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妯娌拌嘴因娃吵,花布缝袋送向阳
春末的靠山屯,日头一毒,地里的庄稼就疯长,村里人也跟着忙了起来。男人们下地挣工分,女人们在家洗衣做饭、喂猪养鸡,顺带收拾院子、纳鞋底,孩子们放学放假就漫山遍野地跑,日子过得既忙碌又热闹。
林晓丫上了学,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去学校,下午放学就带着陈向阳,跟林卫东、张山歌一起疯玩。这天是周六,不用上学,晓丫一大早就醒了,缠着娘要吃红糖馒头。王秀兰正在灶房烧火,闻言拍了拍她的小屁股:“你这瓜娃子,天天想吃红糖馒头,红糖不要钱啊?昨天刚给你蒸过,今天吃玉米糊糊配咸菜,听话!”
“不嘛不嘛!”晓丫撒娇,拉着娘的衣角晃,“俺想吃!俺昨天吃瓜得了福利,娘你看!” 她从兜里摸出上次系统给的一小块花布,“这布多好看,俺想做个小口袋,装野果用!”
王秀兰接过花布,是块淡粉色的,上面印着小小的桃花,确实好看:“行吧行吧,给你蒸一个,剩下的红糖得省着点用!这布确实好看,等娘有空,给你缝个小口袋,再给向阳也缝一个,你们俩一人一个,装野果、装弹珠都方便!”
“好耶!谢谢娘!” 晓丫高兴地跳起来,跑到院子里喊陈向阳。
陈向阳早就醒了,正在牛棚门口帮陈大爷劈柴,听到晓丫的声音,立刻放下斧头跑过来:“晓丫姐姐!”
“向阳,俺娘说给俺们缝小口袋,用好看的花布!” 晓丫拉着他的手,献宝似的把花布拿给他看。
陈向阳眼睛一亮,小声说:“真好看,谢谢晓丫姐姐。”
“不用谢!” 晓丫说,“俺们今天去张婶家附近玩呗?听说张婶家的大孙子和二孙子总打架,说不定能看热闹呢!”
陈向阳点点头,他啥都听晓丫的。
两人刚走到张婶家附近,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争吵声,还有孩子的哭声。晓丫眼睛一亮,拉着陈向阳就往张婶家的土坡上跑,趴在坡上往下看——张婶家的院子里,大儿媳和二儿媳正叉着腰对骂,两个小男孩在地上打滚,互相撕扯,哭得惊天动地。
“你家狗蛋凭啥抢俺家石头的弹弓?那是俺娘家陪送的,给石头玩的!” 二儿媳柳氏指着大儿媳赵氏的鼻子,脸红脖子粗地喊。
“啥你娘家陪送的?那弹弓是俺前几天从县城给狗蛋买的,怎么就成你的了?” 赵氏也不示弱,“明明是你家石头抢俺家狗蛋的,还恶人先告状!”
“俺胡说?你问问狗蛋,那弹弓是不是有个木头柄,上面刻着个‘石’字?” 柳氏说。
赵氏转头问趴在地上的大儿子狗蛋:“狗蛋,你说!这弹弓是不是爹给你买的?”
狗蛋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是……是俺的……石头抢俺的……”
“你放屁!” 柳氏的小儿子石头也哭着喊,“是俺的!娘给俺的!上面有‘石’字!”
两个孩子又扭打起来,张婶坐在门槛上,一边抹眼泪一边骂:“造孽啊!都是俺的乖孙,咋就不能好好相处呢?你们两个当娘的,也不知道劝劝,还跟着吵!”
“娘!这能怪俺吗?是她先护着她儿子的!” 赵氏说。
“俺护着俺儿子咋了?总不能让你儿子欺负俺儿子吧?” 柳氏说。
“谁欺负谁还不一定呢!你家石头那野性子,天天抢狗蛋的东西!”
“你家狗蛋才野呢!上次还把俺晒的咸菜推倒了,俺都没跟你计较!”
