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返城名额起风波,少女初长成暖人心
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靠山屯的炊烟依旧在清晨准时升起,田地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晓丫已经从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长成了十二三岁的少女。她眉眼长开了,皮肤是健康的粉白色,梳着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垂在肩头,穿着王秀兰用系统奖励的布料做的碎花衬衫,模样清秀又灵动。
陈向阳也长高一截,成了个挺拔的半大少年,眉眼俊朗,性格依旧沉稳,只是看向晓丫时,眼神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他跟着林老实学做木工,手艺日渐精湛,闲暇时还会教晓丫读书写字——这几年,系统偶尔会奖励旧课本和纸笔,晓丫也攒了不少知识,已经能通读简单的故事书了。
这三年里,晓丫“吃瓜”的脚步从未停下。村里张家婆媳拌嘴、李家兄弟分家、王家争宅基地,只要有热闹,总能看到她和陈向阳的身影,系统奖励也源源不断:粮食、布料、药品、学习用品,甚至还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让晓丫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王秀兰用奖励的布料做了不少衣裳,林老实的木工工具也换了新的,陈大爷的身体被系统奖励的补品养得硬朗,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年秋天,一个重磅消息传遍了靠山屯——城里下来了知青返城的政策,每个公社有三个返城名额,凭表现和家庭情况综合评定。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知青点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几年,知青们的心态早已不同。周明踏实肯干,和村里的姑娘小翠处了对象,原本打算扎根农村,可返城名额下来,他心里还是动了——家里就他一个独子,父母年纪大了,盼着他回去;张强一直想回城,这些年没少找机会,如今名额就在眼前,更是志在必得;刘峰心思活络,早就托家里人在城里找了关系,就等着名额;李娟性子温和,家里有弟弟妹妹,也想回去帮衬父母;赵红这些年改了不少,但依旧想回城里过好日子,不愿再待在农村吃苦。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知青点就吵了起来。晓丫和陈向阳正好去送王秀兰做的馒头,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的争吵声。
“名额肯定有俺一个!” 刘峰拍着桌子,大声说,“俺家里已经帮俺联系好了工作,公社那边也打过招呼了,你们就别跟俺抢了!”
“凭啥你说有就有?” 张强立刻反驳,“返城名额是看表现的,俺这几年干了多少活,挣了多少工分,大家有目共睹,你凭啥走关系?”
“俺走关系咋了?” 刘峰嗤笑一声,“能走通关系也是本事!你工分多又咋样?还不是没门路?”
“你这是作弊!” 周明皱着眉说,“返城名额是给有需要的人的,应该公平竞争,凭关系拿到的名额,俺们不服!”
“不服又咋样?” 刘峰仰着头说,“反正名额肯定有俺一个,你们争另外两个去吧!”
“俺也想回城!” 赵红也急了,“俺家里就俺一个女儿,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俺的表现也不差,凭啥不能给俺一个名额?”
“你表现不差?” 张强冷笑,“前几年你干活偷懒,还想多占物资,要不是李书记说你,你能改过来?论表现,李娟比你强多了!”
李娟红着脸,小声说:“俺也想回去,俺弟弟妹妹还小,俺想回去帮衬家里……”
“这么多人想回城,就三个名额,咋分?” 周明叹了口气,“要不咱们找大队书记评评理,按表现和家庭情况来定?”
“评理就评理!” 刘峰说,“俺不怕!俺家里有关系,李书记也得给俺面子!”
“你别太嚣张了!” 张强气得脸通红,“李书记最公道,才不会偏袒你!”
几人吵得不可开交,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大家站在院门口,议论纷纷:
“刘峰这小子,就知道走关系,不地道!”
“张强工分多,表现确实好,该有他一个名额!”
“周明和小翠处对象了,要是回城,小翠咋办?”
“李娟这姑娘踏实,家里也确实困难,该给她一个名额!”
“赵红这几年是改了不少,但比起其他人,还是差点意思!”
晓丫和陈向阳站在人群里,晓丫小声说:“向阳,你觉得谁能拿到名额?”
陈向阳摇摇头:“不知道,按表现来才公平。”
晓丫点点头,心里也觉得应该按表现和家庭情况来定,刘峰走关系太不应该了。
就在这时,大队书记李富贵来了。他刚从公社开会回来,听说知青点吵起来了,连忙赶了过来。
“吵啥吵?” 李富贵皱着眉,大声说,“返城名额是大事,要公平公正,吵能解决问题吗?”
知青们见李富贵来了,都安静了下来。刘峰连忙上前,笑着说:“李书记,您来了!俺家里已经帮俺联系好了工作,您看能不能给俺一个名额?”
