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把行程表背面那三个字“别相信”看了一会儿,合上文件袋,拉好拉链。他拎起行李箱走出办公室时,天刚亮,楼道里只有保洁阿姨推着拖把车经过。
电梯下行的途中,手机震动了一下。助理发来消息:“航班准时,海外团队已就位,首场路演会议室确认无误。”
他回了个“好”,关掉屏幕。
机场候机厅里,公司高层陆续汇合。有人低声讨论待会要见的投资机构名字,有人翻着ppt最后一页的数据核对稿。没人提老赵,也没人再提那些被撤下的文章。事情过去了,就像雨后的水坑,太阳一出来,自然就干了。
飞机落地后,一行人乘车前往金融中心会场。街道两旁高楼林立,路牌上的文字歪歪扭扭绕成一团,老夫子看了一眼就放弃了辨认。他只记得昨晚金手指推送的一条提醒:“本地投资者偏好直接表达,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七分钟。”
“看来不能照搬国内那一套了。”他对身旁的高管说。
“要不我们先试试看?”对方笑了笑,“反正第一场,算彩排。”
会议厅布置得简洁明了。长桌、投影、翻译耳机一应俱全。台下坐了二十多家国际投资机构代表,西装笔挺,神情平静。没人鼓掌,也没人寒暄。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看了看手表,抬头问:“几点开始?”
“现在。”老夫子走上台,打开激光笔。
他按习惯开场,先讲行业背景,再谈技术突破,语气平稳,逻辑严密。说到一半,台下有人低头刷手机,有人交头接耳,后排两个投资人甚至小声笑了起来。
他停顿了一下,没继续念稿。
刚才那段话,他自己听着都觉得像在上课。
手机在口袋里轻轻震了一下——是金手指启动的提示音。屏幕上跳出三行建议:
1. 停止铺垫,直接报核心数据。
2. 减少抽象描述,增加案例对比。
3. 每三分钟插入一次互动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笑着说道:“刚才那些,是我平时讲课的习惯。可能有点啰嗦。现在我换个方式。”
台下几双眼睛抬了起来。
“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百分之三十七。”他说,“研发投入占比百分之二十一。过去十二个月,所有项目履约零重大违约。”
全场安静。
有人放下手机,拿起笔记录。
有个金发女人微微点头,对旁边同事说了句什么,两人一起看向大屏幕。
老夫子接着说:“我知道你们关心的不是故事,而是能不能赚钱。所以我不讲愿景,只讲事实。”
他调出一张图表,展示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运营情况。“这是我们在越南的项目,上线六个月,用户增长四倍。成本比当地同类平台低百分之十八。”
前排一位穿灰西装的男人举起手:“你们在当地有团队吗?还是远程管理?”
“本地团队二十人,全部本地招聘,总部派驻两名技术督导。”老夫子答,“工资、社保、办公场地,全部按当地法规执行。这是审计报告节选,可以随时查。”
那人没再追问,但身体往前倾了半寸。
气氛松动了一点。
接下来的问答环节,问题一个接一个。有问技术壁垒的,有问政策风险的,也有直接问估值是否虚高的。老夫子一一回应,语气不急不躁。
直到一位德国投资人站起来,声音沉稳:“你们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政策支持。到了海外市场,没有这种红利,凭什么还能复制?”
这个问题一出,全场安静。
好几个代表都盯着老夫子,等着听他是搪塞,还是真有答案。
他没急着说话,而是打开了金手指的“国际市场适应性模型”。三秒后,三条信息自动整理完毕。
“第一,我们在拉美和东南亚已有三个独立运营项目,完全不受中国政策影响。”他指着屏幕,“第二,我们的技术标准通过了ISo认证,设备接口兼容欧美主流系统。第三,根据第三方报告,这类解决方案在新兴市场的需求年增长率是百分之四十五。”
他顿了顿,看着对方:“你说的红利,我们确实享受过。但我们没靠它活着。就像一个人小时候靠父母吃饭,长大后自己挣钱,也不能说他一辈子都不会独立。”
台下传来一声轻笑,随即变成掌声。
德国投资人点点头,坐下了。
这时,后排一个戴眼镜的日本人举手:“你们怎么组建本地化团队?招人标准是什么?”
问题从质疑变成了兴趣。
老夫子心里明白,局面变了。
他正准备回答,手机又震了一下。金手指弹出一条提示:“检测到五位关键代表持续专注超过十分钟,建议开启深度互动模式。”
他合上ppt文件,直接说:“我不想用五分钟总结来说服所有人。但我愿意花五十分钟,回答五个最尖锐的问题——不管多难听。”
台下一阵骚动。
有人互相看了看,像是在确认这不是客套话。
果然,老夫子点名了三位最具影响力的机构代表,一个个请他们提问。有人问资金出境风险,有人问专利归属,还有一个直接问:“如果明年全球经济衰退,你们的增长还能维持吗?”
老夫子坦然承认:“不能保证。但我们的客户集中在民生领域,需求刚性较强。而且我们现金流健康,账上现金能支撑三年零收入。”
这话一出口,好几个代表都在本子上划了重点。
问答结束时,已经超时十五分钟。但没人起身离开。
散场后,几位投资人主动走过来交换名片。一个红头发的女人笑着说:“你最后那个提议挺有意思——敢让人随便问,说明心里没鬼。”
老夫子也笑:“问题是拦不住的。不如早点放进来,省得它在外面撞墙。”
回到酒店,公司高层聚在套房开会。有人拿着记录本汇报:“初步统计,至少七家表达了尽调意愿,其中两家希望尽快安排实地考察。”
“不错了。”另一个高管说,“首场能有这样的反应,比预期强。”
老夫子坐在沙发上,喝了口温水,没说话。
他知道,今天这场算是过了关。不是因为掌声多,而是因为问题变多了。真正不想了解的人,根本不会开口。
晚上十点,团队各自回房休息。他打开笔记本,翻看明天要用的材料。金手指自动同步了今天的演讲反馈分析,标出几个可优化点:
- 语速偏快,尤其在解释财务数据时;
- 手势过多,容易分散注意力;
- 翻译延迟导致两次关键回应被打断。
他一条条记下来,准备明天调整。
正修改着,手机响了。是海外合作方负责人打来的。
“有个事得告诉你。”对方语气严肃,“刚才有家本地媒体收到匿名爆料,说你们在国内被调查过,数据有问题。”
老夫子没停下打字的手。
“他们信吗?”
“不信。我已经把咱们公开的审计编号发过去了,他们查了,说是真实有效的。”
“那就没事。”他说,“等他们想找黑料的时候,发现连假的都编不像,那就说明我们站住了。”
挂了电话,他合上电脑,走到窗边。
窗外城市灯火通明,街道上车辆穿梭。远处一栋大楼的LEd屏正在滚动播放财经新闻,画面一闪而过,正好是他白天演讲的截图。
他看了几秒,转身回桌前,打开新文档,写下明天开场的第一句话。
刚敲完最后一个字,手机又响了。
是一条系统通知:某国际投行内部会议纪要中提到了他们的项目,标签写着“高潜力,需重点关注”。
他没点开详情。
而是把通知关掉,重新打开金手指界面,在今日任务栏最后勾掉一项。
还剩三项未完成。
喜欢老夫子之打工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夫子之打工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