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太子朱标那如同雷霆震怒般的厉声斥责,犹在殿梁间回荡。
下方跪伏的百官,一个个面色惨白,汗出如浆,噤若寒蝉。
然而,朱标脸上的怒容却迅速退去。
再开口时,语气已然恢复了往日的温和,带着他素来示人的“仁善”:
“诸位大人,且平身吧。”
百官闻言,如蒙大赦,却仍心有余悸,窸窸窣窣地站起身来,大多低垂着头,不敢与太子对视。
“今日,父皇毅然下旨,永革相权,倍增百官俸禄。说实话,此事,孤起初是心存疑虑的。”
“为官者,若只知追求俸禄厚薄,贪图个人享乐,又怎能体会民间疾苦?”
“又如何能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
这话说到了许多尚有良知的官员心坎里,不少人暗暗点头。
“是母后再三劝解于孤。母后言道,‘官员亦是人子、人父、人夫,亦有家小需奉养。
若使其终日为柴米油盐所困,生计艰难,又怎能苛求其一心为公、廉洁奉法?
俸禄倍增,非为纵其享乐,实为去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任事,清廉自守啊!’”
他将马皇后的“慈悯”与“深明大义”刻画得淋漓尽致。
许多官员想到贤德圣明的皇后娘娘如此体恤臣下,心中不由涌起一股暖流和感激,甚至有人眼眶微红。
“然,” 朱标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沉痛:
“母后她……至今尚不知晓胡惟庸等蠹虫贪墨之巨,心底仍对尔等抱有厚望!”
“每日里茶饭不思,与父皇一样殚精竭虑,设法为国库开源节流……”
这强烈的对比,让不少官员羞愧得无地自容,头垂得更低了。
“幸得苍天庇佑,母后的义女,聪慧过人,偶得奇思,想出一开源良策,可解朝廷燃眉之急,亦能惠及天下黎庶。”
朱标适时地抛出了正题,扬声道:“王忠!”
太子近侍太监王忠立刻躬身应道:“老奴在!”
“宣读皇后娘娘关于开源事宜的懿旨!”
“奴婢遵命!” 王忠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杏黄色凤纹懿旨,展开后,宣读道:
“皇后娘娘懿旨:”
“咨尔工部、户部诸臣:”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乃天下之大本,器乃农耕之利器。”
“今闻民间农具多有简陋,效力不彰,致耕种艰辛,产出有限。本宫心甚忧之。”
“特谕:着工部会同将作监,精选良工,广募巧匠,依新式图谱,大批督造新式农具。”
“着户部统筹调度,于各府州县设立‘农具司’,将工部所造新式农具,或平价发卖,或租于贫苦农户使用。”
“此举所获资财,八成充入国库,以实仓廪;余下二成,专款专用。”
“设为‘格物创新赏’,用于嘉奖民间献上有利于农工水利、改善民生之新法、新器者!”
“望工部、户部通力协作,以惠农为始,为国开源,为民谋福。钦此——!”
懿旨宣读完毕,殿内原本压抑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率先出列拿到新式农具图谱,脸上露出激动和欣喜之色!
“臣等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娘娘厚望!” 两位尚书声音洪亮,带着干劲。
许多务实派的官员也纷纷点头,认为此策既发展了生产,又充盈了国库,还惠及了百姓,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政策。
朱标满意地点点头,自动过滤了那些世家官员脸上残余的不以为然,继续道:
“王忠,宣读第二道懿旨。”
王忠再次取出一卷懿旨:
“皇后娘娘懿旨:”
“咨尔礼部、翰林院:”
“蒙以养正,圣功也。孩童启蒙,关乎国运民风。”
“今有《弟子规》一篇,言简意赅,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乃修身立德之根基。”
“特谕:着礼部、翰林院,即刻将此《弟子规》刊印成册,广颁天下学宫、社学,列为蒙童开篇必读之书。”
“并遴选博学鸿儒,予以讲解推广,务使我大明孩童,自幼便知礼仪,明廉耻。钦此——!”
朱标示意内侍将几本装帧精美的《弟子规》样本递给礼部尚书和翰林院掌院学士。
二人恭敬接过,翻开一看,只见内容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却将孝道、友爱、诚信、勤学等基本德行阐述得淋漓尽致,顿时如获至宝!
“臣等领旨!此乃教化之本,善莫大焉!”
礼部尚书激动得胡须微颤,这推广蒙学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和功德!
接连两道务实且得人心的懿旨,让朝堂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然而,朱标并未给众人太多喘息之机,脸色一正,声音陡然提高,抛出了今日最重磅的讯息:
“奉父皇口谕:”
“着礼部、户部、钦天监,即刻着手,共同筹备皇长孙朱雄英,册封皇太孙之大典!”
“待钦天监测算吉日,诏告天下之前,需使四海皆知,我大明三代传承有序,国本稳固如山!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什么?!册封皇太孙?!”
此言一出,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刚刚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
“太子殿下!三思啊!” 一名御史立刻出列,急声道: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太子殿下您亦青春鼎盛,此时册立年仅三岁的皇长孙为太孙,是否操之过急? 恐非国家之福啊!”
“是啊殿下!国储乃国之根本,当以长君为稳!皇长孙年岁太小。”
“册立太孙,恐启小人窥伺之心,反致东宫不安啊!”
另一名世家出身的给事中也连忙附和。
反对之声再次响起,直指“幼主在位,易生祸乱”的核心担忧。
朱标面沉似水,尚未开口。
武将班列中,炸响一声如同惊雷般的怒吼:
“放你娘的屁!”
只见永昌侯蓝玉大步踏出,须发戟张,双目圆瞪,指着那几名反对的文官骂道:
“尔等腐儒,懂得什么狗屁国本!皇长孙乃太子殿下嫡长子,血脉纯正,聪慧过人,册封太孙,名正言顺!”
声若洪钟,震得人耳膜发聩:“谁敢说册立太孙会致东宫不安?老子第一个拧下他的狗头!”
几乎是同时,郑国公常茂也阴沉着脸站了出来声音不大,却带着混不吝的气息:
“东宫之事,自有陛下、太子殿下圣裁。储位传承,关乎国体,岂容尔等妄加非议?”
“谁再敢多嘴,老子虽然不敢对你们这些官身如何!”
“但是,你们可要看好你们家的孩子,别让我找着机会逮着你们家孩子猛攻!”
喜欢双穿大明:我教雄英开盛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双穿大明:我教雄英开盛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