两人越吵越凶,从弹弓吵到咸菜,又吵到分家时的旧怨——分家时赵氏多分了一个小板凳,柳氏一直记着;柳氏借了赵氏的缝衣针没还,赵氏也翻了出来;甚至连张婶上个月给狗蛋买了块糖,没给石头买,都成了争吵的理由。
周围的邻居听到动静,都跑来看热闹,围在张婶家院子门口,七嘴八舌地议论:
“这俩妯娌,真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没个安生日子!”
“还不是为了孩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至于吗?”
“我看是旧怨没消,借孩子吵架呢!”
“张婶也不容易,两个儿子都结婚了,却天天闹矛盾,够头疼的!”
晓丫趴在土坡上,看得津津有味,还跟陈向阳小声嘀咕:“你说,那弹弓到底是谁的?”
陈向阳摇摇头,小声说:“不知道,不过打架不好。”
“也是,” 晓丫点点头,“不过看热闹真有意思!”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妯娌因娃抢弹弓拌嘴’大戏,吃瓜成功!奖励:鸡蛋四个、蓝布一尺、绣花线四轴(粉、绿、黄、紫)!已发放至宿主家灶房的碗柜里!】
晓丫心里一喜,鸡蛋!蓝布!还有绣花线!正好娘给她们缝小口袋,绣花线能绣好看的花纹!
两人看了一会儿,张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从地里回来了,看到媳妇们吵架,孩子打架,顿时火冒三丈,各自拉着自己的媳妇骂了一顿,又把孩子拉开,这场争吵才总算平息下来。赵氏和柳氏虽然还互相瞪着眼,但也不敢再吵了,各自拉着孩子回了屋。
围观的邻居们见没热闹了,也渐渐散去,嘴里还在议论着刚才的争吵。
“走吧,向阳,俺们回家看看福利去!” 晓丫拉着陈向阳,高高兴兴地往家跑。
回到家,王秀兰正在灶房做饭,晓丫跑进灶房,打开碗柜一看,果然有四个鸡蛋、一尺蓝布和四轴绣花线,心里美滋滋的:“娘!娘!你看!俺又得福利了!四个鸡蛋,还有蓝布和绣花线!”
王秀兰一看,高兴得不行:“哎呀!四个鸡蛋!正好给你们炖鸡蛋羹喝!这蓝布也好看,正好给你和向阳缝小口袋,一个粉色,一个蓝色,多般配!”
林老实从地里回来,看到这些东西,也笑着说:“俺们丫蛋儿真是个福星!走到哪儿都有福利!”
中午,王秀兰炖了鸡蛋羹,四个鸡蛋炖了满满一碗,撒上葱花和盐,香喷喷的。晓丫和陈向阳坐在小桌子旁,王秀兰给他们俩各盛了一碗,林卫东和张山歌也凑过来,眼睛都看直了。
“娘,俺也想吃!” 林卫东说。
“俺也想吃!” 张山歌也说。
“就四个鸡蛋,够丫蛋儿和向阳吃,你们俩想吃,等下次丫蛋儿吃瓜得了福利,娘再给你们炖!” 王秀兰说。
林卫东和张山歌只好作罢,心里暗暗想着,以后要多跟晓丫一起去看热闹,说不定也能得福利。
晓丫舀了一勺鸡蛋羹,喂给陈向阳:“向阳,你吃,可香了!”
陈向阳摇摇头,舀了一勺喂给晓丫:“晓丫姐姐先吃。”
“你吃你吃!俺自己会吃!” 晓丫把他的手推回去。
两个孩子互相推让着,吃得津津有味,王秀兰看着,笑着说:“这俩孩子,真懂事,跟亲兄妹似的!”
