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请书的撰写进入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乔琳几乎将所有的清醒时间都投入其中,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她需要将那个宏大而精妙的构想,拆解成一步步可执行、可验证的研究计划,用严谨的语言说服评审专家,同时也要规划好团队未来数年的研究路径。
这不仅仅是学术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她统筹规划能力的极致挑战。她反复推敲着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可行性,计算着每一笔经费需求的合理性,斟酌着每一个合作单位可能带来的优势与风险。大量繁杂的信息需要处理,无数细节需要敲定。
在这高强度、多维度的压力下,乔琳清晰地感受到体内青莲本源运转模式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均匀地滋养着她的身体和精神,而是仿佛具备了一种初步的“智能”,能随着她心念的焦点,更精准地分配那股温润的生机。
当她长时间盯着屏幕,处理繁琐的预算表格感到眼球干涩、心神疲惫时,一股清凉的气息便会悄然汇聚于双目周围,舒缓着视神经的疲劳,让她重新获得清晰的视觉和专注力。当她与李文斌、张悦就某个技术细节争论不休,思维陷入胶着时,那滋养之力又会更多地流向大脑,如同给高速运转的处理器提供了更稳定的电流,帮助她在纷乱的线索中更快地抓住核心矛盾,提出突破性的见解。而当她因为协调不同成员的工作进度而感到心累时,那股力量则会温柔地抚过心口,驱散那丝因人际往来而产生的滞涩感,让她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客观。
这种“按需分配”的滋养,效果显着。乔琳发现自己虽然忙碌,但效率奇高,身体也并未出现透支的迹象。只是对食物的需求变得更大了。她需要摄入更多高能量的食物,米饭、肉类、蛋奶的消耗量明显增加。这些寻常的食物进入体内,便被那株扎根于生命本源的青莲虚影高效地汲取、转化,成为支撑她超常消耗的纯粹能量。她的肌肤在这种持续优化下,透出一种健康的莹润,即便熬夜也不见晦暗;五官轮廓在潜移默化中,愈发趋于一种毫无匠气的和谐与精致,眼神沉静,却仿佛能洞悉事物本质。
这天下午,她正在审阅李文斌提交的一组初步模拟数据,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的名字是“王亚珍”。
乔琳微微蹙眉,母亲很少主动联系她,尤其是在父亲去世后,她们之间的联系更趋于一种例行公事般的问候与经济支持。她划开接听键,语气平静无波:“妈。”
“琳琳啊,”王亚珍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甚至有些刻意的讨好,“没打扰你工作吧?我听说……你那个什么论文,上了外国很厉害的杂志?街坊邻居都在说呢……”
“嗯,是有这么回事。”乔琳淡淡回应,目光还停留在屏幕的数据上,心绪没有任何起伏。前世母亲在她高考失利后的冷语与失望,早已将那份对亲情的渴望消磨殆尽。如今的联系,不过是责任使然。
“真好,真好……”王亚珍絮叨着,似乎想多说些夸赞的话,却又词穷,最后才绕到正题,“那个……老家房子屋顶有些漏雨,想修一下,你看……”
“需要多少?我晚点转给你。”乔琳直接打断,语气没有不耐,只有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她早已在经济上独立,并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但这与情感上的亲近是两回事。
王亚珍似乎松了口气,又带着点讪讪,报了个数目,又赶紧补充:“你不用担心我,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你……你也别太累着。”
“知道了。还有事吗?”乔琳问。
“没,没了……你忙吧。”
挂断电话,乔琳看着暗下去的屏幕,心中一片平静。对于原生家庭,她早已完成了情感上的切割与安置。青莲本源的滋养让她的内心足够强大和自足,无需再从过往的泥沼或是外界的认可中汲取养分。她就像一株真正独立的大树,根系深植于自己开拓的土壤(知识与事业),风雨不侵。
她将这点小插曲抛诸脑后,继续专注于数据。忽然,她目光一凝,指向屏幕上某个不易察觉的波动:“文斌,这里,第三组数据的噪声模型,可能需要考虑进去一个我们之前忽略的非线性效应。”
李文斌凑过来仔细一看,恍然大悟:“确实!师姐,你这眼睛太毒了!”
乔琳微微摇头,没有居功。她知道,这不仅是经验的积累,或许也与青莲本源持续优化她的生命状态,连带提升了她的感知敏锐度和直觉有关。
几天后,一个周末的傍晚,许妍来了。她没提前打招呼,拎着一袋水果,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明亮。
“姐,忙完了吗?给你送点补给。”许妍笑着,自己熟门熟路地去厨房洗水果。
乔琳放下手中的书,看着她。许妍瘦了些,但精神很好,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比之前更加稳固。
“节目后续反响怎么样?”乔琳问。
“还在持续发酵,压力不小,但也算打开了局面。”许妍将洗好的葡萄递给乔琳,自己在旁边坐下,叹了口气,“就是……跟陆晨,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
乔琳安静地吃着葡萄,等她继续说。
“他那个项目好像遇到了大麻烦,焦头烂额。我们最近几次见面,要么就是他不停地接电话处理工作,要么就是累得一句话都不想多说。”许妍语气平静,带着分析的口吻,“我能感觉到他家里的压力很大,他必须成功,不能失败。所以他现在全部精力都扑在上面,我们之间……好像没什么话可聊了。”
她顿了顿,看向乔琳,眼神清澈:“姐,我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我有我的工作要拼,他有他的难关要闯。我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努力,不需要谁勉强迁就谁,或者刻意寻找共同话题。如果……如果最后发现,两条轨道注定无法交汇,那或许也不是谁的错。”
乔琳看着妹妹,心中最后一丝担忧悄然落下。许妍真的长大了。她不再将爱情视为生活的全部,不再因为对方的疏离而惶恐不安,而是能够冷静地审视关系,将重心牢牢放在自身的成长上。
“你想得很通透。”乔琳肯定道,“专注自身,永远是没错的。”
姐妹俩吃着水果,聊着彼此工作中的趣事和烦恼,气氛温馨而松弛。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勾勒出远楼的轮廓。
送走许妍后,乔琳回到书桌前。项目申请书的最后一个难点,刚刚在姐妹闲聊的放松时刻,悄然有了突破的灵感。她打开文档,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思路如泉涌。
体内,青莲本源平稳流转,温润的生机滋养着她的身心,支撑着她在这寂静的深夜里,继续向着未知的领域开拓。
微光渐明,照见的不仅是学术的前路,还有身边人成长的足迹,以及她自己愈发澄澈坚定的内心。根系深植,静默生长,她的世界,正以自己的节奏,稳步拓宽。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