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长叹一声,将手中那份记录着流言细节的绢帛轻轻放在案上,揉了揉眉心:“韩文约此计,毒辣异常。他不与我等争一时之短长,专攻人心弱点。凉州地远民悍,本就对朝廷心存隔阂,董卓旧事更是如同阴影。此谣一出,恰似将这阴影无限放大,点燃了凉州人骨子里的地域之见与生存恐惧。”
他站起身,走到简陋的沙盘前,手指划过武威、金城、陇西:“如今,若我军执意出兵,则每前进一步,在当地人眼中,不再是王师平叛,而是‘关中人’来屠戮‘凉州人’。韩遂、宋建反而被塑造成了保卫乡土的英雄。民心若此,我军纵有强弓硬弩,亦如深陷泥沼,寸步难行。强行进军,非但事倍功半,更可能激起更大规模的民变,届时凉州真将糜烂,难以收拾。”
黄忠沉声道:“公达,可有良策破此僵局?”
荀攸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攸所长者,庙堂算略,临阵机变。然此等蛊惑人心、操纵舆论之事,非攸所擅。韩遂此计,看似粗陋,却直指人性根本,近乎阳谋,短期内难有万全之策可解。攸以为……此事牵涉甚大,已非单纯军事所能应对,当立即禀明陛下,请朝廷定夺!”
黄忠闻言,沉默片刻,重重点头:“也罢!即刻以八百里加急,将此处详情及公达判断,呈报陛下!”
……
数日后,长安,未央宫暖阁。
刘协放下荀攸那封字迹工整却透着凝重气息的密信,脸色也沉了下来。他将信递给侍立一旁的郭嘉、贾诩,又示意旁边的诸葛亮、庞统也一同观看。
“好一个韩文约!竟给朕来了这么一手!”刘协冷哼一声,“这‘黄河九曲’,果然名不虚传,弯弯绕绕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郭嘉快速阅毕,狭长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冷意:“陛下,此乃攻心毒计。韩遂意在困守,拖延时间,以待我军生变,或冀州袁绍那边能有所突破。若处理不当,凉州战事迁延日久,耗费钱粮无数,更恐波及并州,使北疆诸胡再生观望之心。”
贾诩默默看完,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了然。他并未立即开口。
这时,年仅十二岁的诸葛亮和十四岁的庞统也已看完信件。两个少年脸上都露出了震惊和思索的神色。他们跟随刘协时日不短,见识了战场征伐、政令谋划,却还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舆论”这把软刀子的可怕威力。这无关兵力多寡,无关城池险固,却能从根本上瓦解敌人的斗志,绑架民意,几近无解!
庞统忍不住低声道:“打仗……居然还可以这样?若无法破解此局,凉州岂非成了死地?并州那边异族不在少数,若闻此风,恐怕也会人心浮动……”
诸葛亮清澈的眼眸中光芒闪烁,接着庞统的话道:“统兄所言极是。此计之毒,在于其利用了信息不畅与地域隔阂。凉州偏远,朝廷仁政难达,百姓易受蒙蔽。韩遂抢先一步占据了‘保卫乡土’的道德高地,使我王师陷入不义之地。学生……又学到了一课。”他的语气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目光灼灼地看向刘协和几位谋士,期待他们如何破解此局。
刘协将两个少年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既是欣慰也有些沉重。乱世之中,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让他们早点见识这些,未必是坏事。
“奉孝,文和,你二人可有良策?”刘协将目光投向自己最倚重的两位智囊。
郭嘉沉吟道:“陛下,谣言止于智者,更需真相与实力来粉碎。可双管齐下,一面陛下颁下明旨,痛斥韩遂、宋建造谣惑众、裹挟百姓之罪,重申朝廷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安定民心。另一面,需选派得力干员,深入凉州,尤其是武威等郡,联络当地尚有良知的大族与部落,揭露韩遂真面目,分化瓦解其联盟。”
这时,贾诩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郭祭酒所言在理。然凉州情况特殊,寻常朝廷官吏前往,恐难取信于人,甚至可能被当成朝廷‘清算’的先兆。最好的办法,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哦?文和细说。”刘协精神一振。
贾诩道:“首先,陛下可发布讨逆檄文,历数韩遂、宋建历年罪状,如劫掠地方、残害忠良、抗拒朝廷、如今更造谣生事、陷黎民于水火等,将其‘保境安民’的伪装彻底撕下,定性为祸乱凉州的元凶巨恶。”
刘协闻言,眼睛一亮,立刻想到了一个人:“说到写檄文骂人……朕倒是想起一位妙人。祢衡如今正在长安吧?立刻宣他入宫!”
