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惯看秋风

首页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军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天价老公温柔宠透视医圣杀出丛林女村书的贴身红人顾少的老婆重生了废材七小姐:帝尊大人,轻点爱透视邪医混花都田园药香之农家医女女神的超级赘婿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惯看秋风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全文阅读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txt下载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茶烟乡音,议人叙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暮春的午后,阳光透过公园茶室头顶的葡萄藤架,在青石板地上筛下斑驳的光点。茶室是开放式的,几张竹编桌椅随意摆着,风里飘着远处孩子们的嬉笑声和近处隐约的鸟鸣。我和三个朋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桌上各自放着茶具——老张捧着个紫砂小壶,正慢悠悠地往他那只养得油光水滑的小杯里斟铁观音,茶叶在滚水里舒展的清香混着水汽漫开来;小李和小王用的是茶室的玻璃杯,也跟着泡了自带的同款茶叶,杯壁上很快凝起细密的水珠。

我面前则是自己带来的白瓷盖碗,旁边搁着个小巧的玻璃公道杯,里面盛着我特调的茶——陈皮的醇厚混着火龙果的清甜,汤色是温润的浅粉,倒在我那只印着墨竹的白瓷杯里,倒也自成一派。我刚抿了一口,就见一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老者端着茶杯,在我们桌旁稍作停顿,笑着问:“几位是在喝铁观音?看着挺地道啊。”

老张连忙起身让座:“老先生请坐,随便喝口。我们也是瞎喝,图个乐子。”

老者也不客气,拉过椅子坐下,将自己的茶杯放在桌上,里面是琥珀色的茶汤,一股浓郁的蜀茶香飘了过来。“我这是家乡带来的蜀茶,喝惯了这个,别的总觉得差点意思。”他说着,朝我们举了举杯,“我姓唐,叫我老唐就行。”

“我姓张,这是小李、小王,这位是……”老张指了指我。

“叫我阿明就好。”我笑着点头,顺手给老唐的茶杯里添了点热水,“您这蜀茶香醇得很,闻着就提神。”

老唐呷了一口茶,咂咂嘴:“还是家乡的味道亲切。听几位口音,不像是本地土生土长的?”

小王接话道:“我们几个都是从南方过来的,在这儿工作好些年了,偶尔聚聚,喝喝茶,聊聊家常。”

“南方好啊,”老唐叹了口气,眼神里有些悠远,“我祖籍也是南方的,跟你们勉强算半个同乡呢。说起来,家乡的那些风土人情,真是刻在骨子里的,多少年都忘不了。”

这话一出,我们几个都来了兴致。老张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老唐,您家乡是哪儿的?有啥特别的讲究?”

老唐笑了笑,手指在茶杯沿轻轻摩挲着(神情里带着些怀念):“我们那儿是个小山村,依山傍水的,民风特别淳朴。不过要说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村里的一些老辈人,还有他们身上的故事。就说我家吧,往上数两代,出过两个参加过朝鲜战场的兵。”

“哦?那可都是英雄啊!”小李眼睛一亮,语气里满是敬佩(身子不由自主地坐直了些)。

“英雄谈不上,都是舍命往前冲的普通人。”老唐摆了摆手,语气却郑重起来,“这两个人,一个后来成了我的姑祖父,另一个是我们家族的一位族爷。先说我姑祖父吧,他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腿受了点伤,走路有点跛,但精神头足得很。那时候国家安排转业,他就去了镇上的粮站工作。”

他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水在舌尖流转,仿佛能带他回到那个年代(眼神微微眯起,像是在回忆具体的细节):“粮站在那个年代可是个重要地方,管着全乡的粮食分配。我姑祖父为人实在,不偏不倚,谁家里真有困难,他总能想办法匀出点口粮。那时候我还小,总爱跟着姑奶去粮站找他,他每次都会偷偷塞给我一块烤红薯,烫得我直搓手,却吃得香极了。”

我听着,手里的茶杯不知不觉已经空了,便又续了些陈皮火龙果茶,那清甜的味道似乎能中和老唐话语里的些许沉重。“那另一位族爷呢?他回来后怎么样?”我问道。

提到这位族爷,老唐的表情复杂了些,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叹息):“这位族爷,在部队里是文化教导员,肚子里有墨水,据说在战场上还教过战友认字、写家信。他回来的时候,还带回了一个朝鲜姑娘,就是后来的族奶奶。”

“跨国婚姻啊?在那时候可是稀罕事吧?”小王惊讶地说(眼睛瞪得圆圆的)。

“可不是嘛,”老唐苦笑了一下,“那时候人们思想没现在开放,一个从朝鲜回来的兵,还娶了个外国媳妇,闲话就没断过。本来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他被安排在公社当文书,写写材料,也算发挥特长。可后来……唉,运动就来了。”

他端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指节微微泛白):“就因为他娶了朝鲜媳妇,又在部队里待过,有人就把他打成了右派,说他‘里通外国’,硬是把他从公社开除了。那时候批斗成风,今天这个上台,明天那个挨斗,他也是重点对象。”

小李皱起眉头:“那他岂不是经常挨打?”

