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前沿峰会的日期如同一个清晰的坐标,标注在乔琳繁忙日程表的中央。从瑞典归来后,她没有丝毫停歇,立刻投入了更为紧张的工作中。大会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需要将诺奖周报告的内容进一步提炼、深化,并融入项目启动以来获得的一些最新思路和初步结果,形成一个更能体现她当前学术思考和未来方向的完整体系。
与此同时,新项目的推进也进入了实质阶段。实验室的改造、新仪器的调试、团队成员研究计划的细化,千头万绪,都需要她参与决策。她的时间被切割成更细碎的片段,往往刚结束与仪器供应商的电话会议,就要立刻投入到报告幻灯片的修改中;刚指导完一位博士生理解一个关键概念,又需要审阅李文斌提交的最新模拟数据。
在这种高强度、多任务并行的状态下,乔琳体内青莲本源的运转,展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适应性。它不再仅仅是均匀滋养,也不再是简单的“按需分配”,而是仿佛与她自身的意志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协同。当她需要极度专注地构思报告框架时,滋养之力会更多地汇聚于大脑,支撑着思维以超越常人的清晰和速度运转;当她需要处理繁琐的行政事务时,那股力量又会悄然抚平可能产生的烦躁,维持着她极致的耐心与条理;甚至在短暂的休息间隙,它也能高效地修复着细微的精神损耗,让她如同快速充电般恢复状态。
这种精准而高效的支撑,让她虽忙碌,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内核的稳定与从容。她的外表在这种持续的、深入的优化下,也发生着微妙而显着的变化。肌肤莹润通透,仿佛自带柔光,毫无瑕疵;五官的每一处比例都趋近完美,组合成一张清丽绝俗却又毫无攻击性的面容,沉静时如古井无波,专注时则眸光湛然,能轻易洞穿问题的本质。只是这份过于完美的沉静,偶尔会让她在团队那些年轻的博士生面前,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令人敬畏的距离感。
她对食物的需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不再需要刻意摄入大量食物,但每一餐都必须营养均衡、能量充足。食物在她体内被那株青莲虚影高效地汲取、精炼,转化为最纯粹的生命能量,不仅支撑着她的日常消耗,更持续不断地优化着她的生命本源。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自己的某些感官似乎比以往更加敏锐,比如对光线细微变化的捕捉,对空气中微弱气味的分辨,但这种提升极其细微,尚在常人理解的生理优化范畴之内。
这天傍晚,她刚结束与项目合作方一个漫长的视频会议,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惫。正准备休息片刻,许妍的电话打了过来。
“姐,忙吗?”许妍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但情绪似乎比前几次通话要明朗一些。
“刚结束一个会。你说。”乔琳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渐渐亮起的路灯。
“央媒那边……有进展了。”许妍的语气带着克制后的兴奋,“他们不是要直接介入我的报道,而是以此为切入点,策划了一个更大型的系列专题,关于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他们邀请我作为地方合作记者之一,参与部分调研和内容提供。”
这是一个巧妙且更稳妥的转机。既绕开了地方台内部的阻力,又让许妍的专业能力在更高平台上得到了认可和发挥。
“机会很好。”乔琳客观评价,“但参与度和你自身工作的平衡,需要把握好。”
“我明白。”许妍的声音认真起来,“我会以完成台里的本职工作为主,央媒的调研利用业余时间。而且,这种方式,台里领导反而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也算是为台里争光。”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姐,我觉得……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一个办法。用更高的格局,来化解局部的阻力。”
乔琳微微颔首,能听到妹妹话语中透出的成长与策略,这比单纯的幸运更让她安心。“嗯,思路是对的。保护好自己,量力而行。”
“我知道。你也是,别太累。”许妍叮嘱道。
挂断电话,乔琳心中稍定。许妍正在学会在复杂的现实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缝隙,并且开始懂得借势和规划。这远比一次简单的成功更值得高兴。
她回到书桌前,没有立刻继续工作,而是拿起那份物理学前沿峰会的邀请函,再次仔细阅读着上面的议程和报告要求。体内,青莲本源平稳流转,温润的滋养之力如同深泉,缓缓抚平刚才通话带来的一丝情绪波动,也让她的思维重新变得沉静而专注。
她知道,无论是妹妹在现实中的破局,还是自己在学术上的攀登,都没有捷径可言。依靠的,只能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冷静的判断、坚韧的意志,以及那深植于生命本源、不断反哺自身的、默默无声的支撑。
根基深厚,方能枝繁叶茂,不畏风雨。
她翻开全新的笔记本,开始勾勒大会报告的详细提纲。笔尖在纸面上滑动,发出沉稳的沙沙声,如同植物在寂静中生长。
夜还很长,但她知道,每一点努力的积累,都在为未来的绽放积蓄着力量。她的耀眼,源于此。许妍的坚韧,亦源于此。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