祢衡因为骂袁术的那篇文章天下传诵,被天子特招至长安。
内侍领命而去。贾诩继续道:“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需有一部分人,亲自前往凉州,现身说法,稳定人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淡却意有所指:“这些人,最好是凉州籍,且在凉州有一定声望,能让当地百姓听得进去话的人。”
刘协闻言,脑中立刻闪过几个名字,若有所思:“凉州籍,有声望……贾诩就差报名字了,皇甫嵩老将军!他是凉州安定人,威震西陲,在凉州军民心中地位极高!只是他年事已高……”
刘协试探性开口:“皇甫老将军是否合适?”
贾诩接口道:“皇甫义真确是最佳人选,其威望足以震慑宵小,安抚民心。他若肯出面,效果最佳。此外,还有几人,或也可用。”
“谁?”
“原董卓部将,牛辅、李傕、郭汜,以及段煨、张济等人。”贾诩平静地吐出这几个名字。
殿内顿时一静。郭嘉挑眉,诸葛亮和庞统也露出讶异之色。这些可都是曾经的叛将。
贾诩解释道:“陛下,此数人皆出身凉州。牛辅乃董卓女婿,黄忠部曲多是牛辅旧部,李傕、郭汜曾是西凉军大将,在凉州仍有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今归顺朝廷,安然无恙,甚至各有职司,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可破‘朝廷欲尽诛凉人’之谣言。”
他特意提到段煨:“段煨乃武威郡大族段氏出身,段氏在武威根基深厚,若能得到段氏的支持,再加上我们贾氏在武威郡也可使上一些力气,则武威郡人心可定大半。韩遂失去武威豪强支持,其势必衰。”
刘协听得连连点头,贾诩此计,可谓精准地抓住了关键!用凉州人去安抚凉州人,用曾经的“自己人”去打破谣言,再配合段氏、贾氏这些本土大族的势力,足以在韩遂编织的舆论罗网上撕开一个大口子!
“文和深谋远虑,此计大善!”刘协赞道,随即又看向贾诩,“文和你亦是凉州武威人,若你肯亲往……”
贾诩立刻躬身,语气带着一贯的低调与疏离:“陛下,诩才疏学浅,在凉州亦无名望,不过一介寒士,人微言轻,去了亦无大用。况且,长安事务繁杂,绣衣府诸多事宜亦需人打理。”他巧妙地将自己摘了出去,显然不愿亲涉险地,也不想过于抛头露面。
刘协知他性情,也不勉强,笑道:“是朕考虑不周,文和还是留在朕身边参赞机要为好。”
正说话间,内侍引着一人步入暖阁。来人衣衫略显不整,头发也只是随意束起,但眉宇间那股睥睨一切的狂傲之气却丝毫未减,正是被特招入京有文化的“喷王”祢衡祢正平。
“平原祢衡,参见陛下!”祢衡随意地拱了拱手,算是行礼,目光却已好奇地打量起殿内的郭嘉、贾诩等人,尤其在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少年身上停留了片刻。
刘协也不计较他的失礼,直接将凉州之事和韩遂散布谣言的情况简要说了一遍,末了道:“正平,朕欲草檄文,痛斥韩遂、宋建二逆造谣惑众、祸乱凉州之罪,你可愿执笔?”
祢衡一听,顿时双眼放光,仿佛看到了绝佳的猎物,那股子狂士劲头立刻上来了:“哈哈哈!我道何事,原来是韩遂、宋建那两个跳梁小丑!陛下放心,此等无君无父、陷害黎民之贼,衡必以笔为刀,将其丑恶面目昭示天下!”
