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拿起那本厚重的《百草初解》,书页泛黄,散发着陈旧的墨香和药味。他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坐到角落,翻开书页。
神识沉入,书中的文字和图形仿佛活了过来。一种药材,其形态、色泽、气味、生长环境、药性、相生相克、处理时需要注意的火候、刀工禁忌……海量的信息涌入脑海。
若是寻常武徒,光是记忆前一百种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林墨的神识经过太阴玄液长期的滋养,早已远超同阶修士,不仅范围更广,更重要的是极其凝练,对细微处的感知敏锐得可怕。
他看书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复杂的药性信息在他脑中自动分门别类,形成清晰的脉络。不过大半日功夫,厚厚的前一百种药材知识已经牢牢刻印在他记忆深处,甚至还能举一反三,联想到某些药材搭配可能产生的新效果。
合上书,他走到那堆枯藤根前。特制的小刀握在手中,冰凉坚硬。
他回忆着张大师那随手一下的动作。不是简单的削皮,那一下包含了灵力的轻微震荡,恰到好处地震松了表皮与内茎的连接,同时刀锋精准地切入那细微的缝隙。
拿起一根枯藤根,粗糙扎手。他闭眼,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细细感知着根茎的纹理、表皮的厚度、内茎的韧性。
然后,手腕一动。
刀光一闪!
“唰!”
一小截表皮应声而落。但切口处参差不齐,还带下了一丝内茎的纤维。失败了。
林墨脸上没什么表情,将废掉的根茎扔到一旁,拿起第二根。
神识再次感知。调整灵力输出的频率,控制手腕发力的角度和瞬间爆发力。
刀光再闪!
这一次,表皮削下大半,但末尾处还是断在了里面,需要再补一刀。不够完美。
第三根,第四根,第五根……
他不知疲倦地重复着。脚下废弃的根茎越来越多,但他的动作也越来越快,越来越稳。神识高度集中,每一次下刀前的感知都无比清晰,每一次失败后的调整都精准到位。
渐渐地,他手下削出的成品开始变得完整光滑,黄色的内茎毫无损伤。到最后,他甚至不需要刻意去感知,手起刀落,枯藤根的表皮便如同自己脱落般,完整地剥离下来,过程流畅无比。
墙角那堆小山般的枯藤根,迅速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旁边堆放得整整齐齐、处理完美的成品。
当最后一根枯藤根处理完毕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房间里弥漫着枯藤根特有的淡淡土腥味。
林墨放下小刀,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整个过程枯燥至极,他却心无旁骛,完全沉浸在对神识和灵力精准控制的磨练中。
一直假寐的张大师不知何时睁开了眼,他走到那堆处理好的枯藤根前,随手拿起几根仔细检查。
切口平滑,内茎饱满,没有一丝多余的损伤,火候(灵力震荡)把握得恰到好处,完美地保留了全部药性。这水平,已经不比跟了他一两年的学徒差了。
他放下根茎,目光落在林墨身上,依旧是那副臭脸,但眼神深处的那丝惊异却掩不住。
“马马虎虎。”他哼了一声,“看来脑子还不算太笨。明天开始学习控火,要是连最基本的火苗都控制不住,照样滚蛋。”
说完,他扔过来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基础控火要诀》几个字,然后便背着手走了出去,似乎是去用晚饭了。
林墨接过册子。册子很薄,里面记载的是最基础的引动地火、控制火势大小、稳定火焰的心法口诀。这对普通初学者来说,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那种微妙的灵力输出感觉。
但对林墨来说,这似乎并不难。
他拥有星漩,对自身灵力的控制本就精细入微。更重要的是,他修炼《九劫噬灵诀》,经常需要操控灵力去吞噬、炼化外界能量,对于能量形态的变化有着极强的感知力和操控本能。控火,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操控能量形态的一种。
他没有立刻尝试,而是先将册子里的口诀反复看了几遍,理解其原理。然后才走到那个闲置的丹炉前。
引动地火法诀打出。
“噗!”
一簇赤红色的火苗从地火口窜起,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火焰跳动不定,极不稳定。
林墨屏息凝神,按照要诀所述,将自身灵力缓缓输出,尝试去包裹、安抚那躁动的火苗。
第一次,灵力输出稍猛,火苗“轰”地一下窜高,差点烧到屋顶。
第二次,灵力输出又太弱,火苗明灭不定,几乎熄灭。
他并不气馁。神识仔细感知着地火能量与自身灵力接触时的每一分变化,星漩微微调整,灵力的输出变得极其细腻。
第三次……
那躁动的火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握住,猛地一滞,随即开始缓缓收敛,变得温顺起来。火势大小随着他心意的微调而精确变化,时而如豆,时而如拳,稳定得不像话。
不过短短一炷香的时间,那簇地火已然如臂指使。
但这还不够。控火并非只是控制大小和稳定,更需要不同的形态和温度区域来应对炼丹的不同步骤。
他尝试着分裂火焰。神识高度集中,操控着灵力将一团火焰从中分开,形成两簇独立的小火苗。
一开始两簇火苗晃动得厉害,难以维持。但很快就在他精准的灵力操控下稳定下来,并且可以独立控制大小。
然后是三簇、四簇……
直到他能同时稳定控制五簇大小不一的火苗,并在心念动间让它们彼此融合、分离、变换形态。
做完这一切,他额角微微见汗。同时精细控制多股火焰,对神识的消耗不小。但他眼中却闪过一丝亮光。这种对能量的绝对控制感,让他沉醉。
第二天,张大师慢悠悠地踱步进来,准备看看这小子在控火上会出多少洋相。
然后他就看到林墨站在丹炉前,地火口升起五簇火苗,如同五朵赤红的花瓣缓缓旋转,每一簇的大小、温度都截然不同,却稳定得令人发指。
张大师的脚步顿在了门口,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
这小子……是个怪物吗?
