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声传来
嫂子学院越办越红火,消息早已传到公社、县里的耳朵里。
一天傍晚,玉华刚从集市回来,就听到大队书记张有才神神秘秘地说:“玉华,你们嫂子学院,可是被县里点了名!”
玉华心头一紧,放下筐子问:“点名?是好事还是坏事?”
张有才叹口气:“好也好,坏也坏。县里会上说了,你们嫂子学院是‘农村妇女自发组织,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子’,这是夸你们。可后头又加了一句——‘要注意防止资本主义苗头,避免脱离集体’。”
嫂子们听说后心里都悬了,有的担忧:“不会给掐死吧?”有的则兴奋:“说明咱们做得有动静了!”
玉华沉默片刻,心里明白:嫂子学院已经走到风口浪尖。
二、县里来人
没过几天,县里真派人下来了。
来的是县妇联的一位干事王兰,还有县委组织部的一位干部。王兰三十来岁,干练利落,一进院子就笑着说:“我早听说你们嫂子学院,今天特意来看看。”
嫂子们紧张得不行,纷纷收拾衣裳、端茶倒水。
玉华镇定下来,笑迎道:“嫂子们都是粗人,学院办得简陋,您别嫌弃。”
王兰环顾一圈,看见黑板上还留着“利、情、面”三个大字,忍不住挑了挑眉:“你们还真讲课呢?”
玉华笑着解释:“嫂子们没文化,但能学点实用的。咱讲的课,不是书本上的,是过日子的。”
王兰没说什么,只是拿小本子记了几笔。
三、暗暗较劲
县委组织部的干部可没那么客气,板着脸说:“你们这是自发组织,既没批文,也没归属,万一搞偏了怎么办?妇女嘛,最好还是安分守家,别折腾。”
嫂子们脸色一沉,眼里透着不服气。刘翠小声嘀咕:“咱挣钱养家也是错?”
玉华心里一急,却忍住火气,换上一副笑脸:“干部同志说得对,嫂子学院不是为了折腾,是为了更好地支持集体和家庭。嫂子们挣钱,不是往自己兜里揣,而是补贴家用,减轻男人负担,孩子也能上学。”
王兰看了玉华一眼,眼里闪过一丝欣赏。
四、意外的肯定
视察快结束时,嫂子们端上她们最新试验的“杂粮豆腐”和“红薯粉条”。
王兰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味道不错!要是能推广出去,不仅嫂子们能增收,还能丰富县里的副食品供应。”
组织部干部本想挑刺,结果被王兰一句话压了下去:“嫂子们自力更生,有干劲,这是好事。只是要加强引导,避免走弯路。”
临走时,王兰意味深长地对玉华说:“你这嫂子学院,搞得不错。不过,路怎么走,要想清楚。我们妇联以后可能会找你合作。”
五、风雨欲来
县里的人一走,嫂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玉华,咱们是不是要收起来了?”
“县里都知道了,怕是不能随便干了。”
“可妇联那个王同志,不是挺支持吗?”
玉华抬起头,眼神坚定:“姐妹们,既然县里看见了,咱们就得更谨慎。但怕也没用,干下去才有希望。嫂子学院,绝不能半途而废!”
喜欢重生1978:军婚撩人,糙汉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78:军婚撩人,糙汉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