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调研团返程不到三天,一纸红头文件正式下达至省妇联办公室。
文件标题为:
《关于启动“嫂子学院”跨区域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
这意味着,“嫂子学院”不再只是边防部队的一次基层试水,而是正式纳入军地联合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创新样本,将在全省——乃至更多军属聚集地区展开“点线面结合”的同步推进。
沈知秋接到妇联秘书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听完内容,她手都僵了一下。
“知秋同志,请你代表原始发起团队,参与我们省级妇联主导的‘跨省复制试点座谈会’,地点就在省会。”
“我……可以带几个学院的嫂子一起去吗?”她下意识问。
电话那头一笑:“当然可以,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光,是整个群体的价值。”
**
动身前一天,边防基地嫂子学院举行了一场简短但热烈的“送行仪式”。
刘雪兰、李春花、王翠芝等人纷纷鼓劲:
“知秋,你放心走,把我们讲过的、哭过的、闹过的、活过的那一套都讲出去!”
“咱嫂子们能从厨房走进讲台,下一步就能走进更大的平台!”
“咱不是去争面子,是让更多像咱一样的军属也能站起来!”
沈知秋听着这群操着方言、穿着朴素却眼神有光的女人们,她的心跳加快了几分。
她知道,她不是去作秀的,她是带着她们的梦想去“开疆拓土”的。
**
省会会议室,座无虚席。
来自不同军分区、妇联系统、高校社会学研究所、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的负责人汇聚一堂。媒体记者也悄然列席。
妇联副主席宣布了“嫂子学院复制试点”的三项核心方向:
课程体系标准化
建立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统一课程架构。
师资培训机制化
由原始讲师团队负责“带教式”辅导,每地孵化本地讲师队伍。
组织嵌入网络化
嫂子学院将优先与军分区、村镇妇联、基层党组织联动,形成点对点支持网络。
而在座谈环节中,沈知秋带来的“边防嫂子团”直接炸裂全场。
她们用最真实的口音、最朴实的语言,把一个个“锅台改讲台”的故事娓娓道来。
李春花甚至现场展示“嫂子课程游戏教学法”——一边用花布展示家庭收支清单,一边引导嫂子们用贴纸“理财分配”。
现场笑声频频,甚至连省妇联主任都被逗笑了,连连点头:“这才是妇联工作真正该落地的样子!”
**
会后,三地当场提交试点申请:
荆南军分区,提出打造“新兵嫂入营前培训项目”,以嫂子学院为样板导入基础课程。
中原农垦局妇联,希望结合农业改革方向,培养“家庭副业+军属市场”新业态。
青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拟以嫂子学院为基础平台,承接“军属就业协助计划”。
妇联副主席当场拍板:“全支持!我们将在下月正式挂牌首批三所跨省嫂子学院试点单位。”
沈知秋脑子都有些晕。
从小课堂到军区调研,再到全省跨区域复制——这一切,快得不像真的。
她不敢懈怠,当晚就在宾馆写了三页试点建议书,包括:
区域课程适配指南;
师资本地孵化路径;
社区心理互助小组并联模式;
与地方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方式。
她甚至把嫂子学院的“骂人平衡术”和“情绪炒菜法”都列进了建议书里。
因为她知道,很多“看起来不专业”的经验,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底层办法。
**
回程路上,王翠芝躺在火车卧铺上,一边嚼花生米一边感慨:
“知秋,我说实话,我都没上过一天学,现在居然成了跨省巡讲师,这要是让我男人知道了,估计能吓掉下巴。”
沈知秋轻笑:“咱现在,是国家培养的嫂子代表。”
车厢里一阵笑。
她们知道,这个国家在变。
不仅军队在变,女人们也在变。
嫂子学院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政绩工程,更不是一个热闹场面。
它是一个火种——
从一个灶台出发,一点点烧进更广阔的天地。
喜欢重生1978:军婚撩人,糙汉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78:军婚撩人,糙汉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