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学院的“人生规划课”尚未结束,团部那边就传来了一个爆炸性消息:
部队将试点设立“嫂子创业扶持基金”,用于资助驻地军属自主创业、技能提升与项目孵化。
这在全国范围的部队中尚属首次。
消息一经发布,不光嫂子们震惊,连连部几位老参谋都忍不住议论起来。
“咱们这是要搞‘军属创客中心’了?”
“嫂子们真能创出点名堂来?”
然而不到三天,嫂子学院的一张“项目孵化图”就被挂在了团部宣传栏上。
上面清楚列着:
手工布艺项目(负责人:李春花)
农副产品直销项目(负责人:王翠芝)
儿童托育与心理陪伴小课堂(负责人:沈红梅)
晚上夜宵摊点小车计划(负责人:刘雪兰)
乡村文创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李燕)
这些项目,都是嫂子学院第一届“人生规划课”学员们亲自提交的。
原计划只是当练习题交上去,谁知沈知秋默默整理成册,递交给了政委办公室。
**
政委看完后一言未发。
第二天,便找来了军需处、后勤部、妇联驻军联络人一起开会。
沈知秋也被请去参加。
她一进会议室,众人都以为她是来记录的,谁知政委第一个发言就是:
“这位同志,就是嫂子学院的沈知秋。她不仅带出了第一批自主创业嫂子,还带动了军属自我赋能,我们应该给她项目支持。”
会议气氛顿时严肃了。
妇联代表最先发声:“嫂子创业,不只是赚钱,是自尊、自立和家庭和谐的大事。”
军需处长却有疑虑:“但她们有没有运营经验?咱们投钱下去,万一全赔了?”
沈知秋不急不躁,站起身道:
“所以我们不投钱,我们投的是‘信任’和‘启动条件’。”
她提出的方案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启动微型资金,平均每个项目3000元以内;
第二阶段:提供学院配套课程,如预算、营销、管理;
第三阶段:成果验收,评估是否给予进一步扩大资金支持。
她强调,这不是“福利发放”,而是“责任项目”。
**
会议最后,政委拍板:
“同意设立首期‘嫂子创业基金’,总金额不超过两万元,作为试点。”
两万元,对整个部队预算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嫂子们来说,是天大的机会。
**
第二天下午,嫂子学院的公告栏贴出通知:
“嫂子创业基金正式启动,首期项目接受报名申请!”
李春花第一个来找沈知秋,激动得眼圈通红:“知秋,我原以为我们就是给部队烧饭洗衣的命,真没想到还能有这么一天。”
沈知秋递给她一份项目书模板:“这一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你们自己争取来的。”
第二天,李春花交上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
她准备开一个“布艺辅导坊”,教嫂子们缝制儿童用品和军营特色纪念品,第一期目标收入仅定在“300元”,她写道:
“不是赚多少的问题,是我能不能靠自己,让日子多一条出路。”
刘雪兰的夜宵摊点计划也格外引人注目。
她原本就是村里出名的炸鸡高手,打算用这3000元购置小推车和简易煤气炉,每天晚上六点到十点营业,服务对象以附近家属院和驻地官兵为主。
她在申请书中写道:
“我知道炸鸡不能改变世界,但它能让我家的账本多几行数字,也让我儿子学会,妈妈也能自己挣钱。”
**
基金审核一周内,共收到21份项目申请,最终筛选出8个,平均每人获得2000至3000元不等的启动支持。
基金的拨款,不是现金,而是采购相应工具或设备,由后勤部门统一验收、发放。
嫂子们第一次领到创业物资那天,情绪几近沸腾。
有人拿着熨斗和布料包走在操场上,笑得像孩子过年;
有人拿着油锅和手推车在院里试操作,边炸边招呼“你们来尝尝,不收钱,试吃!”
**
就在这热烈气氛中,团长亲自发表讲话:
“我们的嫂子,不是军营外的依附者,而是新时代家庭建设的核心力量。她们自主、自强、自立,值得我们全体尊重与支持。”
**
这一幕被驻地电视台拍摄下来,当晚在本地新闻中播出,标题是:
《军嫂创业路:她们不再只是军人的后方,更是家庭的前线》
第二天,嫂子学院门前贴满了求学咨询条,一位年仅19岁、刚嫁入部队的年轻嫂子激动地说:
“我以为我要等十年才能做点自己的事,没想到现在就能试一试了。”
沈知秋听着她的话,心头微动。
嫂子学院、创业基金、规划课……这一切的发生,不过一年不到。
但她们,真的站起来了。
她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不靠男人,不靠施舍,而靠自己。
喜欢重生1978:军婚撩人,糙汉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78:军婚撩人,糙汉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