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噙霜有孕的消息带来的波澜尚未完全平息,墨兰(青荷)的心却已沉静下来,专注于如何在这新的局面下,更好地护住母亲与未出世的弟妹。她深知,仅凭直觉和那微量的灵泉水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一个更稳妥、更符合此世认知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于是,她向盛纮请示,以“想为母亲安胎略尽心意,学习些调理常识”为由,获准去家中藏书楼借阅医书。
几本厚重的《妇人良方》、《千金要方》被她小心捧回房中。书页泛黄,带着陈年墨香与微尘的气息。她读得缓慢而吃力,那些阴阳五行、君臣佐使的理论对她而言如同天书,经络穴位图更是错综复杂。她并不气馁,也无意成为杏林高手,目的明确而务实——只为看懂与妇人孕产相关的篇章。
《妇人方》中记载着孕期各阶段的脉象变化、饮食宜忌,以及一些常见不适的缓解方子。她看得尤为仔细。
“妊妇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食宜稻粳,羹宜鱼雁……”她轻声念着,心中默默记下。原来此时胎儿开始长血脉,饮食需得精细,以稻米、鱼雁为佳。这与她之前凭着感觉让母亲多用些温和滋补之物,倒是不谋而合。
她又看到关于“恶阻”(孕吐)的描述,“心中愤闷,头眩四肢怠惰,恶闻食气……”,后面附了些止呕安胎的饮食建议,如陈皮生姜水、砂仁粥等。墨兰(青荷)回想起林噙霜前几日确实有些食欲不振,见到油腻便皱眉,她便让厨房做了些清淡开胃的小菜,又试着在饮食中多加了一小片陈皮,林噙霜用了后,似乎确实舒坦了些。如今对照医书,方知其中道理。
这种将实践与理论相互印证的过程,让她心中渐渐有了底。她不再仅仅依靠那玄而又玄的“感觉”,而是开始尝试构建起一套基于此世医学常识的、更为清晰的养护思路。
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掩护”。
她开始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每日的按摩依旧进行,但手法和重点悄然变化。她不再像之前那样全凭自身气息感应去疏导,而是依据医书上标示的、对孕妇有益的安神、和胃、利腰肾的穴位,如内关、足三里等,进行更有章法的按压。她的手法依旧轻柔,但落在林噙霜身上,却仿佛更能精准地缓解那些腰背酸胀、腿部浮肿的不适。
“阿娘,医书上说按揉此处,可缓解恶心,利腰膝。”她一边操作,一边轻声解释,将一切归功于刚从书中学来的知识。
林噙霜感受到女儿愈发周到且“有理有据”的照顾,心中愈发熨帖,只当女儿是天生聪慧,又肯用心,并未察觉任何异常。那混入饮食中的微量灵泉水,依旧在悄无声息地发挥着最基础的滋养作用。
在饮食上,她的建议也变得更具“说服力”。今日看到书中说某样食材利于安胎,她便“偶然”提起,说在某本杂记或医书上看到,某家夫人有孕时常用此物,母子均安。周雪娘如今对她的话颇为信服,加之理由充分,自是依言安排。
这一日,她读到关于“胎动”的章节,书中言及正常的胎动是“如鱼游水,温和有力”,若“躁动不安,或沉或浮”,则需警惕。她合上书,心中思量。母亲如今孕四月余,想必不久便能感受到胎动了。届时,她需得更仔细地观察,以便能依据“医理”,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异常。
她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几竿翠竹。读这些医书,如同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她能更清晰地看清脚下的路,也让她手中的“工具”——那点微薄的灵泉水和源自自身修炼的温和气息——能在一个更安全、更合理的框架内发挥作用。
知识,便是力量,也是最好的伪装。在这危机四伏的后宅,多一分对医理的了解与运用,便多一分掌控自身与亲人命运的筹码,也多了一层保护自己的屏障。她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谨慎而坚定地走下去,将来自乔琳的模糊认知,巧妙地融入盛墨兰的“勤奋好学”之中,为母亲和未出世的孩子,构筑起一道更为坚实而隐蔽的防护壁垒。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