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盯着邮件附件里的那行字,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一条条往下看。北方科技研究院申报的技术方案,确实和他们的p-07模块有相似之处,但只是表面像。真正的核心逻辑,对方还没摸到边。
他把手机塞进兜里,转身朝技术部走。走廊上几个年轻工程师正凑在一起聊天,笑声不小。
“过了初审,总算能喘口气了吧?”
“可不是嘛,接下来是不是该庆功宴了?”
老夫子脚步没停,直接插话:“谁说战斗结束了?”
几人一愣,回头看见是他,立刻收了笑容。
“对手已经在路上了。”他说,“我们慢一步,就可能被人抄了后路。”
没人再提庆功的事。
半小时后,实验室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国际科研专家也到了,三人一组坐在长桌另一侧,笔记本打开,神情认真。老夫子站在白板前,写下两个字:优化。
“专利只是门槛,性能才是王道。”他说,“我们要让别人就算抄了名字,也跑不出我们的速度。”
有人举手:“现在系统已经很稳了,再改会不会反而出问题?”
“稳定不代表完美。”老夫子看向国际团队的领队,“你们那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明明领先,却被后来者用更高效的版本反超?”
那位专家点点头:“三年前,柏林有个项目,算法结构被复制,但他们靠能耗降低百分之二十,最终拿下标准制定权。”
“我们也走这条路。”老夫子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两条线,“一条是算法重构,提升纠错效率;一条是硬件调优,压低功耗波动。双轨并进。”
会议结束,专项小组当场成立。技术部抽调六名骨干,分成两组,立刻投入测试环境搭建。国际专家带的助手开始导入他们的动态补偿模型,中方程序员一边学习一边适配接口。
第一天晚上,新算法第一次联调运行。
结果出来了——运算中断十七秒。
屏幕上的曲线猛地跌到底,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不行啊,改得太狠了。”一个小伙子摇头,“要不还是退回原版?至少稳定。”
第二天中午,老夫子出现在实验室门口,手里拿着平板。他没说话,先把三组数据调出来:原始版、修改版、中断前后对比。
“问题不在算法。”他说,“是新逻辑和旧散热结构不匹配。信号漂移是因为温度波动触发了保护机制。”
他指着图表中的一段波峰:“这里升温太快,电源管理没跟上节奏。”
技术员们围过来细看,发现确实如此。
“软硬不同步,等于瘸着腿跑步。”老夫子说,“从今天起,两边必须一起调。”
当晚,硬件组重新设计了一套温控反馈回路,把响应时间缩短了四成。算法组则拆解了原来的纠错模块,加入一层动态校验层。
第三轮测试,系统撑住了。
第四轮,速度提升了百分之八。
第五轮,达到百分之十二点六。
有人忍不住喊了一声:“成了!”
老夫子没笑,只问了一句:“还能不能再快一点?”
没人回答。但所有人都默默打开了新的任务单。
接下来几天,优化进入常态化节奏。老夫子推动建立了每日晨会制度,早上九点,所有人汇报进展。每两天提交一次综合报告,所有数据上传共享平台。
他在白板最上方写了一句话:领先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这句话被拍照传到了内部群,还有人做成贴纸贴在电脑上。
有一次晨会上,一个新人提问:“咱们这么拼,到底是为了啥?又不是没通过初审。”
老夫子看了他一眼:“你知道为什么菜市场卖肉的都要现切吗?”
全场安静。
“因为冻肉便宜,现切贵。”他说,“技术也一样。你能做出来的,叫成果;只有你做得比谁都快、都稳,才叫价值。”
那人低头记下了这句话。
国际专家那边也开始主动提建议。他们带来一种新的参数调节方法,能让系统在高负载下自动平衡资源分配。中方团队起初觉得复杂,试了两次后才发现,这招能减少三成人工干预。
双方合作越来越顺。
有次调试到深夜,中方程序员发现外方专家还在改代码。问他怎么还不走,对方笑着说:“我来这儿不是旅游的,是干活的。”
这话传开后,整个团队加班都不再抱怨。
第七天下午,最新一轮压力测试完成。七十二小时连续运行,无中断,平均运算效率提升百分之十四点三,能耗下降百分之九。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老夫子站在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平稳跳动的绿色曲线,终于点了点头。
“但这还不是极限。”他说,“p-07还有空间。”
这时,国际专家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整理的下一步优化方向,包括三个潜在瓶颈点。”
老夫子接过去翻了几页,抬头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随时。”对方说,“只要你们同意接入测试环境。”
“那就今晚。”
他转身对技术组长说:“通知所有人,加个班。”
组长苦笑:“这都第几个‘今晚’了?”
“等哪天对手停下来,我们就停。”
消息传下去后,有人伸懒腰,有人泡咖啡,也有人干脆把外套披在椅背上,摆出不走的架势。
打印机开始工作,一页页测试方案不断吐出。
老夫子走到窗边,外面天已经黑了,整栋楼大部分灯都灭了,只有这一层还亮着。
他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
然后转身走向服务器区。
刚进门,就听见一个技术员喊:“新模型加载失败,报错代码E207!”
他快步走过去,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伸手接过键盘。
“权限给我。”
技术人员让开位置。
老夫子敲了几行指令,删掉一段冗余配置,重新绑定服务端口。
“再试。”
回车键按下,进度条缓缓推进。
绿色。
连接成功。
房间里松了一口气。
“这地方卡了三次了。”有人嘀咕,“每次都是这个端口。”
老夫子没说话,打开日志记录,在备注栏写了一行字:E207错误频发,建议底层通信协议升级。
保存,提交。
他站起身,准备去下一组查看调试情况。
刚走出两步,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新邮件提醒。
他点开,标题是:“关于p-07模块优化路径的补充建议。”
发件人:国际科研团队。
附件里列出了七个新增测试场景,其中一项写着:极端信号干扰下的自恢复能力验证。
老夫子看完,抬头对屋里人说:“别关机。”
“又要加项目?”
“加。”
“现在?”
“马上。”
喜欢老夫子之打工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老夫子之打工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