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战的胜利,如同强心剂般注入了狼牙堡守军的体内,欢呼声在校场和堡墙上久久回荡。士兵们抚摸着手中染血的兵刃,看着堡外那些仓皇后退的黑虎军身影,胸膛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情。连普通民众的脸上,也多了几分与有荣焉的振奋。
然而,站在主堡楼上的杨帆、贾诩等人,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愈发凝重。
“赵天雄虽傲,却不蠢。”贾诩望着堡外那支虽然后退,却并未远遁,反而开始就地伐木立寨、挖掘壕沟的黑虎军,声音低沉,“初战受挫,他已明白强攻代价巨大。接下来,恐怕便是围困与消耗了。”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黑虎军一改之前的急躁,变得极有耐心。他们不再发动大规模的集团冲锋,只是将狼牙堡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营寨森严,壕沟纵横,巡逻队日夜不息,彻底切断了狼牙堡与外界的陆路联系。
战争的形式,从激烈的攻防碰撞,转入了更加磨人的对峙与消耗。
每日,只有零星的小规模摩擦。黑虎军的弓弩手会时不时靠近,进行几轮骚扰性的抛射,试图消耗守军的箭矢和精力。偶尔会有小股精锐趁着夜色试图潜近,破坏堡墙或进行侦查,但大多被光羽的“夜枭”和杨林布置的预警阵法发现,在付出几条人命后无功而返。
狼牙堡这边,周丕严令不得浪费箭矢,只有确认敌人进入有效射程且有把握时才准放箭。“狼牙咆哮”更是被当成了战略威慑力量,非关键时刻绝不动用。士兵们轮流上墙值守,精神时刻紧绷,应对着不知何时会来的冷箭或偷袭。
这种钝刀子割肉般的战法,对双方都是一种煎熬,但显然,对于被围困的一方更为不利。
仓库区的警报
冯源的眉头一日紧过一日。她手中的账本,记录着令人心惊的消耗速度。
“弩箭存量已不足三千支,照目前的速度,最多再支撑半月。”她向杨帆和贾诩汇报,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狼牙咆哮’专用重箭,打造困难,库存仅余四十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易动用。”
“守城用的滚木擂石消耗尚可,但库存也在减少。火油几乎用尽。”
更让她忧心的是粮食。虽然地瓜储备丰厚,但堡内一千多张嘴巴,每日的消耗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她已下令实行更严格的战时配给制,即便是军队,口粮也削减了一成。民众更是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那种坐吃山空的感觉,如同阴影般笼罩在仓库区上空。张嵩带着文吏们,每日核对着越来越少的数字,心情也愈发沉重。
无形的压力
堡内的气氛,渐渐从初战胜利的亢奋,转向一种沉闷的压抑。士兵们虽然依旧恪尽职守,但长时间的精神紧绷和看不到尽头的对峙,开始消磨他们的锐气。民众们看着日渐减少的配给,听着远方隐约传来的敌军号角,脸上也重新爬上了忧色。
伤病员开始增多。除了战斗中的伤亡,更多的是因长期值守、湿寒侵袭而病倒的士兵。伤兵营里,草药的消耗速度也开始加快。
杨林依旧在工坊和堡墙间忙碌,试图改进他的陷阱和符文,但材料的短缺限制了他的发挥。他偶尔会看向自己藏匿硝石和试验记录的地方,眼中闪过一丝焦急,他知道那里或许藏着破局的关键,但危险与不确定性同样巨大。
周丕变得有些焦躁,他宁愿敌人如同第一次那样猛攻上来,真刀真枪地拼个你死我活,也好过现在这样干耗着。“他娘的,这群缩头乌龟!有本事再来攻啊!”他时常在堡墙上对着黑虎军的营寨怒骂,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霍去病则更加沉默,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沙盘,与光羽推演着各种可能,寻找着敌军包围圈的弱点,或者等待一个可能出现的契机。
贾诩每日都会登上堡楼,静静地观察着敌军的营寨布局、巡逻规律、炊烟数量,试图从中分析出对方的物资情况和士气变化。
杨帆感受着堡内日渐沉重的气氛,深知考验耐力和后勤的时刻真正到来了。黑虎军可以依靠漫长的补给线从后方获取物资,而狼牙堡,只能依靠之前的储备。
他下令进一步收紧物资配给,亲自巡视各处,安抚军民情绪,强调坚守的意义。他知道,此刻士气一旦滑落,堡垒将不攻自破。
“告诉所有人,”杨帆对冯源和周丕说道,“我们每多坚守一天,黑虎军的消耗就多一分,他们后方被赤焰门牵制的压力就大一分!我们是在用我们的忍耐,换取最终的胜利!狼牙堡,绝不会被困死!”
话语虽铿锵,但现实的压力依旧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一点点侵蚀着狼牙堡的根基。消耗战的残酷,不在于瞬间的生死,而在于眼睁睁看着赖以生存的资源一点点枯竭,在于意志在漫长时间中的缓慢磨损。
狼牙堡,这座在战火中崛起的堡垒,正经历着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耐力考验。
喜欢流民到皇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流民到皇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