”
孙权烦躁地踱步,
“交州已失先手,北廷势成,难道要孤坐以待毙不成?!”
鲁肃沉吟道:
“主公,或可再遣使往荆州,与刘备重申盟好,共商抗北大计。
唇亡齿寒,刘备当明白这个道理。”
周瑜却摇头:
“刘备优柔寡断,首鼠两端,与其联盟,恐反受其累。
亮以为,或可行险一搏。”
“如何行险?”
孙权停下脚步,看向周瑜。
“北廷重心南顾,其司隶、兖州腹地必然相对空虚。”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可遣一智勇之将,率精锐水师,自海路北上,绕过长江防线,突袭青州乃至幽州沿海,焚其粮仓,扰其腹地。
若成,可牵制北廷大量兵力,缓解我正面压力,甚至……可联合北方残余势力,如辽韩州和鲜卑的反叛势力,共抗北廷!”
“跨海远征?”
孙权闻言,碧眼中光芒闪烁,既有冒险的冲动,也有对未知风险的忌惮。
此举若成,自然是一步妙棋;
若败,则江东精锐可能损失惨重。
“此事……容孤细思。”
……
洛阳,蔡琰很快通过不同渠道,获悉了刘备的忧虑与孙权的躁动,甚至对周瑜那大胆的“跨海远征”构想也有所风闻。
“困兽犹斗,其势虽凶,然心已乱。”
蔡琰对诸葛亮评价道,
“刘备畏首畏尾,孙权病急乱投医。
周瑜之策虽险,却也不失为一条路子。
可惜……他们不会有机会了。”
她铺开一份最新的兵力部署图,对诸葛亮道:
“南中大局已定,马忠、李恢足以应付。
命黄老将军,水师主力结束休整,向庐江、合肥一线集结。
南阳、江夏各部,按第二预案,开始前出筑垒。
告诉格物院,‘震天雷’的储备,要加快进度了。”
“主公是打算……”
诸葛亮目光一凝。
“秋风起时,便是用兵之期。”
蔡琰指尖点在长江中游的夏口、江陵位置,语气斩钉截铁,
“先荆后吴,步步为营。
我要在孙权那异想天开的跨海之策实施前,就先打断他的脊梁!
这天下,是时候该彻底清净了。”
帝国的战争齿轮,在完成了前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准备后,终于开始发出铿锵的、指向最终征服的轰鸣。
荆襄之地的上空,战云密布,一场决定南方命运的大战,已如箭在弦上。
而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场风暴,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猛烈,更加彻底。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