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海,北纬 11°23′、东经 125°47′——“幽灵船” 预设的换乘坐标点。铅灰色的天空像一块浸透了水的幕布,低低地压在海面上,狂风卷着浑浊的浪花,狠狠拍打着船体,能见度不足八百米。之前搭载苏叶的灰色货轮正破浪前行,甲板上的集装箱在风浪中微微晃动,看似与普通远洋货轮无异,却在接近预定坐标时,悄悄调整了航向,朝着雾霭深处的某个目标靠近。
货轮底层船舱内,苏叶 —— 此刻的 “叶瑗”,安静地坐在角落的金属长椅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裤子的布料。她的眼神中带着 “研究员对陌生环境的紧张”,偶尔会抬头看向舷窗,仿佛在 “期待” 即将到来的 “完美测试环境”,又藏着一丝 “对未知的不安”。在她身侧,两名穿着黑色工装的看守笔直站立,双手背在身后,眼神锐利地扫过船舱内的每一个角落,连苏叶细微的动作都不放过。
“我们快到了,叶博士。” 左侧的看守突然开口,语气平淡无波,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像是在机械地传达指令,“准备好你的设备,等会儿换乘小艇,直接登船。”
苏叶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像是在 “给自己打气”。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卫衣衣角,然后走到舷窗边,假装 “眺望远方”,目光却透过薄雾,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海面 —— 她需要确认 “海神号” 的大致方位,为后续传递坐标做准备。
几分钟后,前方海平面上,一个巨大的黑色轮廓在灰蒙蒙的雾霭中缓缓显现。
那根本不是情报中提到的 “废弃油轮”。
那是一艘经过彻底改造的巨型舰船 —— 船体长度至少有三百米,宽度超过五十米,比普通货轮大了近三倍。锈迹斑斑的外壳上布满了不规则的附加结构:有的是向外延伸的金属支架,上面安装着不明用途的球形设备;有的是密封的舱门,边缘焊接着厚重的钢板,看起来像是武器发射口;还有密密麻麻的接口,连接着暴露在外的管道和线缆,如同巨兽身上的血管。船身中部矗立着三座高耸的塔楼,最高的一座顶端装有旋转的雷达天线,另外两座则布满了传感器模块,在雾中闪烁着微弱的红色指示灯。它静静地停泊在海面上,任凭风浪拍打船体,却稳如磐石,像一头蛰伏在深海中的巨兽,散发着冰冷、压抑且极具威慑力的危险气息。
这,就是 “幽灵船” 的核心母船 ——“海神号”。
灰色货轮缓缓靠近 “海神号”,对比之下,原本不算小的货轮瞬间变得渺小如玩具。对接过程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沉默而高效:没有鸣笛示意,没有灯光信号交流,只有 “海神号” 侧壁缓缓伸出一道沉重的金属舷梯 —— 舷梯宽约两米,表面布满防滑纹路,两侧装有护栏,底部装有液压装置,精准地搭在货轮的甲板上,连接处发出 “咔嗒” 一声锁定声。
“走吧,叶博士。” 右侧的看守上前一步,做了个 “请” 的手势,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动作快点,不要耽误时间。”
苏叶弯腰抱起脚边的银色密封箱 —— 里面装着 “深渊之语” 原型机,也是她传递情报的关键工具 —— 双手紧紧抱在怀里,像是在 “保护珍贵的设备”。她跟在两名看守身后,踏上了通往 “海神号” 的舷梯。每走一步,脚下的金属都传来轻微的震动,震动频率稳定而有力,仿佛能感受到 “海神号” 内部引擎运转时蕴含的庞大能量,也让她更加确定,这艘船绝不是 “普通走私船” 那么简单。
一踏入 “海神号” 内部,气氛陡然一变,与外界的风浪喧嚣彻底隔绝。
空气冰冷刺骨,比货轮船舱低了至少五度,还带着一股混合气味:有机械运转产生的机油味,有金属氧化的铁锈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福尔马林的化学气味,闻起来像是在进行某种实验。照明系统采用冷白色的 LEd 灯,光线均匀地照亮每一个角落,却没有丝毫温度,反而让金属墙壁和地面反射出刺眼的光,将一切照得无所遁形,也让环境更显阴森。
通道狭窄而复杂,如同迷宫 —— 宽度仅能容纳两人并排行走,两侧的墙壁上布满了粗大的黑色管道,管道外层包裹着保温层,偶尔会传来 “滴答” 的液体流动声;头顶上方是密集的线缆束,用扎带固定在金属支架上,延伸向通道深处;部分区域还覆盖着厚重的防爆隔板,隔板上贴着 “禁止触碰” 的红色标识,边缘有明显的防弹痕迹。