“一开始是免不了的,”老唐叹了口气,“那些红卫兵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就想动手。但我这位族爷有个办法,他把自己在战场上得的军功奖状、还有军职证明,都仔细地用油布包好,一层层缠在腰上,外面再穿上衣服。每次批斗会,他就挺直腰板站在那儿,有人想动手,他就大声说‘我身上有国家给的荣誉,你们要打,就先打这些奖状!’”

说到这儿,老唐的语气里带着些自豪(嘴角微微上扬):“那些红卫兵年轻,说到底还是怕国家荣誉的,真要把奖状打坏了,他们也担不起责任。所以后来,虽然批斗会照开,骂他几句,但真动手打的时候就少多了。他就靠着这个,硬是熬了过来。”

我们几个都听得入了神,老张忍不住感慨:“这办法是险,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啊。能在那种时候护住自己,不容易。”

“可不是嘛。”老唐点点头,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后来平反的时候,他恢复了名誉,也开始领工资。但他没再回公社工作,就在乡下种着地,后来还被大家选为村支书。说起来也怪,他当了支书,手里管着不少事,可对钱财看得特别淡,反而大方得很。”

“怎么个大方法?”我好奇地问(手里转动着茶杯,目光落在老唐脸上)。

“他自己的工资,除了留够家里基本开销,剩下的几乎都用在村里人和孩子们身上了。”老唐回忆道(眼神里满是敬佩),“那时候村里穷,好多孩子念不起书。他就挨家挨户去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不读书,一辈子都得困在这山沟里’。他还以自己的影响力,跑镇上、跑县里,争取名额、申请补助,前后让队里八个孩子都读上了大学。”

“八个?那可真是了不起!”小王惊叹道(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老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这八个孩子里,有两个特别不容易,是父母早逝的孤儿,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过活。族爷知道了,二话不说,动员全村人帮衬,今天这家给点粮食,明天那家给件旧衣服。他自己更是带头,不仅出钱,还亲自跑学校、跑教育局,写材料说明情况,帮着减免学费。”

他顿了顿,说起其中一个孩子的故事,语气里带着些赞叹和心疼(声音也温柔了些):“其中一个孩子,性子特别倔,一门心思要考清华,说是要完成已故父母的心愿。结果连续考了五年,前四年都差了点意思,其中有一年,哈工大的录取通知书都寄来了,他愣是没去,说非清华不上。”

“复读四年?这毅力可不是一般人有的。”小李咋舌道(脸上写满了佩服)。

“是啊,家里的爷爷奶奶都快急白了头,劝他差不多就行。是族爷,一次次去他家,坐在炕头上跟孩子说‘有志气是好事,爷爷支持你。钱不够,爷爷的工资给你;心不稳,爷爷陪你说说话’。那四年,族爷每个月都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一大部分给他当生活费和学费,自己和族奶奶省吃俭用,顿顿都是红薯稀饭配咸菜。”

老唐说到这儿,眼圈有些发红(他抬手揉了揉眼睛,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五年,那孩子终于考上了清华,还是后勤相关的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工作,后来还进了财政部。前几年他还专门回乡,利用手里的资源,帮着村里争取了‘村村通’的项目,修了路,通了车,现在村里的农产品往外运方便多了。每次提起族爷,他都眼泪汪汪的,说没有族爷,就没有他的今天。”

阳光穿过藤叶的缝隙,在老唐的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他的神情里既有对往事的感慨,也有对族爷的深深敬意。我们几个都没说话,默默地喝着茶,心里被这个故事填得满满的。

过了一会儿,老张才开口:“这位老支书,真是个大好人啊。现在这样的人可不多见了。他自己的日子过得简朴,却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可不是嘛,”老唐接话道,“他自己从来不办生日,说‘人活一辈子,不在于过几个生日,而在于做了多少事’。但队组里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主动去当知客司,里里外外帮着张罗,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的。谁家里有矛盾了,他也去调解,几句话就能说到人心坎里,让人心服口服。”

他说着,忽然笑了起来(眉眼舒展,带着些温暖的回忆):“说起来,我小时候也受过他不少照顾。我爹走得早,我娘一个人拉扯我不容易,全靠我姑奶时常接济。那时候我正在念初中,学校离家远,每周才能回去一次。有时候回去晚了,家里没人,我饿得前胸贴后背,就知道往族爷家跑。”

“他家没人的时候,钥匙总放在门墩下面的一个小洞里,村里人都知道。我就自己拿钥匙开门,到厨房找吃的。灶台上经常有他提前做好的馒头,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找到几个鸡蛋。我就自己生火,煎两个鸡蛋吃,吃完把碗洗干净,钥匙放回原处,跟没事人一样。”

老唐说到煎鸡蛋,嘴角弯起一个怀念的弧度(仿佛还能闻到当年煎鸡蛋的香味):“那时候觉得,族爷家的鸡蛋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他哪是天天有鸡蛋吃啊,那都是省下来给我这样的半大孩子留的。他总说,‘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饿着’。”

