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宫人的规矩课业终是告一段落。月余的严苛训导,如同一次精心的雕琢,将盛家三位姑娘的言行举止打磨得愈发规整得体。然而,那刻入骨子里的规矩之下,各自的心性却愈发清晰分明。寿安堂的气氛仿佛为之一松,而林栖阁内,一种更深层次的交流,则在规矩的余韵中悄然展开。
这日傍晚,长枫用过晚膳,便习惯性地来到墨兰房中。屋内灯火温煦,墨兰正临帖静心,见兄长来了,便放下笔,为他斟上一杯清茶。窗外月色初升,清辉隐隐,与室内的暖光交织,别有一番宁静。
“妹妹今日总算解脱了,李宫人那般规矩,我看着都觉着累。”长枫呷了口茶,语气带着些许如释重负,但眉宇间却凝聚着新的思索。
墨兰(青荷)微微一笑,眉眼间是经历锤炼后的沉静:“规矩是外在的框架,初时觉得束缚,久了,若能内化于心,倒也让人心定。”她敏锐地察觉到兄长神色间的困惑,自然地引导道,“哥哥今日似乎心有疑虑?”
长枫放下茶盏,正了正神色:“正是。近日读书,于《礼记·玉藻》中见‘君子远庖厨’之句,又思及孟子言齐宣王以羊易牛,乃因‘不忍其觳觫’。这仁心固然可敬,然‘民以食为天’,庖厨之事关乎生计根本,若人人皆远之,岂非将民生根本视为鄙事?这‘不忍之心’与‘食为天’之实,究竟该如何权衡?莫非君子只需怀揣仁心,便可无视实务?”
他近来思考的问题愈发贴近经世济民的根本,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章句义理,这困惑也萦绕他心头许久了。
墨兰(青荷)静心聆听,体内青莲本源带来的思维清明,让她能迅速把握兄长问题核心的矛盾与深意。她并未立即回答,而是略作沉吟,反问道:“哥哥以为,孟子赞齐宣王‘是心足以王矣’,是赞其不入庖厨,还是赞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恻隐之心?”
长枫微微一怔,答道:“自然是赞其恻隐之心。”
“这便是了。”墨兰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如涓涓细流,“‘君子远庖厨’,其本意或许并非轻视庖厨劳作,而是借此修养一份对生命的仁悯与不忍之心。此心,是仁政之始,是体恤百姓的根基。若为官者见百姓困苦如见牛之觳觫,能生不忍,方能推己及人,施行仁政。”
她话锋一转,接着道:“然而,有此仁心,并非意味着要摒弃实务。‘民以食为天’,正是点明了生计之重。君子若只空谈仁心,却不知稼穑之艰、庖厨之劳,不解民生多艰,其仁心便易流于虚妄,如何能制定出贴合实际、利国利民的政策?”
她看着长枫,目光沉静而恳切:“故而,妹妹以为,‘远庖厨’是养心,‘知庖厨’是务实。二者并非对立,而是体用关系。心中有仁悯,方能指引实务的方向,不至冷酷刻薄;通晓实务,方能将仁悯之心落到实处,不至空谈误国。兄长读书,既需涵养此不忍人之心,亦需留心实务,知晓米粮从何而来,明白百姓疾苦何在。如此,将来若有机会为官一方,方能既存仁念,又懂民生,做出真正有益之事。”
这一番剖析,如同拨云见日,将“远庖厨”的修养之义与“重民生”的务实精神巧妙统一起来。长枫只觉豁然开朗,连日来的纠结瞬间消散。
“妹妹此言,真如醍醐灌顶!”他抚掌赞叹,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彩,“是我拘泥于字句,未能领会其中深意。养心与务实,缺一不可。心中有仁,手中有术,方是正道。若只知仁心而鄙薄实务,是为迂腐;若只知实务而毫无仁心,则近乎酷吏。”
他看向墨兰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妹妹虽身处闺阁,其见识之明澈,思虑之周全,对经典理解之通透,远胜许多读死书的男子。
墨兰(青荷)见他领悟,唇边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哥哥过誉了。不过是些浅见。世间道理,往往不在非此即彼的争执中,而在能否把握其根本,融会贯通。”
兄妹二人又就着“仁政”与“实务”的关系探讨了许久,从经典注解谈到前朝政事得失,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室书香与思想碰撞的火花。
夜深人静,送走心潮澎湃、思路清明的兄长后,墨兰独自立于窗前。夜空繁星点点,如同无数智慧的种子洒落苍穹。
与兄长的交流,于她而言,亦是不断厘清自身认知、巩固内心之道的过程。她无法直接参与外界的实务,但她可以在内宅之中,通过引导兄长,间接地影响未来可能惠及一方的理念。她的“仁心”,体现在对身边亲人的关爱与引导,体现在对细微之处的体察;她的“务实”,则在于日复一日修炼自身,经营好林栖阁这片小小的天地,在于将所学的规矩、道理,内化为行事的准则。
青莲本源温顺地流淌,滋养着她的身心与智慧。白日规矩课的金石锤炼,与此刻学问思辨的沉静内省,皆成了滋养她的土壤与清泉。她无需立于朝堂,她的道,同样在每一次清晰的思辨中,在每一份沉静的积累里,在引导兄长走向正途的欣慰中,不断延伸,愈发坚实。
规矩的金石之声已寂,而她内心以青莲为本、以智慧为基的莲台,愈发澄明坚定。道在寻常,亦在脚下。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综影视:青莲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