下午,王秀兰闲着没事,就拿出粉色和蓝色的布,还有绣花线,给晓丫和陈向阳缝小口袋。晓丫坐在旁边看着,给娘递针递线,陈向阳也坐在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着,偶尔帮着剪线头。
“娘,你给向阳的小口袋绣个小太阳吧!他叫向阳,正好!” 晓丫说。
“好!” 王秀兰答应着,拿起黄色的绣花线,在蓝色的布上绣起了小太阳。
“那俺的呢?俺的绣个小桃花吧!” 晓丫说。
“行!” 王秀兰又拿起粉色的绣花线,在粉色的布上绣起了小桃花。
夕阳西下,两个小口袋终于缝好了。粉色的小口袋上绣着一朵小小的桃花,蓝色的小口袋上绣着一个小小的太阳,针脚细密,好看极了。
王秀兰把小口袋递给晓丫和陈向阳:“来,你们俩的小口袋,试试看合不合适!”
晓丫接过粉色的小口袋,挂在脖子上,大小正合适;陈向阳接过蓝色的小口袋,也挂在脖子上,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真好看!谢谢娘!” 晓丫高兴地说。
“谢谢王婶!” 陈向阳也小声说。
“不用谢!” 王秀兰笑着说,“以后你们摘了野果、捡了弹珠,都能装在小口袋里,丢不了!”
晓丫拉着陈向阳,跑到院子里,拿出自己的玻璃弹珠,放进小口袋里,又摘了几个野果放进去,小口袋正好能装下,可方便了。
“向阳,俺们去大古树下玩弹珠吧!” 晓丫说。
“好!” 陈向阳点点头。
两人跑到大古树下,林卫东和张山歌也在,看到他们的小口袋,都羡慕极了。
“哇!晓丫,向阳,你们的小口袋真好看!” 张山歌说。
“俺娘给俺们缝的!” 晓丫得意地说,“俺的绣了桃花,向阳的绣了太阳!”
“真好看!俺也想要一个!” 林卫东说。
“等俺下次吃瓜得了布票,让俺娘也给你缝一个!” 晓丫说。
四个孩子在大古树下玩弹珠,晓丫和陈向阳一组,林卫东和张山歌一组,玩得不亦乐乎。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大古树下充满了欢声笑语。
玩到天黑,晓丫才带着陈向阳回家。陈向阳的小口袋里装满了玻璃弹珠和野果,他舍不得吃,要带回家给陈大爷尝尝。
回到家,王秀兰已经做好了晚饭,玉米糊糊、窝窝头,还有一盘炒野菜和一碗鸡蛋羹(中午剩下的)。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晓丫把自己的窝窝头掰了一半给陈向阳,陈向阳也把自己的鸡蛋羹舀了一半给晓丫,两人互相照顾,看得王秀兰和林老实心里暖暖的。
吃完饭,晓丫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想: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不仅吃了鸡蛋羹,还得了好看的小口袋,跟向阳一起玩得真开心!以后一定要多吃瓜,得更多的福利,让家人和向阳都过上好日子!
【叮!宿主今日吃瓜积极,与青梅竹马互动温馨,额外奖励:苹果两个(红富士)!已发放至宿主枕头底下!】
晓丫心里一喜,跑到屋里,果然在枕头底下摸到了两个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甜甜的香味。这可是红富士苹果,在70年代的农村,可是稀罕物,只有过年才能吃到!
晓丫拿着苹果,跑到牛棚门口,敲了敲陈向阳的门:“向阳,向阳,俺给你送苹果来了!”
陈向阳打开门,看到晓丫手里的苹果,眼睛一亮:“苹果!”
“嗯!给你一个!可甜了!” 晓丫把一个苹果递给她。
“谢谢晓丫姐姐!” 陈向阳接过苹果,舍不得吃,拿在手里反复看。
“快吃吧!可甜了!” 晓丫说,自己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饱满,真好吃!
陈向阳也咬了一口,眼睛都亮了:“真甜!”
两个孩子坐在牛棚门口的石头上,一边吃苹果,一边看星星,小声说着话,夜色温柔,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晓丫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快乐,有吃瓜系统给的福利,有家人的疼爱,有向阳的陪伴,还有看不完的热闹,这样的生活,简直比蜜还甜!
喜欢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