我听着,端起自己的陈皮火龙果茶喝了一口,清甜的味道里似乎也融进了些许暖意。“老唐,您这位族爷,真是把村里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亲孙子疼啊。”

“是啊,”老唐深有感触地点点头,“他一辈子没图过啥,就图看着村里越来越好,孩子们都有出息。前几年他走的时候,全村人都来送他,好多在外工作的、上学的,都特意赶回来,哭得跟啥似的。出殡那天,队伍从村头排到村尾,那场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他沉默了片刻,像是在平复情绪,然后端起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喉结动了动,然后轻轻放下茶杯):“时间过得真快啊,这都几十年过去了。有时候喝着家乡的茶,就会想起这些老辈人,想起他们做的那些事。觉得心里踏实,也觉得有股劲儿——不管啥时候,做人都得像他们那样,心里装着别人,活得才有意义。”

老张也跟着放下茶杯,深有同感地说:“老唐,您说得太对了。现在日子好过了,但这些老辈人的精神不能忘。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罪,都是为了让后人能过上好日子。咱们能坐在这儿安安稳稳地喝茶,都是托了他们的福啊。”

小李和小王也连连点头,小王还拿起茶壶,给老唐续上热水:“老唐,再喝点茶。听您说这些故事,比喝啥好茶都提神。”

老唐笑着道谢,端起茶杯,看着里面翻滚的茶叶(眼神里一片平和):“是啊,这些故事就像这茶,初尝可能有点苦,但回味起来,全是甘甜。乡音难改,乡情难忘,说的就是这个吧。”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葡萄藤的影子拉得更长了。茶室里的人来来往往,我们这一桌却仿佛被一种温暖的氛围笼罩着。老唐又跟我们聊了些家乡的习俗,比如过年要贴的门神、端午包的特色粽子、中秋打的糍粑,每一个细节都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们几个也轮流说起自己家乡的趣事,老张讲他们那儿赶大集的热闹,小李说他们村过年舞龙灯的盛况,小王则回忆起小时候在田埂上追蝴蝶的日子。茶香袅袅,乡音阵阵,原本陌生的几个人,因为这些共同的回忆和情感,变得熟络起来。

不知不觉,夕阳已经染红了天边,茶室里的光线也柔和下来。老唐看了看天色,站起身:“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今天跟几位聊得真开心,像是又回了一趟家乡。”

我们也连忙起身相送,老张热情地说:“老唐,以后有空常来这儿坐坐,我们还听您讲故事。”

“一定一定,”老唐笑着点头,又看了看我桌上的陈皮火龙果茶,“阿明你这茶也挺特别,下次有机会,我带点家乡的新茶来,咱们换换口味。”

“好啊,一言为定!”我笑着应道。

看着老唐离去的背影,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步伐稳健,消失在公园的林荫道上,我们几个都有些意犹未尽。老张端起茶杯,望着远处的夕阳,感叹道:“今天这茶喝得值,不仅品了茶香,还听了这么多好故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以茶会友,以友辅仁’吧。”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杯里剩下的茶汤,浅粉色的液体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陈皮的醇厚和火龙果的清甜交织在一起,就像那些逝去的岁月和温暖的回忆,在心底久久回荡。或许,这就是乡音的力量,无论走多远,无论过多久,只要一提起,一想起,就总能在心里泛起层层涟漪,带来无尽的暖意和力量。

茶还在续,话还在聊,公园里的暮色越来越浓,但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茶香和乡音,却仿佛永远不会散去。

喜欢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上炼体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我们村的阴阳两界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战皇无限武道求索最仙遊开局操作蝙蝠侠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诸天开局长生药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神医御兽后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追你没商量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巅峰宝鉴成仙
经典收藏法庭索赔1400万,你疯了?久婚成瘾:陆少情有独钟宠宠欲动:爱妃,别咬我!穿到八零后我成了锦鲤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退伍兵重生,混成大国合伙人娇妻得宠:盛少别乱来四合院:贾东旭老婆孩子热炕头归妻未有期穿越梦想田园重回1987:从养殖开始致富三胎进行时都成女神老公了,谁还要巨星系统重生八零之军少小萌妻刚穿越的我被直播开棺与房客朋友们的日子最强兵王之王狱神归来柳条兄弟之兄弟故事会多子多福,我打造三千校花女团!
最近更新激情年代:猎枪猎艳猎天下清明劫我体内住了个未来人地心星尘回响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婚姻一流年带着空间重生56年的幸福生活四合院:开局读心术,脚踹许大茂完蛋!兄弟妹妹日夜对我图谋不轨变身:我的一战不可能这么魔幻低调大佬:我的人脉遍布全球重生之我在深圳逆袭情绪主宰:主播的超维进化魂穿七零后,我把黑五类媳妇宠坏全家巨大神明,我也不能落后重生之地球最牛的修仙者修仙强者在校园大宅门:我白敬业不做瘸子机娘纪元:神级改装,全员世界级高武:开局幻想出SS级剑道天赋她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领导秘书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惯看秋风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txt下载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最新章节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