守卫的数量比货轮上多了至少三倍 —— 他们穿着统一的黑色作战服,作战服左臂绣着一个银色的 “幽灵” 标志,腰间配备着制式手枪和电击棍,部分人还背着 rifles(步枪)。他们站姿笔挺,眼神锐利却空洞,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如同训练有素的机器,对苏叶的到来视而不见,既不打量,也不盘问,只是守在通道的关键位置,严格执行着警戒任务,仿佛她只是一件 “需要运输的货物”。
一种无形的氛围笼罩着整个空间:高度的秩序化 —— 所有守卫的站位、通道的标识、设备的摆放,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却又极度压抑 —— 没有任何人交流,只有必要的通讯术语通过对讲机传来,声音低沉而简短;再加上远处传来的机械运转声、管道内的液体流动声,以及一种低频的、几乎无法用耳朵捕捉、却能通过身体感知到的嗡鸣,共同构成了令人心头发紧的背景音,让人本能地感到不安。
苏叶的观察力高度集中,一边走,一边用眼角余光快速记录着周围的一切:她注意到,部分通道入口处装有生物识别设备 —— 有的是指纹扫描仪,有的是虹膜识别锁,设备旁边还站着专门的守卫,显然是 “限制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她还发现,通道的天花板上每隔五米就装有一个隐蔽的监控摄像头,镜头角度覆盖整个通道,没有任何视觉死角;甚至连地面的金属板都有不同的颜色标记 —— 蓝色代表 “普通通道”,红色代表 “限制区域”,黄色代表 “设备区”,这些细节都在暗示,“海神号” 的管理极其严格,组织性远超普通犯罪集团。
她抱着密封箱的手指微微收紧,指甲轻轻掐了一下掌心,让自己保持清醒。脸上则适时地流露出 “震撼” 的神情 —— 眼睛微微睁大,嘴巴微张,脚步不自觉地放慢,偶尔会抬头打量周围的设备,仿佛被这庞大、精密且充满科技感的环境所震撼,完美符合一个 “初来乍到、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科研平台” 的研究员反应,没有引起任何守卫的怀疑。
“这边。” 左侧的看守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个相对宽敞的区域 —— 这里看起来像是一个休息舱兼临时接待点,面积约二十平方米,里面有四张金属长椅,一张金属桌子,墙角装有一个饮水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家具。“在这里等候。负责对接技术的人很快就来。”
说完,两名看守退到门口两侧,如同两尊门神般笔直站立,不再与苏叶交流,只是用眼神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苏叶走到金属长椅旁坐下,将密封箱放在脚边,手轻轻搭在箱子上,看似随意地扫视着周围环境 —— 目光掠过墙壁上的通风口(判断是否能用于传递信号)、桌子下方(检查是否有隐藏监控)、门口的守卫(观察他们的武器配备和站位),同时在脑海中快速记忆走过的路线:从舷梯入口到接待点,共经过三条通道,两次转弯,途中有六个守卫岗,三个限制区域入口,监控摄像头至少有十五个。
她的心跳保持平稳,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分析着眼前的信息:这艘 “海神号” 的技术含量极高 —— 无论是船体结构、设备配置,还是管理模式,都达到了军事化标准;戒备森严的程度也远超预期 —— 生物识别、全方位监控、武装守卫,这些都不是 “走私母船” 需要的配置,更像是一个 “移动的军事要塞”,或者是一个 “从事非法研究的前沿基地”。
苏叶轻轻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让她更加清醒。她知道,自己此刻正站在一个巨大谜团的核心入口 ——“幽灵船” 的秘密、“冥府” 的关联、“海神号” 的真实用途,或许都藏在这艘船上。
危险,近在咫尺,每一步都可能踏入死亡陷阱;但真相,也可能就在前方,只要抓住机会,就能揭开这层笼罩在黑暗中的迷雾。她必须更加谨慎,利用 “叶瑗” 的身份,在这座 “海上堡垒” 中找到破局的关键。
(第五十二章 完)
喜欢她称王,他们称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她称王,他们称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