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研究所高大的玻璃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斜斜的光斑。乔琳坐在办公桌前,屏幕上复杂的数学模型仿佛一个迷人的漩涡,吸引着她全部的注意力。新课题的深入,如同在密林中开辟新的路径,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谨慎与创造力。
当她沉浸在公式的海洋中时,体内青莲本源那温和而持续的流转,是她能够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和思维清晰的内在基石。它无法直接给予答案,却如同最精密的润滑剂,优化着她大脑的“运行效率”,让灵感在需要时更容易迸发,也让疲惫感来得更慢一些。
手机在桌面上轻轻震动,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乔琳从繁复的符号中暂时抽离,看了一眼,是许妍发来的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截图——周锐的聊天界面。最新一条消息是周锐发来的,他分享了一篇关于近期某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度分析文章,并附言:“许妍姐,这篇文章的角度挺独特的,不知道对你们做新闻有没有启发?[笑脸]”
之前的记录里,还有他几次类似的分享,有时是学术讲座信息,有时是有趣的纪录片推荐,频率不高,内容都或多或少与许妍的工作或可能感兴趣的领域相关。他没有过度殷勤地嘘寒问暖,也没有冒昧地提出邀约,只是这样不温不火地、试图以一种“有价值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停留在许妍的通讯录里。
乔琳看着截图,能想象出周锐在屏幕那端斟酌字句、小心翼翼挑选话题的模样。这种追求方式,带着年轻男孩特有的、想要展现自身价值却又怕唐突佳人的笨拙与真诚。
她放下手机,没有立刻回复。许妍只是将截图发给她,没有附加任何评论或问题,这本身也是一种态度——她在观察,在评估,带着她历经世事沉淀下来的冷静与审慎。
下班回到家,周正已经在厨房里忙碌。锅里炖着汤,香气弥漫在整个公寓。乔琳换下外套,走过去帮忙洗菜。
“周锐最近,”周正一边切着番茄,一边状似随意地提起,“好像对媒体传播和社科领域突然热衷起来了。”
乔琳嗯了一声,将洗净的青菜放在滤篮里沥水:“他给妍妍发了几次文章。”
周正手上动作不停,语气平稳:“这小子,心思倒是用在了正途上。不过,”他顿了顿,侧头看了乔琳一眼,“许妍那边……”
“她没多说。”乔琳接口,“她自己会判断。”
周正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两人都清楚,许妍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姐姐为她情感生活保驾护航的小女孩。她有自己的主见和界限感。
晚餐时,乔琳的食量依旧可观。热汤、饭菜下肚,很好地补充了白日高强度脑力消耗所需的能量。她能感觉到,随着食物的摄入,体内青莲本源的流转似乎都更加欢畅了些,将那源于普通食材的能量,更高效地转化为滋养她身心的养分。她的气色在温暖的灯光下显得红润健康,皮肤透着一层由内而外的细腻光泽。
饭后,乔琳接到许妍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许妍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思路清晰,主要是跟乔琳聊了聊她正在跟进的一个报道项目遇到的阻力,语气里透着职业女性的干练与韧性。直到快挂电话时,她才仿佛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那个周锐……他今天又给我发了篇论文。”
“嗯,我看到了截图。”乔琳应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许妍略带一丝无奈又觉得好笑的声音:“他是不是觉得,我只看学术论文和深度报告?”
乔琳能听出妹妹语气里并没有反感,更多的是一种……对于这种过于“直球”且试图“投其所好”的追求方式的微妙感触。
“你怎么回他的?”乔琳问。
“回了句‘谢谢分享,已阅’。”许妍顿了顿,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姐,我知道你和周正哥的意思。不过,我现在真的没太多心思考虑这些。而且……这种方式,总觉得有点太‘努力’了,反而不太真实。”
乔琳了然。许妍需要的,或许不是一个人刻意迎合她的专业领域,而是一种更自然、更不费力的共鸣与吸引。周锐的初衷是好的,但他的方法,显然还未真正触及许妍内心那扇紧闭的门。
“随你心意就好。”乔琳温声道,一如既往地给予妹妹全然的信任与支持。
挂了电话,乔琳走到书桌前,准备继续白天未完成的工作。体内青莲本源在她心念沉静时,流转得愈发平和深邃,如同月夜下的深潭,映照着她的思维,使其更加清明透彻。她忽然想起前世那个绝望跳河的自己,再看看如今——拥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事业、彼此尊重的伴侣,以及能为之奋斗终生的学术理想。
命运早已被她亲手扭转。而妹妹许妍,也早已拥有了独自面对风雨、自主选择人生的能力。她无需过度担忧,只需像一面沉默而可靠的镜子,在妹妹需要时,映照出她真实的内心,便已足够。
窗外月色清明,室内灯火温然。乔琳的手指重新落在键盘上,清脆的敲击声响起,如同玉珠落盘,带着一种洞悉世事后的沉静力量。明镜在心,不染尘埃,照见自己,也映照他人,却从不替他人做出选择。这,或许就是成长带给她们姐妹,最宝贵的礼物。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