“不行!” 李富贵一口拒绝,“名额是公社给的,要按表现和家庭情况来定,谁也不能搞特殊,走关系也没用!”
刘峰的脸色瞬间变了:“李书记,您不给俺面子?”
“俺只给公道面子!” 李富贵说,“现在,咱们就按表现和家庭情况来评定。张强工分最多,表现最好,家里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给一个名额;李娟表现踏实,家里弟弟妹妹小,需要帮衬,给一个名额;周明表现也不错,家里就他一个独子,父母盼着他回去,给一个名额。刘峰,你虽然家庭情况也符合,但你想走关系,不符合公平原则,这次名额没有你;赵红,你前几年表现不好,虽然改了,但比起他们三个,还是差点意思,以后有机会再说。”
“啥?没有俺的名额?” 刘峰急了,“李书记,您不能这么偏心!俺家里有关系,您不给俺名额,俺家里不会放过您的!”
“你少威胁俺!” 李富贵脸色一沉,“俺做事公道,不怕你威胁!你要是再胡搅蛮缠,别说名额了,以后有任何机会,大队都不会考虑你!”
刘峰吓得不敢说话了。他知道,李富贵说到做到,要是真把他惹恼了,他以后想回城都难。只好不甘心地站在一边,瞪着张强、周明和李娟。
赵红也红了眼眶,却没敢争辩——她知道,李富贵的决定是公平的,她确实比不过另外三个人。
“好了,名额就这么定了!” 李富贵说,“你们三个明天去公社办手续,准备回城。刘峰和赵红,也别灰心,以后还有机会。知青们在村里辛苦了这么多年,不管走不走,大队都不会忘了你们的功劳。”
“谢谢李书记!” 张强、周明和李娟连忙道谢,脸上满是激动和喜悦。
围观的村民也纷纷点头,说李书记做得公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刘峰灰溜溜地回屋了,赵红也跟着走了,张强、周明和李娟则围在李富贵身边,询问回城的手续。
晓丫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替张强、周明和李娟高兴。这时,她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围观‘知青返城名额之争’大戏,吃瓜成功!奖励:上海牌手表一块(女式)、的确良布料五丈(粉、白、浅蓝三色)、钢笔两支(英雄牌)、笔记本四本、红糖五斤、鸡蛋五十个、自行车票一张!已发放至宿主家厢房储物柜!】
晓丫心里一喜,眼睛都亮了!上海牌手表!自行车票!这可是天大的惊喜!在那个年代,手表和自行车是“三大件”里的两样,有钱都买不到!还有的确良布料、钢笔、笔记本,正好适合她现在用——她已经上了村里的小学,需要这些学习用品。
“向阳,俺们回家看看!” 晓丫拉着陈向阳的手,高高兴兴地往家跑。
回到家,晓丫一进院子就喊:“娘!爹!系统给了好多奖励,有手表和自行车票!”
王秀兰和林老实正在院子里晒粮食,闻言连忙放下手里的活,拉着晓丫往厢房跑。
打开储物柜,里面的东西让两人惊呆了。一块女式上海牌手表放在盒子里,表盘小巧精致,表带是红色的,好看极了;五丈的确良布料叠得整整齐齐,粉色娇嫩、白色干净、浅蓝清爽,都是时下最流行的颜色;两支英雄牌钢笔和四本笔记本放在一边,还有五斤红糖和五十个鸡蛋,以及一张崭新的自行车票。
“我的娘嘞!手表!自行车票!” 王秀兰激动得声音都发颤,“这可是‘三大件’啊!咱们家也有手表和自行车票了!”
林老实也高兴得合不拢嘴:“真是太好了!有了自行车票,就能买辆自行车,以后进城、干活都方便多了!还有这手表,丫蛋儿戴着,上学也能看时间。”
陈向阳也跟着凑过来看,眼神里满是羡慕。晓丫拿起手表,戴在手腕上,表盘不大不小,正好合适,心里美滋滋的:“娘,这手表真好看!”
“好看!” 王秀兰笑着说,“以后你上学,就能知道时间了,不用再听鸡叫了。”
晓丫又拿起钢笔和笔记本,说:“这些钢笔和笔记本,正好给俺和向阳用,俺们可以一起学习。”
陈向阳点点头,小声说:“谢谢晓丫姐姐。”
“跟俺客气啥!” 晓丫笑着说,“以后俺们一起读书写字,争取都能考上中学!”
接下来的几天,知青点热闹非凡。张强、周明和李娟忙着办理回城手续,村民们也纷纷来送别,给他们送了不少土特产,比如红薯干、花生、腌酸菜。周明和小翠依依不舍,小翠哭着说:“明哥,你回城后,可别忘了俺!”
