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的暖气开得足,窗外北风呼啸,室内却温暖如春。乔琳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羊绒衫,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映在她专注的瞳孔中。
下周要在学科交叉论坛上作的报告已初具雏形,但她对其中一段推导仍不满意。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这是她陷入深思时的小习惯。就在思绪如乱麻般纠缠时,一股温润的暖流自小腹处缓缓升起,自然而然地抚平了那点焦躁,让她的精神重新凝聚起来。
是了,这里或许可以引入最近看到的一个数学工具,虽然来自另一个领域,但模型内核有相通之处。思路一旦打通,后续的推导便如溪水流淌,顺畅自然。她唇角不自觉地微微扬起,指尖在键盘上飞舞起来。
这种灵光一现的时刻,近来似乎愈发频繁。她将其归功于持续的深度阅读和青莲本源对精神力的滋养,让她的思维更加清晰、专注,也更容易在不同领域的知识间架起桥梁。
“乔琳,还不走?”同办公室的博士后方薇探头进来,她已经裹上了厚厚的外套。
乔琳抬眼,才发现窗外天色已暗。“还有点尾巴,弄完就走。”
“那你锁门哦?周师兄等下是不是要来接你?”方薇挤挤眼睛,带着善意的调侃。自从乔琳和周正的关系明朗后,他偶尔来研究所楼下等她,早已不是秘密。
“他今天不过来了。”乔琳神色不变,语气平静。周正下午发过信息,他导师临时召集讨论,今晚大概率要熬通宵。
“好吧,那你自己注意安全,明天见!”
方薇走后,办公室彻底安静下来。乔琳保存好文档,关掉电脑,并未立刻离开。她喜欢这份工作结束后独处的宁静,能让她从高度集中的状态里慢慢抽离。
手机屏幕亮起,是周正发来的照片。一盏简陋的台灯,照亮摊满纸张的书桌一角,旁边是研究所标配的白瓷杯,里面浓黑的茶液看着都觉苦涩。配文简洁:“鏖战。”
能想象出他此刻微蹙着眉,全神贯注的模样。乔琳拿起手机,回了两个字:“加油。”
没有多余的问候,彼此都明了对方在各自轨道上奔跑的状态。这种互不打扰却又时刻知晓对方存在的连接感,让她觉得舒适。
回到公寓,脱下沾染了室外寒气的外套,屋内熟悉的温暖将她包裹。她先给自己倒了杯温水,慢慢饮下。青莲本源似乎格外喜欢这种从寒冷进入温暖的过渡时刻,流转间带着一丝慵懒的愉悦,驱散了那点从外面带回来的僵冷。
她走进厨房,准备晚餐。冰箱里有周末和周正一起采购的食材,她拿出番茄、鸡蛋和一把青翠的小白菜。简单的番茄鸡蛋面,热腾腾地吃下去,能很好地补充消耗的体力,也符合她身体对能量的朴素需求。
饭后,她照例进行每日不辍的青木养身功修炼。动作早已娴熟于心,呼吸绵长深沉,意识沉静下来,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温润的能量随着招式在四肢百骸间循环往复,像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雕琢、滋养着她的筋骨脏腑。收势之后,额角渗出细密的薄汗,身体却松快通透,疲惫尽消。
洗漱完毕,她坐在书桌前,就着台灯柔和的光线,翻看一本新到的外文期刊。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是夜里唯一的声响。
手机再次震动,还是周正。这次是一张夜空的照片,墨蓝的天幕上挂着几颗疏星,下方是研究所大楼零星的灯光。“暂告段落。准备回窝。”
看来是难关攻克了。乔琳看了眼时间,已是夜里十一点。她回复:“路上小心。”
放下手机,她的目光重新回到期刊论文上,心思却微微飘远。想起他提到过,下个月要去南方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大约要离开一周。
独自出差,对她而言是常态。但意识到将有一周见不到那个人,听不到他偶尔发来的、没什么营养却让人安心的日常汇报,心里某个角落,似乎轻轻动了一下。
那是一种极其细微的陌生感,类似于……习惯被打破前的一点预兆?
她很快收敛了心神,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文字上。个人的情绪与牵绊,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她很清楚,脚下这条攀登学术高峰的路,更多时候,需要的是绝对的专注与独行的勇气。
窗外,似乎有细小的雪籽开始敲打玻璃,发出簌簌的轻响。
今冬的第一场雪,终于落下来了。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在路灯的光晕中翩然降下的雪粒,心中一片澄净。无论是身边多了一个同行者,还是即将到来的短暂分别,都不会改变她前进的方向。
青莲静植于心,默然生长。而她的路,就在脚下,向着那知识殿堂的玉阶之上,一路延伸,无畏风雪。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