他也不等刘协再吩咐,当即就在殿中踱起步来,一边踱步,一边口中已是念念有词,文思如泉涌:
“盖闻乱臣贼子,人神共愤!今有金城朽木韩遂、陇西腐草宋建者,豺狼成性,虺蜴为心!荼毒生灵;卓死之后,不思悔改,反割据自雄,视凉州为私产,视百姓如刍狗!”
旁边早有准备好的尚书郎赶紧铺开绢帛,奋笔疾书,记录祢衡这即兴而作的诛心之文。
“尔等盘踞西陲,罪孽滔天!其一,勾结外敌,引狼入室,寇掠州郡,致使陇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此其罪一也!”
“其二,抗拒王命,阻断驿路,使陛下仁政不得下布,朝廷德音难达黎庶!凉州本汉家疆土,尔等竟视同禁脔,隔绝中外,此其罪二也!”
“其三,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凉州本已地瘠民贫,尔等犹自刮地三尺,强征壮丁,致使田园荒芜,饿殍载道!此其罪三也!”
祢衡越说越快,声音越来越高,言辞也越来越犀利:
“其四,尤为可恨者,乃造作妖言,惑乱人心!竟敢污蔑天子,言欲尽诛凉人!此等无稽之谈,滑天下之大稽!陛下自诛董卓以来,仁政频施,泽被四海!收流民以屯田,活命无数;赦降卒以整编,量才录用!牛辅、李傕、郭汜等,皆曾附逆,今归顺朝廷,陛下宽宏,皆授官职,安然无恙!此乃天下共见,岂容尔等信口雌黄?!”
他猛地转身,手指仿佛遥指凉州方向,厉声喝道:
“尔等散布谣言,非为保境安民,实乃为一己之私,裹挟无辜百姓为尔等殉葬!尔等才是凉州祸乱之源,百姓苦难之根!凉州忠义士民,岂能受尔等蒙蔽,为虎作伥?!”
“今天子明诏:只诛首恶韩遂、宋建,其余胁从,无论汉胡,但能幡然醒悟,弃暗投明,朝廷概不追究!若能献贼首级者,赏千金!若执迷不悟,甘为二贼陪葬,则天兵一到,齑粉不留!”
“檄文到日,尔其详之!速速悔悟,犹未为晚!”
一篇千余字的讨逆檄文,祢衡几乎是脱口而出,文采飞扬,气势磅礴,将韩遂、宋建批得体无完肤,同时又清晰地传达了朝廷“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的政策。殿内众人,包括郭嘉、贾诩,都听得微微颔首,虽觉其文风过于激烈,但用于此刻,正合适不过!
刘协感叹,照比骂袁术的文章还是差了点,或许在天子以及众多大臣面前有所收敛,果然还是更喜欢之前的那个他。
刘协抚掌大笑:“好!正平果然快笔!此文便定为《讨韩遂宋建檄》,连同朕的安抚诏书,即刻刊印,以朝廷邸报形式,加急发往凉州各郡,尤其是武威、金城、陇西!朕要让凉州的百姓,都听到朝廷的声音!”
贾诩此时又补充道:“陛下,除檄文诏令外,可再派精干人员,携带部分物资,前往朝廷已控制的凉州边境或即将攻略的地区,设立临时榷场,以极优惠的价格与当地百姓交易粮食、盐巴、布匹等必需品。行动胜于雄辩,让凉州百姓亲眼见到、亲身感受到朝廷的仁政与实惠,谣言自破。”
“善!”刘协从谏如流,“此事由子敬(鲁肃)协调办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锐利:“传朕旨意:即刻以六百里加急,征调牛辅、李傕、郭汜、段煨等人,火速回长安述职!朕要亲自面授机宜,请他们为稳定凉州,再建功业!”
一道道命令迅速从未央宫发出。针对韩遂舆论战的全面反击,就此拉开序幕。暖阁内,诸葛亮与庞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明悟。原来,战争不止在沙场,更在人心。而破局之道,在于更高明的舆论引导、更精准的力量运用,以及……更彻底的“以毒攻毒”。
他们看着淡然自若的贾诩、狂放不羁的祢衡,以及果断决策的天子,只觉得这乱世的谋略之道,真是深如瀚海,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