周明握着小翠的手,眼眶通红:“放心,俺不会忘的!俺回城后,就给你写信,等俺在城里站稳脚跟,就回来接你!”
晓丫和陈向阳也来送他们,晓丫给他们送了几罐系统奖励的水果罐头:“周明哥哥,张强哥哥,李娟姐姐,祝你们一路顺风!”
“谢谢丫蛋儿!” 周明笑着说,“以后有空,俺们会来看你的!”
李娟也红着眼眶,说:“丫蛋儿,你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去城里看看!”
晓丫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城里看看,也看看这些知青哥哥姐姐们。
送走知青后,林老实用自行车票买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黑色的车架,锃亮的车铃,看着就气派。他骑着自行车,带着晓丫和陈向阳去镇上赶集,引来不少村民羡慕的目光。
“爹,自行车真快!” 晓丫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搂着林老实的腰,高兴地说。
“以后爹经常带你们去赶集!” 林老实笑着说,心里满是自豪。
陈向阳坐在另一边,紧紧扶着车座,看着身边的晓丫,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容。
王秀兰用的确良布料给晓丫做了两件衬衫和一条裙子,粉色的衬衫配白色的裙子,穿在晓丫身上,像个小仙子。她又给陈向阳做了一件浅蓝色的衬衫,陈向阳穿上后,更显俊朗了。
晓丫穿着新裙子,戴着上海牌手表,背着新书包(系统奖励的),去村里的小学上学。同学们都羡慕不已,围着她问这问那:
“丫蛋儿,你的手表真好看!是上海牌的吗?”
“你的裙子真漂亮,是的确良的吗?”
“你的书包真好看,还有钢笔和笔记本!”
晓丫笑着点点头,把系统奖励的水果糖分给大家:“给你们吃糖,可甜了!”
同学们接过糖,都高兴极了,围着晓丫叽叽喳喳地说话。陈向阳也在这所小学上学,他坐在晓丫旁边,看到同学们围着晓丫,心里既高兴又有点吃醋,时不时帮晓丫解围:“别围着了,要上课了。”
上课时,老师看到晓丫的钢笔和笔记本,也忍不住称赞:“丫蛋儿,你的学习用品真不错,要好好读书,不辜负这么好的条件。”
“知道了老师!” 晓丫点点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晚上,晓丫和陈向阳一起在院子里复习功课。月光洒在院子里,温柔又明亮,两人坐在石桌旁,一边看书,一边讨论问题。晓丫遇到不懂的,就问陈向阳,陈向阳总是耐心地给她讲解;陈向阳遇到难题,晓丫也会帮着一起思考。
王秀兰端来一碗红糖鸡蛋羹,放在石桌上:“孩子们,累了吧?快吃点东西,补补脑子。”
“谢谢娘!” 晓丫和陈向阳齐声说,拿起勺子,一起吃了起来。
晓丫舀了一勺鸡蛋羹,喂给陈向阳:“向阳,你多吃点,你讲课讲得好辛苦。”
陈向阳张嘴接住,心里暖烘烘的,也舀了一勺,喂给晓丫:“晓丫姐姐,你也多吃点,你学习这么认真。”
林老实和陈大爷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认真学习、互相照顾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林老实笑着说:“咱们丫蛋儿和向阳,以后肯定能考上中学,考上大学,去城里过好日子!”
陈大爷点点头:“是啊,这两个孩子都懂事,有福气,将来肯定有出息!”
晓丫看着身边的陈向阳,心里满是幸福。她觉得,长大的感觉真好,能读书写字,能和向阳一起学习,还有这么多好东西,都是系统和家人给的。她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热闹等着她去看,更多的福利等着她去拿,更多的知识等着她去学习,更多的幸福等着她去体验。
【叮!宿主今日围观‘知青返城之争’大戏,收获丰厚奖励,与青梅竹马共同学习,家庭和睦,额外奖励:牛奶粉两罐(进口)、麦乳精一瓶、水果糖五斤、手工刺绣手帕三条!已发放至宿主枕头下!】
晓丫摸了摸枕头下,果然摸到了牛奶粉、麦乳精、水果糖和刺绣手帕,心里美滋滋的。她决定,明天把麦乳精分给陈大爷和同学们尝尝,把刺绣手帕送给好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夜色渐深,靠山屯笼罩在宁静的月光下。晓丫躺在床上,戴着上海牌手表,想着白天的趣事和未来的憧憬。
喜欢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年代穿书之吃瓜群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