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走进会场的时候,手里还拿着那份密封好的申报材料。走廊的灯刚亮到第三格,他顺手把文件交给助理,对方点头退到后排。他走到前排左侧第三个位置坐下,这是安排好的座次,不靠前也不靠后,刚好能看清所有评委的脸。
台上已经开始有人发言了。第一个上台的是宏远能源的代表,西装笔挺,说话声音洪亮。他说他们公司连续十年零事故运营,系统稳定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现场有几位评委轻轻点头。
第二个是南方电网旗下的创新中心,ppt做得非常精致,满屏都是数据图表。他们重点讲了研发投入占比和专利数量,最后提到正在布局全国六个区域实验室。
老夫子听着,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了两下。他没打开平板,也没翻资料,只是闭眼几秒,心里启动了金手指系统。界面立刻弹出实时分析:目前为止,两位发言者的核心关键词是“规模”“安全”“投入”,但历届获奖项目的权重数据显示,“带动性”和“可复制性”才是关键得分项。
他睁开眼,从包里拿出平板,直接删掉了原定演讲稿的前两页。那上面写着“我们拥有三十七项核心技术专利”“市场占有率行业前三”,现在看,这些话谁都能说。
他重新输入指令:“提取陇西微电案例、接口开放协议、失败实验记录三项内容,生成对比模型。”系统快速响应,三分钟后,新的ppt结构成型。首页不再是公司LoGo,而是一张地图,十二个光点分布在不同城市,其中六个标成了黄色——那是县级单位或偏远地区的企业。
第三个上台的是天科集团的技术总监,四十多岁,语气沉稳。他说完营收和团队规模后,突然加了一句:“我们从不对外输出未完全验证的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稳定性为代价。”
这句话说完,主评委抬起了头,那位环保基金会的女评委也停下笔,看向发言人。
老夫子听见旁边座位传来一声轻笑,转头一看,是另一家候选单位的人在低声议论:“这话明显冲着谁来的。”
他没回应,只是把平板屏幕调亮了些,确认新做的视频片段能正常播放。那段三十秒的无声影像他已经看过好几遍:西北小镇的夜晚,灯光一开始忽明忽暗,后来慢慢稳定下来;墙上贴着的便签纸一页页翻过,上面写着“第十三次失败”“参数重调”“再试一次”。
轮到他上台时,主持人念了他的名字。他站起身,走上台,动作不快也不慢。站定后,他先向刚才发言的天科代表点了点头,对方愣了一下,也点头回礼。
“他们没有百万预算,也没有博士团队。”老夫子开口第一句就这么说,“但他们有电的需求,和改的勇气。”
台下安静了几秒。他没解释是谁,而是按下了播放键。大屏幕上出现了那段视频。没有配乐,没有字幕,只有灯光的变化和纸张翻动的画面。
放完之后,他才继续说:“我们能做的,不是替他们决定怎么用技术,而是把工具交出去。”
有人开始记笔记。主评委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
“上周,陇西微电提交了他们的试运行报告。”老夫子调出一张截图,“他们自己改了调度逻辑,实现了连续三十六小时供电稳定。负责这件事的技术员在留言里写了一句话——‘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创新,但我敢改了。’”
他顿了顿,看向评委席:“我觉得这句话,比任何数据都重要。”
环保基金会的女评委抬起头,问:“你们提供技术支持吗?有没有后续跟踪机制?”
“我们不主动介入。”老夫子回答,“只提供基础接口和文档。所有的改进方案,知识产权归使用者所有。这是我们协议里的明文条款。”
台下有人发出轻微的吸气声。这种做法太少见了,通常企业开放技术都会保留核心权利。
“这不是让利。”他补充道,“是信任的起点。过去一个月,十二家企业用了我们的接口,其中有三家提出了反向优化建议。我们已经采纳了两条,内部算法迭代速度提升了将近一半。”
主评委终于开口:“你是说,外部反馈反而加快了你们的研发节奏?”
“对。”老夫子点头,“社会责任不是成本,是一种新的研发模式。”
他说完最后一句,台下没有立刻响起掌声。评委们都在低头翻材料,有人打开了附件盒,取出那张泛黄的实验日志照片。上面写着“第十七次失败,明天继续”,字迹潦草但清晰。
老夫子走下台,回到座位。他没鼓掌,也没看任何人,只是把手放在膝上,等下一个候选人上台。
但他手机震动了一下。金手指推送了一条简报:“三位评委正在搜索‘技术接口共享协议范本’。”
他嘴角动了动,很快恢复平静。
接下来上台的是滨海新能源的副总,四十出头,语速很快。他强调自家系统经过七轮压力测试,从未出现崩溃情况。说到一半,忽然提到“某些企业盲目开放技术,可能导致基层单位误操作,引发连锁故障”。
这话一出,气氛又紧了半分。
老夫子依旧坐着,这次连眼皮都没抬。他打开平板,翻到前一天晚上收到的私信记录。是一个小公司工程师发来的,说他们试着接入接口后,本地用电波动降低了百分之二十,问他能不能申请更高级权限。
他没回复,但现在觉得可以留着这条信息备用。
滨海副总讲完,评委开始小范围讨论。老夫子趁机扫了一眼其他候选人的状态。宏远能源那位还在整理讲稿,天科代表低头刷手机,脸上没什么表情。
主评委翻到了附件中的合作协议文本,停在最后一页。那里有一行加粗字:“任何基于此接口提出的改进方案,知识产权归使用者所有。”
他用笔在旁边画了个圈。
老夫子看着这一幕,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过去大家比谁跑得快,现在有人开始关心谁能让更多人跑起来。
下一个发言人上台,介绍的是智能调度平台的应用场景。他讲得很细,提到了五个试点城市的数据表现。老夫子听了一会儿,发现对方刻意避开了“开放”“共享”这类词,全程都在讲“自主可控”和“闭环管理”。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ppt,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真正的创新,是让更多人敢动手。”
这句话原本不在计划里,是昨晚改到凌晨时临时加上去的。
演讲全部结束后,评委进入评议准备阶段。主持人宣布暂时休会十五分钟。
老夫子起身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时路过主席台,看见主评委正把那张实验日志的照片拿给旁边的人看,两人一边看一边点头。
他走回座位,坐下的瞬间,手机又震了一下。
金手指更新了分析结果:“舆情倾向监测显示,您陈述后的关键词热度中,‘敢改’上升至第一,‘知识产权归属’位列第三,‘失败记录’被多次引用。”
他把手机扣在桌上,没再看。
评委陆续回到位置。主评委翻开笔记本,清了清嗓子,准备进入下一环节。
老夫子抬起眼,正对上环保基金会女评委的目光。她微微点了下头,像是认可,又像是好奇。
他回了一个点头。
这时,主持人拿起名单,准备宣布接下来的流程。
老夫子的手指轻轻搭在桌沿。
他的ppt还停留在最后一页。
屏幕上的字很安静。
真正的创新,是让更多人敢动手。
喜欢老夫子之打工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夫子之打工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