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宇宙的“提问广场”,是一片由无数漂浮的“问题石”组成的星穹。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不同文明的疑问,有的来自地球孩童:“星星会睡觉吗?”有的来自硅基宇宙的晶体幼体:“震动会感到疲惫吗?”还有的来自暗物质宇宙的影子孩子:“黑暗有形状吗?”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却像磁石般吸引着所有对世界好奇的意识。
林夏的意识抵达时,广场上正举行一场特殊的“问答会”。来自不同宇宙的孩子们围坐在一块巨大的“回音石”旁,轮流触摸石头,让自己的问题被所有存在听见。回音石会将问题转化为跨宇宙的共通信号,传递到每个角落,等待着任何形式的回应。
“轮到源生族的朋友了!”主持问答会的,是一位来自逆向时间宇宙的老者,他的声音能同时被过去与未来的意识捕捉。
一只源生族幼体游到回音石前,它的形体此刻像一朵半开的花苞,光尾轻轻点在石头上。一道稚嫩的意识波动扩散开来:“为什么我们会‘想知道’?”
这个问题简单却深刻,让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孩子们都歪着头思考,连回音石都闪烁了三下,像是在认真琢磨。
片刻后,一只硅基宇宙的小晶体首先回应。它发出清脆的震动:“因为我们的分子结构里,藏着‘排列成更复杂形状’的渴望,就像花会努力绽放一样。”
暗物质宇宙的一个影子孩子摇曳着补充:“黑暗里藏着很多悄悄话,我们忍不住想凑过去听。”
地球的一个小女孩举着蜡笔,在自己的问题石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奶奶说,想知道是因为心里有个小钩子,总想去勾住那些好玩的东西。”
源生族幼体的花苞微微颤动,光尾晃了晃,像是听懂了又没完全懂。它又问:“那‘不知道’会难过吗?”
这次,回应的是筑星族的小使者。他刚通过记忆网络学会跨宇宙交流,声音还有些生涩:“我们部落的长老说,‘不知道’像空着的陶罐,正等着装满东西呢。空着的时候,心里会痒痒的,不是难过,是想跑去找东西装进去。”
回音石发出一阵温暖的嗡鸣,将筑星族小使者的话转化为一幅画面:无数个空陶罐在星尘中滚动,遇到有趣的记忆碎片就捡起来装进去,越滚越沉,却也越滚越开心。
源生族幼体的花苞完全绽放了,露出里面闪烁的光点:“那我们可以一起找吗?”
广场上立刻爆发出欢呼。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组队——硅基小晶体负责记录找到的“答案碎片”,暗物质影子孩子擅长在隐秘的角落发现线索,地球小女孩用画笔把答案画成故事,筑星族小使者则负责用歌声记住路线。
林夏的意识看着他们自发组成“探索小队”,心中充满了暖意。这些孩子或许不懂复杂的宇宙法则,却凭本能找到了最珍贵的探索方式——不是独自寻找答案,而是带着彼此的好奇,一起走向未知。
问答会继续进行,更多奇妙的问题被提出:“时间会迷路吗?”“记忆有味道吗?”“不同宇宙的星星会打招呼吗?”每个问题都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多元宇宙中漾开层层涟漪。
有的回应来自年长的文明——叶族的古树用年轮展示时间的“迂回生长”,证明它确实会“绕路”;乐语族的长者用旋律模拟记忆的“味道”,开心的记忆像甜浆果,难过的记忆像带点涩的树叶;声语族的使者则播放了一段星辰语的对话录音,那是本宇宙的恒星与硅基宇宙的晶体星在“互相问候”。
有的回应来自意想不到的地方——迷雾星域的记石碑突然闪烁,用符号回答“被遗忘的记忆也有声音”;时间锚点传递来片段,显示“未选择的时间线里,藏着很多‘如果’”;甚至连本源之地都传来一道微光,回应“所有的提问,都是存在在对自己说话”。
夕阳(以星尘之心的时间计算)西下时,广场上的问题石已经增加了许多新的刻痕。孩子们约定明天在“记忆图书馆”集合,开始他们的第一次联合探索。离开前,他们在回音石上共同刻下了一句话:“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因为问题会带着我们走得更远。”
林夏的意识最后望了一眼提问广场。那些闪烁的问题石像无数颗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多元宇宙的每个角落。她知道,这里永远不会缺少新的问题,就像宇宙永远不会缺少值得探索的奥秘。
下一个信号,来自探索小队的第一个目的地——一片由“疑问星云”构成的区域。那里的星尘会根据观察者的问题改变形态,仿佛在主动配合探索。
林夏的意识朝着星云飞去,她想看看,当一群充满好奇的孩子与一片会“回应”的星云相遇,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
而提问广场的回响,会永远在多元宇宙中回荡,提醒着所有存在:保持好奇,就是保持活着的热情。
喜欢星际共生体的文明博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星际共生体的文明博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