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朝会,气氛很压抑。
文武百官都低着头,大殿里一片安静。
殿外天色灰蒙蒙的,久旱不雨,让朝堂上的气氛也跟着沉闷起来。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不出喜怒。
昨天钦天监才预警了百日大旱,这消息让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太子萧景睿拿着一份奏折走上前,跪下行礼:“父皇,儿臣昨天收到一份抗旱救灾的法子,觉得里面的见解很特别,也很有用,特地拿来给父皇看看。”
钱公公接过奏折,快步走到龙椅前,躬身的递了上去。
皇帝展开奏折,目光落在纸上。
大殿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奏折上的字迹清秀,但看得出有些孩子气,把抗旱的三条对策写的很明白。
皇帝的眉头动了动,看到那字迹时停顿了一下,心里有些奇怪:这法子,居然是个女人写的?
他虽然有点惊讶,但很快就被奏折上实用的内容吸引了,接着往下看。
三皇子萧景琰一直盯着皇帝的表情,看到这一幕,眼里闪过一丝不屑。
萧景琰知道,这次是他挽回面子的好机会。
皇帝看完奏折,把它递给钱公公,让他传给大臣们看。
钱公公领命,先把奏折递给了太子身边的几个重臣。
“深挖井,找地下的水?推广能抗旱的庄稼?改进军粮做法?”
兵部尚书看完,有些疑惑,小声跟旁边的大理寺卿说,“这…压缩饼?没听说过,听着有点不靠谱。”
不过,有几个带过兵的老将军听了,眼神却变了变,显然是想到了运军粮有多难,开始认真琢磨起来。
三皇子也看完了奏折,立刻站出来,声音里带着故意装出来的担心和不明白:“父皇,儿臣冒昧,这法子里有几个地方实在想不通。第一,挖深井是能抗旱,但要是到处挖井都挖不出水,不是白白浪费人力和钱财吗?现在灾情严重,国库里没什么钱,这么冒险,恐怕不是好办法。”
他停了一下,看看太子,又好像不经意的扫了一眼武将队伍里的陆沉,语气带着明显的嘲讽:“再说,这种关系国家的大事,怎么会是一个…女人想出来的?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国家大事?怎么能听信一个妇人的话,做这种荒唐事?”
这话一说,殿里不少官员都开始小声议论。
女人干预朝政,向来是犯忌讳的。
三皇子这么说,不光是质疑法子本身,更是把矛头对准了献策的人,还隐隐约约的牵扯到了太子。
太子萧景睿脸色没变,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三弟这话不对。现在国家有难,只要是人才就该用。我呈上的法子,是镇北侯夫人林氏在边关亲身试过的。”
他看向皇帝,语气很坚定:“父皇,陆夫人在边关黑山城,带过军民成功挖井引水,把荒地变成了良田,这事边关的将士们都亲眼看见了。三弟要是不信,可以派人去黑山城查。她的法子很实用,不是空想。至于三弟担心的浪费人力,儿臣觉得,要是能解决百姓的急事,花这点力气又算什么?与其干等着,不如想办法自己救自己。”
太子又转身对着所有官员,大声说:“陆夫人很懂民间的苦,她法子里说的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和猎户带队找水,多采野菜晒干存着,推广能抗旱的庄稼,还有把麦子豆子干菜磨成粉做成压缩饼,都是从实际情况考虑的,抓住了关键。特别是那个压缩饼的法子,要是能推行开,能解决无数灾民的吃饭问题,还能让军粮运送和储存变得更容易,对国家和百姓都是大好事。”
他目光明亮,直视皇帝:“儿臣愿意用身家性命担保,这个法子绝对不是开玩笑。恳请父皇,让儿臣先在京城周围试试,要是有了效果,再向全国推行。要是有半点问题,儿臣甘愿受罚。”
太子这番话,说得很有分量。
他不仅反驳了三皇子对女人身份的看不起,还强调了法子的实用性和林小鱼在边关的成功例子,最后更是拿身家性命做保证,把自己的前途和这份奏折绑在了一起。
皇帝看着太子,眼里闪过一丝赞赏。
他知道太子平时心软,今天却这么坚持,表现出了难得的果断和担当。
三皇子脸色发青,他没想到太子会这么硬气,更没想到林小鱼在边关还有这种本事,让他刚才看不起人的样子显得很可笑,甚至觉得有点丢人。
他张了张嘴,想再反驳,却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只能看着事情不再受自己控制。
龙椅上的皇帝想了一会儿,目光扫过殿里的所有大臣。
他看到武将队伍里,陆沉虽然没什么表情,但看太子的眼神里,有明显的认同和一点自豪。
而文官那边,不少人也因为太子说的实在话而有些动摇,几个老臣甚至微微点头。皇帝心里衡量了一下,终于做了决定。
“太子说的有理。”
皇帝终于开口,声音里有不容反驳的威严,“天灾面前,要以百姓为重。只要是人才就该用,这才显出我苍梧的气度。林氏虽是女子,但要是有救世的本事,也可以为国家出力。”
他看向三皇子,语气带了点责备:“三皇子,你担心国家是好事,但别太老古板,看不起能干实事的人。我让你管京畿巡防营,是想让你多学点东西,不是让你整天想着跟人争。”
三皇子听了心里一惊,连忙跪下请罪:“儿臣知错了。”
皇帝没再理他,把目光转回太子身上,沉声说:“太子萧景睿听旨。朕准了你的奏请,先在京城周围试行抗旱三策。户部、工部、农部要全力配合,京兆府从旁协助。陆沉,你派兵护卫,保证试点不出问题。”
陆沉立刻站出来,抱拳躬身:“臣领旨。”
“一定要在旱灾来之前,把所有事都准备好。我不希望看到,我苍梧的百姓,在灾年里没地方去。”皇帝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有点疲惫,但又非常坚定。
太子跪下,重重的磕了个头:“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的托付,不辜负天下的百姓。”
散朝后,太子赶回东宫,一进书房就看见陆沉已经在等了。
“陆兄。”
太子拱了拱手,“今天多亏了陆夫人的法子,父皇才下了决心。她真是不简单。”
陆沉点了点头,眼里带着骄傲:“小鱼不喜欢那些虚的,就想做点实事。殿下能听她的建议,是百姓的福气。”
“是啊。”
太子有些感慨,“我本来以为,因为她是女人,这事在朝堂上会有很多人反对。没想到,父皇最后还是同意了。”
陆沉走到书案前,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太子:“这是小鱼昨晚连夜写的,里面详细说了怎么在京城周围选村子试点,还有一开始物资怎么调配。她说,京城附近地势复杂,要是有熟悉水脉的老人帮忙,能省不少事。”
太子接过信,眼睛一亮。
他知道,这信里写的这么细,都是林小鱼真心为百姓着想,把事情考虑的很周全。
“陆兄,我今天在朝堂上用身家性命担保,不是说着玩的。”
太子看着陆沉,眼神很认真,“现在京城内外,恐怕只有陆夫人能解决这个难题。我得请陆兄转告,让陆夫人多费心,为了苍梧的百姓。”
陆沉和太子对视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殿下放心,小鱼会尽力的。”
陆沉知道,林小鱼就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只要能帮百姓渡过这次旱灾,她肯定会拼尽全力。
而他要做的,就是支持她,不让任何人找她的麻烦。
朝堂上的争论只是个开始,一场关系到无数百姓生死的抗旱行动,即将要在京城内外展开。
而这一切的核心,都系在林小鱼一个人身上。
她提出的法子,正在一步步影响着苍梧的未来。
喜欢锦鲤厨娘在边关的团宠日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锦鲤厨娘在边关的团宠日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