他昨天才给的要诀!就算是最有天赋的学徒,要做到稳定控制一股火焰至少也需要三五天!分焰操控更是需要数月的水磨工夫!
他压下心里的震动,板着脸走过去:“花里胡哨!控火是用来炼丹的,不是耍杂技!今天的学习任务,提纯‘铁骨草’!这种草纤维坚韧,耐高温,但内部药液灼热易挥发。需要先用文火软化表皮,再瞬间用武火逼出药液,同时用灵力包裹锁住药性。失败一次,扣除当天份例药材!”
铁骨草,是一种常见但提纯难度颇高的一品灵草,很多正式丹师学徒都经常失手。
张大师扔过来一小捆黑沉沉、坚硬如铁的草药,然后就抱着手臂站在一旁,准备看林墨手忙脚乱。
林墨拿起一根铁骨草。神识扫过,清晰感知到草茎内部那团灼热而活跃的药液。
引动地火。他先分出一股细小温和的火焰,如同暖流般缓缓炙烤着铁骨草坚硬的表皮。
在他的神识感知中,草茎的表皮纤维在热力下慢慢软化。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火候稍大,会伤及内部药液;火候不够,则无法软化。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那表皮软化到极致的一瞬间!
林墨眼神一厉,那股温和的文火骤然变成一道尖细而狂暴的武火,瞬间刺入草茎特定的一点!
同时,他另一股灵力早已做好准备,如同最细腻的网,瞬间包裹住那因受热而即将喷发的药液!
“嗤!”
一声轻响。一滴散发着灼热气息的粘稠液滴被成功逼出,悬浮在火焰之上,被灵力牢牢锁住,没有丝毫挥发。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对时机的把握妙到巅毫。
林墨将这滴铁骨草原液装入玉瓶,递给旁边已经有点愣神的张大师。
张大师接过玉瓶,看着里面那滴能量饱满的赤红液滴,又看了看那根几乎被完美榨干的铁骨草,半天没说话。
这已经不是天赋好能解释的了。这种对火候转换时机的精准把握,对药液喷发瞬间的预判和封锁,简直像是浸淫此道十几年的老手。
他深深看了林墨一眼,这小子身上秘密不少。但他懒得追问,只要能帮他处理好药材,炼出好丹,其他的他不在乎。
“还算……凑合。”张大师把玉瓶丢还给林墨,“这些铁骨草,全部提纯出来。今天做不完,别想吃饭。”
说完,他又背着手走了,只是脚步比来时快了些。
林墨看着那小捆铁骨草,估算了一下数量和时间。任务不轻。
但他只是默默走到丹炉前,再次引动了地火。
枯燥而艰苦的练习再次开始。一根接一根的铁骨草在他手中被完美提纯。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对火候的转换,对灵力的运用,在一次次重复中变得近乎本能。
神识在持续消耗,但又在这种极限运用中缓慢增长,变得越发凝练敏锐。
当最后一根铁骨草提纯完毕时,天色已然大黑。他体内的灵力消耗了近半,神识也感到阵阵疲惫。
但看着面前几十个玉瓶中那纯净的药液,一种充实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条路,他走对了。炼丹,不仅能解决资源问题,更能极致地锤炼他的神识和灵力操控力,这对他的战力提升,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张大师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看了一眼那些玉瓶,没说话,只是扔过来一个小布袋。
林墨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块下品灵石,还有两颗散发着清香的丹药。
“这是你今天的工钱。那两颗‘凝神丹’,能恢复点精神力。明天早点来,学习处理‘蛇涎果’,那玩意有毒,处理的时候小心点,别把自己毒死了。”张大师的声音依旧硬邦邦的,但那份工钱和丹药,却表明了一种认可。
林墨收起布袋和丹药,点了点头:“是,大师。”
他离开百草堂,回到客栈。服下一颗凝神丹,丹药化开,一股清凉的能量涌入识海,疲惫感顿时消散不少。
他盘膝坐下,没有立刻修炼,而是回忆着今天控火和提纯的每一个细节,总结经验,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
黑暗中,他的眼神亮得惊人。
炼丹的大门,正在向他缓缓打开。
喜欢九劫噬天魔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九劫噬天魔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