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朱宸濠被废为庶人,锁入诏狱,等待他的将是最严厉的国法制裁。
曾经显赫一时的宁藩一脉,随着那道冰冷的“除名”旨意,彻底烟消云散,其府库、田产尽数抄没充公。
这场震动天下的叛乱,从爆发到平定,不过数月,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仅震慑了所有心怀异志之徒,更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向整个帝国昭示了中央皇权与改革意志的不可动摇。
叛乱平息后的首次大朝会,气氛凝重而肃杀。
皇极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许多人尚且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更有人面如死灰,显然是担心受到宁王案的牵连。
朱厚照高踞龙椅之上,冕旒下的面容平静,却自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他没有过多赘述平叛的细节,而是直接将议题引向了未来。
“宁逆伏诛,乃陛下天威,将士用命之果!”
杨廷和作为首辅,率先出列定调。
“然叛乱虽平,积弊犹在。江西经此战火,百业待兴,尤需能臣干吏,抚慰疮痍,重振民生。臣荐,擢升原江西按察使司佥事吴永年,为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兼领清丈田亩、安抚地方事宜!”
此言一出,殿内微微骚动。
吴永年之名,因泰和清丈与保障平叛后勤,早已传遍朝野。
由他这样一个以“清丈”闻名的干臣来主持战后的江西,其意味不言自明——皇帝不仅要平定叛乱,更要借此机会,将清丈新政在江西这块“试验田”上彻底推行下去!
“准。”
朱厚照没有任何犹豫,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他没有给任何人反对的机会,直接赋予了吴永年更大的权力和舞台。
“告诉吴永年,朕给他两年时间,不仅要让江西恢复元气,更要让江西的田亩册籍,成为天下楷模!抄没的宁王及其党羽田产,部分用以抚恤阵亡将士家属、补偿受战火波及的百姓,其余纳入官田,依‘新白册’之法,招佃耕种,所出充盈国库。”
这是将改革与善后紧密结合,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来争取民心,瓦解旧有势力的根基。
“陛下圣明!”
杨廷和躬身领命,随即又道。
“平叛大将军周遇吉,临危受命,以寡敌众,调度有方,旬月之间平定大逆,居功至伟,当重赏!参将祁山,勇猛果敢,屡立战功;参谋司主事蒋元化,筹谋定策,功不可没;格物院院使鲁胜,督造新炮,利及三军,皆应叙功封赏!”
朱厚照微微颔首:“周遇吉攘乱有功,授镇远伯,加太子太保,仍总督江西军务,整饬卫所,肃清余孽!祁山、孙元化、鲁胜及有功将士,由兵部、吏部、工部会同核功,从优议赏!阵亡者,厚加抚恤,立祠祭祀!”
他对军功的封赏毫不吝啬,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褒奖,更是树立标杆,激励天下将士为国效命。
同时,让周遇吉继续留镇江西,并整饬卫所,意味着军事改革的触角,将借着平叛胜利的东风,深入这片刚刚经历战火的土地。
接着,朱厚照的目光扫过满朝文武,语气变得深沉起来。
“宁逆之乱,其罪固然在自身之贪婪狂妄,然亦足可警醒尔等!若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何来叛乱的土壤?若卫所精悍,武备修明,又何惧区区跳梁小丑?!此番平叛,格物院所献新炮,威力卓着,可见‘实学’之重!京营参谋司,运筹帷幄,可见‘谋略’之要!”
他这是在借题发挥,将叛乱的原因引向更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并再次为自己的各项改革正名。
“传朕旨意!”
朱厚照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帝皇权威的决断。
“以此番平定宁逆之功臣为表率,昭告天下!清丈田亩、开海通商、革新军备、倡兴实学,乃富国强兵之必由之路,国策既定,绝无更易!凡有尽心任事、勇于革新之臣,朕不吝封侯之赏!凡有阳奉阴违、阻挠国策者,宁王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铿锵之言,如同惊雷,在皇极殿内回荡,震得一些心思各异的官员心头狂跳。
这是胜利者的宣言,更是改革者吹响的进军号角。借着平定藩王之乱的绝对权威和军事胜利的余威,朱厚照毫不掩饰地要将自己的意志,强有力地推行下去。
朝会之后,一道道蕴含着崭新意志的诏书,从紫禁城发出,飞向帝国的四面八方。
.......
擢升吴永年、重赏周遇吉等人的消息,连同皇帝在朝会上的强硬表态,迅速通过《京报》和官方的塘报系统传开。
江西,硝烟渐散的战场上,周遇吉接到了新的任命,他立刻着手整编军队,清理附逆卫所,将京营的制度和理念灌输下去。
泰和县,吴永年抚摸着崭新的布政使参政官服,感到了肩上更沉重的担子,但他眼神更加坚定,立即开始筹划如何在全省范围内,稳妥又坚决地推行清丈。
月港,文贵和赵大勇得知朝廷大胜,格物院新炮扬威,更加坚定了开拓海疆、壮大水师的信心。
格物院内,鲁胜和徐明远因功受赏,干劲更足,全力投入到“新式火铳”和“破浪号”战舰的研发之中。
雪后初霁,阳光刺破云层,照耀着劫后重生的大地。
旧的秩序和顽抗,随着宁王的覆灭被猛烈冲刷;新的格局与希望,则在皇帝的意志和无数人的努力下,开始艰难地萌发。
明帝国的航船,在经历了一场险些倾覆的风暴后,校正了方向,鼓起风帆,向着那片未知而充满挑战的深海,再次启航。
喜欢大明执政官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执政官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